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瘋癲,剛剛,英偉達股價再度飆升5%至210美元上方,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這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有公司市值達到這個水準。此外,美國還有兩家公司超過4萬億美元,分別是微軟和蘋果。
![]()
5萬億美元體量到底有多大?截至2024年,美國GDP為29.18萬億美元,中國18.74萬億美元。第三名的德國4.66萬億美元,一年的GDP不及英偉達單個公司的市值。
![]()
英偉達暴漲背后,和其“渣男屬性”密不可分,那就是“到處留情”,美國資本巨頭頻頻進行合作,先是英偉達投資英特爾、投資OpenAi,而后又投資諾基亞,和微軟合作等等。
當然了, 渣男屬性最強的還屬 OpenAi,和英偉達、英特爾、博通、AMD等均是眉來眼去,處處留情。
彼時,有股民還畫出了一張完美閉環圖:英偉達投資 OpenAI1000億美元,OpenAI投資AMD幾百億美元,AMD和甲骨文合作緊密,而甲骨文需向英偉達采購大量GPU硬件以建設數據中心,然后英偉達再拿甲骨文的錢投資OpenAI。
![]()
就在10月29日凌晨,黃仁勛宣布 將向電信公司諾基亞投資10億美元,用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交易完成后將持有諾基亞2.9%的股份。諾基亞今日暴漲22%。
與此同時,微軟宣布將率先在Azure云平臺提供搭載英偉達ro6000Blackwell服務器版GPU的計算服務。此外,微軟與OpenAI打成一項重要協議,據《金融時報》報道,OpenAI的重組使其估值達到5000億美元,微軟的持股比例為27%,對應價值約1350億美元。于是,微軟歷史性的站穩4萬億美元大關。
![]()
當然了,英偉達暴漲背后,除了資本游戲,還有其各個領域的重大突破。 美東時間28日周二,英偉達CEO黃仁勛在華盛頓舉行的今年第二次GTC大會上發表主體演講,重點涵蓋6G、AI、量子計算和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突破。黃仁勛在演講中強調,隨著摩爾定律失效,加速計算和GPU技術成為推動技術進步的核心動力。
1)黃仁勛在現場首次展示了英偉達下一代Vera Rubin超級GPU的實物。黃仁勛表示,Rubin GPU已完成實驗室測試,首批樣品已從臺積電送回實驗室,預計明年此時或更早量產。Vera Rubin是采用無纜連接設計的第三代NVLink 72機架級超算。單機架算力達100 Petaflops,是初代DGX-1性能的100倍,意味著過去需要25個機架完成的工作,現在一個Vera Rubin即可實現。
2)黃仁勛透露,英偉達目前最快的AI芯片Blackwell GPU已在亞利桑那州實現全面生產。這意味著,之前僅在中國臺灣生產的Blackwell芯片首次可以在美國制造。
黃仁勛披露了英偉達芯片出貨的驚人數據。他表示,英偉達預計將出貨2000萬塊Blackwell芯片。相比之下,上一代產品Hopper架構芯片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僅出貨了400萬塊。
黃仁勛還表示,過去四個季度已出貨600萬塊Blackwell GPU,需求依然強勁。英偉達預計,Blackwell和明年推出的Rubin芯片將合計帶來五個季度5000億美元的GPU銷售額。
3)黃仁勛介紹,英偉達將與諾基亞攜手推出Aerial RAN Computer(ARC),助力6G網絡轉型。英偉達與諾基亞將為6G通信技術開拓AI平臺。
4)黃仁勛周二提到,英偉達基于旗下開源量子開發平臺CUDA-Q核心構建了開源系統架構NVQLink。他透露,已有17家量子計算公司承諾將支持NVQLink。“業界的支持令人難以置信。量子計算不會取代傳統系統,它們將協同工作。”
5)黃仁勛稱,英偉達將與美國能源部合作,打造七臺新的超級計算機。它們將分別部署在能源部旗下的阿貢國家實驗室(ANL)和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ANL)。
英偉達宣布與甲骨文合作,為美國能源部建造該部門最大的AI超級計算機Solstice系統,該系統將創紀錄地配備10萬塊英偉達Blackwell GPU。另一套名為Equinox的系統將包含1萬個Blackwell GPU,預計于2026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6)英偉達周二當天宣布,推出支持AI工廠操作系統的處理器Bluefield-4。英偉達的BlueField-4數據處理單元支持800Gb/s吞吐量,為千兆級AI基礎設施提供突破性加速。該平臺結合英偉達Grace CPU和ConnectX-9網絡技術,計算能力是前代BlueField-3的6倍,可支持的AI工廠規模較BlueField-3擴大3倍。
