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資訊零部件采供一步到位
全球汽貿網資訊,此次由中、荷、美三國監管摩擦引發的安世半導體供應鏈危機,正持續沖擊全球汽車芯片供應體系。從2025年9月美國商務部擴展出口管制范圍,作為被列入管制清單的中國聞泰科技的全資子公司,安世半導體面臨多重限制。后荷蘭政府介入強制要求接管安世半導體。面對外部監管壓力,中國商務部迅速采取反制措施。
![]()
(圖片來源:汽車新聞)
一、中國企業強硬應對
10月4日,中國對安世半導體在華工廠及分包商實施出口管制。安世半導體中國公司已與荷蘭實體分離,繼續向國內客戶供貨。值得注意的是,安世半導體荷蘭總部試圖解雇全球銷售與市場副總裁張秋明(John Chang)的決議遭到中國子公司拒絕并在微信聲明中強調該人事變動不符合中國法律規定。
二、全球汽車制造業拉響警報
約60%的安世半導體芯片產品供應汽車產業,用于實現車輛各項功能。該供應商已向全球客戶發出無法保證準時交付的預警:
日產坦言芯片庫存僅能維持至11月第一周。本田周二已暫停墨西哥工廠生產,并開始調整美加地區產能
德國博世集團警告可能在其薩爾茨吉特工廠采取短時工作制
美國最大汽車供應商協會MEMA預警,截至10月25日美國汽車工廠距生產嚴重受阻僅剩2-4周緩沖期
巴西政府官員透露,若危機持續當地部分制造商可能在未來2-3周內停產。
日產首席績效官指出,即便車企已從疫情時期的芯片短缺中吸取教訓并建立庫存,但仍受制于各級供應商(包括中小型供應商)。雖然對頂級供應商尚能保持可見性,但在供應鏈下游企業的能見度則愈發有限。
三、產業鏈緊急自救
面對危機,車企正多措并舉化解困局:
大眾汽車生產負責人Christian Vollmer向《德國商報》確認已找到替代供應商
梅賽德斯-奔馳表示已確保短期庫存,正與伙伴合作以預防未來供應缺口
日本汽車制造商協會10月23日聲明稱正與供應商協同評估芯片危機的潛在影響
四、地緣博弈持續升級
安世半導體中國公司10月19日宣布脫離母公司獨立運營,要求員工僅遵循當地指令。此舉被視為保護公司在華測試與封裝業務及資產免遭荷蘭接管的應對之策。與此同時,中荷官員于10月21日舉行會談,試圖尋求解決方案。
傳統芯片看似無足輕重,實則演變成扼住汽車業命脈的關鍵,這場危機不僅暴露出半導體產業“重先進、輕傳統”的投資失衡,更揭示地緣政治已成為供應鏈管理中最不可控的變量。
(編譯:全球汽貿網Mickey)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