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東西清楚多了,感覺整個世界都亮堂了!”近日,在衡陽愛爾眼科醫(yī)院的復查室里,59歲的李先生(化名)激動地將一面錦旗送到了白內障青光眼科副主任李茂炎及其團隊手中。就在一個多月前,他的右眼還幾近失明,而如今,他的視力已成功恢復至0.3。
![]()
▲術后復查時,李先生與家人特意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一年來,李先生備受右眼視力下降的困擾,且情況持續(xù)惡化。來院檢查時,他的右眼視力僅為“手動/30cm”(即只能看清手在眼前晃動),左眼也僅存光感。經檢查,診斷其為“右眼并發(fā)性白內障、右眼高度近視、雙眼青光眼”。
超高度近視導致眼球結構異常、脆弱,加之長期的青光眼已造成了不可逆的視神經損傷,手術難度與風險都遠高于普通白內障患者。李茂炎在全面評估后,決定為李先生實施右眼飛秒激光輔助白內障手術。飛秒激光技術以其“無刀、精準、預知性高”的特點,在制作切口、撕囊、預劈核等關鍵步驟上實現了智能化、自動化,極大提升了手術的安全性與精準度,特別適用于李先生這樣合并高度近視等復雜情況的病例。
![]()
▲李茂炎為李先生行飛秒激光輔助白內障手術
第一天復查,李先生的右眼視力便恢復至0.15,原本模糊的世界瞬間清晰了許多。術后一周及一月復查,視力更是穩(wěn)步提升至0.3,遠超預期效果。借此病例,李茂炎也向廣大市民,尤其是患有高度近視、青光眼等基礎眼病的群體,針對常見的認知誤區(qū)進行科普。
誤區(qū)一:高度近視+視力下降=近視加深?
高度近視(超過600度)是白內障的“催化劑”。由于眼軸變長、晶狀體營養(yǎng)代謝異常,高度近視者往往會更早、更快地患上白內障。李茂炎提醒:“很多患者誤以為視力下降只是近視度數又漲了,從而延誤診治。當配鏡無法有效矯正視力時,就應高度警惕白內障的可能。”
誤區(qū)二:有青光眼、視神經萎縮,就不能做手術?
手術切除混濁的白內障,就像是擦亮一扇布滿污垢的窗戶,目的是讓剩余的健康視神經能接收到最清晰的光線信號,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功能潛力。放棄手術,就等于放棄了提升視力的所有可能性。”
誤區(qū)三:白內障要等“熟透”了才能做?
“這是最危險、代價最高的一個誤區(qū)。”李茂炎指出,尤其是復雜白內障,拖延意味著晶狀體核會越來越硬,手術難度和風險成倍增加。更危險的是,過熟的白內障可能引發(fā)青光眼急性大發(fā)作、晶狀體溶解等嚴重并發(fā)癥,對眼睛造成永久性損傷,屆時即使手術,視力恢復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來源:衡陽愛爾眼科醫(yī)院 何佩
編輯:龍世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