近日,淮安市公安局清江浦分局白鷺湖派出所成功破獲一起以“內部渠道”入學為幌子的詐騙案件,為群眾追回10萬元損失。
今年暑假,學生家長李先生和劉先生因為孩子中考成績不理想而發愁。此時,自稱有“內部渠道”的王某主動聯系他們,聲稱可以幫助他們的孩子進入重點高中,并分別向他們收取了4萬元和6萬元的“入學費”。不久,王某將偽造的錄取通知書交給兩位家長。直至8月底,他們前往學校核實時才發現被騙,隨后報警。
接警后,白鷺湖派出所民警迅速行動,一方面安撫家長的情緒,固定相關證據;另一方面通過數據研判與走訪調查快速鎖定王某的身份,并查實其偽造錄取通知書、虛構入學渠道的詐騙行為。同時,民警通過加強思想教育,促使王某主動退還全部錢款。
民警還協助兩位家長為他們的孩子辦理了其他學校的入學手續,確保學生順利入學。李先生和劉先生專程前往派出所,送上寫有“破案神速顯警威,為民挽損暖人心”字樣的錦旗,對警方高效辦案、暖心為民的做法表示感謝。
此前淮安市淮安區檢察院辦理了一起網絡型“學托”案件:趙某利用家長們對孩子教育的重視和對名校的渴望心理,精心編織了一起“入讀名校”的騙局,導致多個家庭陷入錢款受損、孩子面臨失學風險的雙重困境……
為避免被害家庭陷入“錢被騙”“沒學上”的雙重困境,淮安區檢察院聯合公安機關對所有被害家庭子女就學情況進行全面摸底排查,仔細梳理出存在失學風險的未成年人名單。
與此同時,秉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淮安區檢察院積極與區教體局溝通協商,并達成共識。由區教體局迅速統籌對接各轄區學校,為孩子們開啟補錄工作“綠色通道”。
考慮到各學校均已開學,教體局優先保證被害家庭學生能盡快到校上學,入學手續則允許延緩辦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終,11名被害家庭子女全部順利入學。
來源:淮海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