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殘疾人歌手鄭智化“連滾帶爬”登機的事情,引發了諸多“爭吵”。
我認為這事兒沒啥好爭吵的——一個殘疾人對尊嚴的感受以及維護尊嚴的渴望,身體健全的人恐怕難以理解。即便機場放出現場視頻(據說倍速了),不足以讓事情反轉。
不過,先后有倆人轉給我熊太行老師文章,《男人能不能嫁,看看他如何評價鄭智化》。
我的觀感是,寫得很好,標題尤其好,像是開了一個成本低廉但能治大病的偏方。不過“是藥三分毒”,這偏方也有“微毒”。
首先說文章好在哪里,好在它褒揚善良。
文章說,“一個男的對待弱勢群體的態度就是他對待全世界的態度”。嫁人選對象,有一個金標準,那就是找善良的人。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善良,就看他如何對待弱者。如果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愿意挺身而出,出手相助,甚至會對小動物的命運擔憂,那他就是善良之人。相反,如果他對待弱勢群體嚴厲苛刻、上綱上線、故意挑錯,就像對待鄭智化那樣,那他不僅不善良不文明而且愚蠢。很明顯,要嫁前者,不要嫁后者。所以我堅決認同這篇文章的立場——擇善而嫁。
這不說得挺好么,怎么有毒呢?“毒”在簡單化了。
首先,這篇文章把人簡單分為了善良和不善良兩種,這是把人性簡單化了。
其次,一個人在一件事上表現出善良,就認定他是一個善良的人這也太簡單化了。
這種簡單化,忽視了人性的復雜和人的復雜。
一個人同情、聲援登機時鄭智化,當然是善良的。但這只代表他在這一件事上彰顯了善良、閃光的一面,甚至他只是在發表這種意見的那一刻是善良的。這絕不代表,他在別的事情上也能表現出善良。
一個人在面對一只流浪的小貓時,可能愛心洶涌,愿意花錢收養,愿意給它買昂貴的貓糧。這當然是善良有愛心的表現。但他同時完全可能對衣食無著流落街頭的人表現得很冷漠,甚至會說他們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他到底善良不善良呢?
一個人在面對加沙人民的苦難時表現出大愛,他譴責暴力,聲援無辜。這也是善良的表現。然而他很可能對自己同胞遭受的苦難與不公無動于衷,甚至會說他們自作自受。他到底善良不善良呢?
普通人尚且復雜,大人物就更復雜了。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瘟疫肆虐,軍閥混戰,饑民無數,千里無雞鳴,白骨露于野。
曹操大搞屯田,恢復生產,安撫流民,一定拯救了很多老百姓。這是不是很善良?然而,他為報父仇,血洗了整個徐州城,這是不是極度的暴虐?嫁給曹操,是嫁給了善良之人還是嫁給了殘暴之人?
善良也有“程度”之分。
網上很多人為絕癥的親人募款治病,有的人捐10元是善良,有的人捐100是不是更善良?既然要選善良的人嫁,是不是還要選“更善良”的人嫁? 嫁10元的善良還是嫁100元的善良?萬一還有捐1000的呢?
最大的問題是“偽善”。
有人修橋補路捐資助學,這顯然是善人之舉,但不排除他的錢來得骯臟。
有人聽說善良的人容易娶到老婆,那他在以后遇到類似“鄭智化登機事件”時,就堅定地站在弱者的一邊。你怎么判斷他是天生善良,還是為了快點找到老婆才表現出的善良?
所以選一個可以嫁的人,僅看一個男人如何評價鄭智化登機,草率啊。嫁錯了算不算用偏方中毒所致?
話說到這兒,估計有人會批評我是杠精在吹毛求疵,是故意跟熊太行老師抬杠。
我當然無意抬杠,也完全贊同熊老師的“擇善而嫁”的說法。我只是想說,“善舉”很容易辨別,但“善人”太難辨別,有善舉的人未必是真善人。
我更想說的是,但凡有人給一個簡單公式,讓你據此做出重大判斷,一定要警惕這個公式。這種公式有“偏方治大病”的迷惑性,它一目了然,成本低廉,簡單易行,卻未必治病。這種公式也類似某些口號標語,簡單有力而且有理,但其實未必可行,比如“打土豪,分田地”——你以為打了土豪就分田地了?那就想得太簡單太天真了。
不可否認,簡單天真的話語就是傳說中的雞湯,能撫慰人心,能鼓舞人心,能提供情緒價值。但不能因為它有情緒價值,就忘了問它是否有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