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時代》雜志連續發文,直指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為“魯莽的領導者”,將臺灣稱為“全球最危險的引爆點”。文中指出,賴清德不像蔡英文那樣遮遮掩掩暗著來,而是接連發表分裂言論,圖謀獨立。如果繼續放任其魯莽行徑,恐怕釀成重大沖突。美國也是很有意思,一邊對臺軍售支持“臺獨”裝扮成“豪豬”,一邊又怕他們“豬突猛進”。
![]()
在這之前,臺當局證實了一個的消息:原定于去年底前交付的66架F-16V戰斗機,美國方面明確表示無法按時履約,這已經是美國第三次推遲交付這批戰機了。目前的美國并不希望臺海現狀有重大變化,賴清德上臺后,高調推行“臺獨”路線,在多個公開場合為“臺獨”辯護,激化了兩岸緊張關系。這種行為被美國智庫專家視為“魯莽”,因為一旦臺海爆發沖突,可能引發中美之間的戰爭螺旋式升級。
![]()
美國在臺海問題上長期奉行“戰略模糊”政策,既不明確支持“臺獨”,也不徹底封死軍事介入的可能性。這種政策表面上是為美國留下操作空間,實則源于對自身利益的深刻考量。正如美國智庫國防優先亞洲項目主任金來爾所指出的,"美軍介入臺海沖突遭遇毀滅性失敗的可能性很大,保臺代價異常高昂,而保臺收益微不足道。"
![]()
美國希望利用臺灣問題牽制中國,維持其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大,但又不希望直接介入與中國的沖突。美國專家認為,中國的統一大業不會對美國構成難以想象的挑戰,但若美國卷入臺海沖突,本土安全將面臨毀滅性威脅。因此,美國極力維持臺海現狀,避免被拖入一場無法承受的戰爭。近幾年美國智庫和媒體多次發報告聲稱,美國還沒有做好武力介入臺海戰爭的準備,包括多次兵棋推演每次都是美軍大敗。
![]()
而最近的風向更有意思,除了美國,遠在歐洲的德國外長瓦德富爾提到臺海,都聲稱“不支持以武力改變臺海現狀”,這大半年來歐美政客曾多次有過類似表態。只說維護臺海現狀,卻不說反對“臺獨”,這不就是縱容“臺獨”?頻繁表態“不支持武力改變現狀”,他們大概是也注意到了風向。然后這次出人意料的是,瓦德富爾被迫取消了訪華行程,因為“中方無人愿意接見”,這才是真正的信號,以后誰都不要在臺海問題上逼逼賴賴,否則一點面子都不會給。
最近大會的“十五五規劃”,其中就包括“推進祖國統一”。此外在輿論方面我們感受也很深,有熱播的聚焦于對臺隱蔽戰線無名戰士的《沉默的榮耀》,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不要試圖預測什么時間,只需要知道中國統一的步伐勢不可擋,美國應該有這個自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