據上證報,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在全球算力產業鏈上充分布局,或將受益于AI算力競賽加劇以及全球AI基礎設施的持續擴容。
10月29日晚,工業富聯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云計算業務方面,前三季度,公司云計算業務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超過65%,第三季度單季同比增長超過75%,主要受益于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用AI機柜產品的規模交付及AI算力需求的持續旺盛。特別是云服務商業務表現亮眼,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占比達云計算業務的70%,同比增長超過150%,第三季度單季同比增長逾2.1倍。
其中,云服務商GPU AI服務器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過300%,第三季度單季環比增長逾90%、同比增長逾5倍。通用服務器出貨亦保持穩健,整體云計算業務營收結構持續優化。
工業富聯相關負責人此前在投資者調研中表示,公司對下半年AI服務器業務持樂觀態度,除GB200持續放量外,GB300亦將逐步進入實質出貨階段。GB300在明年有望成為公司AI服務器業務盈利的重要支撐點。交換機方面,公司預期800G產品會是2025-2026年的出貨主力,有望成為交換機業務的核心增長引擎。同時,公司與多家客戶協同開發的CPO(共封裝光學)新一代ASIC及1.6T交換機也在推進當中,后續將逐步推向市場。
光通信與高速連接方面,中際旭創可為云數據中心客戶提供400G、800G和1.6T等高速光模塊,為電信設備商客戶提供5G前傳、中傳和回傳光模塊以及應用于骨干網和核心網傳輸光模塊等高端整體解決方案。10月26日,公司在互動易平臺上表示,其1.6T產品正在持續起量。
新易盛亦致力于高性能光模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服務于人工智能集群(AI Cluster)、云數據中心、數據通信、5G無線網絡、電信傳輸、固網接入等領域的國內外客戶。
目前,新易盛已經完成了滿足IEEE標準要求的全系列1.6T產品的開發,支持CMIS5.0及以上版本,可滿足不同客戶的應用需求,并啟動預研下一代3.2T產品。
在PCB/載板方面,勝宏科技的主要產品覆蓋剛性電路板(多層板和HDI為核心)、柔性電路板(單雙面板、多層板、剛撓結合板)全系列,廣泛應用于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技術、大數據中心等領域。
公司半年報顯示,勝宏科技已成為國內外眾多頭部科技企業的核心合作伙伴,具備100層以上高多層板制造能力,是全球首批實現6階24層HDI產品大規模生產,及8階28層HDI與16層任意互聯(Any-layer)HDI技術能力的企業,同時加速布局下一代產品,支持最前沿人工智能產品及自動駕駛平臺。
散熱與電源方面,英維克已推出全鏈條液冷解決方案,從冷板、快速接頭、Manifold、CDU、機柜,到SoluKing長效液冷工質、管路、冷源等“端到端”的產品覆蓋,從服務器制造工廠,到數據中心運行現場的“廠到場”交付場景覆蓋。
近年來,英維克已為字節跳動、騰訊、阿里巴巴、秦淮數據、萬國數據、數據港、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用戶的大型數據中心提供了大量制冷產品及系統。
麥格米特則具備高功率高效率網絡電源技術及產品研發與供應能力,可支持通信、交換機、通用服務器、AI服務器等多項場景應用。近年來,公司網絡電源業務始終與國際頭部客戶保持緊密合作關系,持續獲得了愛立信(Ericsson)、思科(Cisco)、瞻博網絡(Juniper)、阿里斯塔(Arista)、智邦科技(Accton)等頭部國際客戶的多項項目需求與訂單。
不過,金石雜談提醒,英偉達暴漲不代表A股算力也將暴漲,參考今日算力股高開低走,明日算力股若大幅高開,同樣要注意跳水風險。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