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田甜 棗莊報道
10月28日下午,薛城區基本公共服務成效“學有優教”新聞發布會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薛城區新增高中學位1010個,在舜耕實驗學校開辦免費高中班,為21所鄉村學校3370名學生提供“平躺睡”條件。
![]()
薛城區教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胡濤,鄒塢鎮副鎮長張馨,常莊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杜文秀,周營鎮副鎮長胡斌,薛城區教體局組織人事室主任殷憲宏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
胡濤介紹說,今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區基本公共服務成效專班的悉心指導下,區教體局緊緊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目標,迎難而上、擔當實干,持續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全面提振教師隊伍精氣神,穩步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多項工作指標位居全市前列,譜寫了薛城教育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加快項目建設,優化資源配置。區委、區政府持續加大教育投入,為教育發展提供硬核保障。推進項目建設。加快和諧路小學等項目建設,啟動市第三實驗學校建設,舜耕實驗學校二期投入使用,打造區域教育新支點。棗莊十二中實現遷址,棗莊五中(高中部)進城辦學,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公辦教育。投入400萬元,完成4所學校改造升級,實現“顏值”與“功能”雙提升。夯實基礎教育。緊盯群眾“上好學”期盼,今年新增高中學位1010個,尤其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在舜耕實驗學校開辦免費高中班。在全市教學會議上,本區城區、鎮街兩類初中受表彰比率在全市領先。停辦7年的區實驗幼兒園開始招生、實現復辦,填補了新城東部區域公辦幼兒園的空白。認定普惠性民辦園7所、新增普惠園位2000余個,省級一類以上優質園占64%,超出省標準14個百分點。撤并2所農村小學,為21所鄉村學校3370名學生提供“平躺睡”條件。激活職教活力。平穩接管棗礦技術學院,與棗莊理工學校合作辦學,新增無人機等8個熱門專業,通過“3+2”“3+4”等貫通培養,讓孩子們成才的通道更加順暢。升級智慧教育。投入1588萬元,實現所有學校千兆接入,建成智慧教育云平臺及大數據系統,教師在線備課評課常態化,云課件被全國367個城市獲取45萬余次,臨山小學入選全國第一批智能研修領航校,孩子們真正享受到“指尖上的優質教育”。
優化隊伍建設,提升教育質量。區教體局始終聚焦師資隊伍、教育質量兩大核心,推動各要素協同發力、全面提升。多元引才拓源。通過公開招聘、公費師范生安置、“榴棗歸鄉”等渠道補充教師126人,特別是校園招聘優秀師范生29名,抽調70名農村教師進城交流,為教育發展注入源頭活水。梯次培育賦能。分層分類組織全員研修1.6萬人次,深度培訓骨干教師400余名,大力實施“名校長、名教師”工程,先后有5人獲省特級教師稱號,111名教師榮獲市教學基本功大賽一等獎,占比全市最高。深化教研改革。實施“教研員駐校教研周”制度,區級“新課堂達標”抽驗評優課達標率96.2%;開發精品校本課程24門,入選省優秀課程設計8項、省部級精品課9節,數量全市第一;1名教師榮獲全國技能大賽第二名,實現國家級賽事重大突破。豐碩育人成果。建成35個標準化家校協同中心,對小學四年級以上學生常態化進行心理健康測評,有效構建學生心理健康防護網。打造“一校一品”校園文化品牌12個,棗莊八中“跨學科融合”案例在全省推廣,為15所學校配備“智慧體育鍛煉屏(盒)”,全區義務教育學業、體質健康等主要指標明顯提升。2025年高考,全區兩名同學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特型上線、一段上線人數均創歷史新高,棗莊理工學校本科上線317人,升學率連續4年大幅攀升。
情系民生擔當,優化服務舉措。區教體局始終堅持把師生和家長的需求放在心上、落在實處,努力讓教育關懷更有溫度、更貼人心。筑牢安全防線。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嚴之又嚴、細之又細抓好校園安全,全區學校持續保持安全穩定的良好局面。鞏固深化“群腐”全鏈條整治成果,57所供餐學校完成運營模式調整,在全市率先推行“盲選”機制,2所學校食堂成為全市標桿,大宗食材統一配送率100%,“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監管全覆蓋,家長隨時可監控食堂。精準資助兜底。發放274萬元、覆蓋5012名學生,免除學費743.8萬元,“勵志獎學金”、節日救助等惠及1.8萬人次,助學貸款“全流程管理”經驗在全國推廣,“不讓孩子因貧困而失學”的承諾落地生根。教育惠民落地。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招生報名“一網通辦”,入學條件更加陽光,家長心里更加亮堂。定制44條線路、178個站點,服務2000余名農村學生安全舒適上下學。聯合多部門開展違規補課專項整治,查處隱形變異培訓機構47家,關停無證辦學點29處,“1226”校外培訓治理模式全省推廣。落實“校長接待日”制度,組織黨員干部“入萬戶、訪民情”,熱線、“兩棗”平臺滿意率達99.75%。
新聞伴讀
發布會現場問答實錄
記者:針對全區教師結構不均衡,出現教師短缺的情況,請問區教體局采取了哪些措施?今年公開招聘教師政策與去年相比有哪些調整?
殷憲宏:我將就您提出的兩個問題逐一解答。
首先回答您的第一個問題。
在區委、區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區委編辦、區人社局的協同配合下,區教體局通過多種途徑補充教師資源,著力解決結構不均衡帶來的師資缺口,為全區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堅實保障,助力薛城教育事業優質均衡發展。
強化部門協同聯動。針對結構不均衡導致的教師短缺問題,區教體局結合全區學校崗位空缺和教育教學工作實際,會同區委編辦、區人社局,積極協調教師編制數量。
拓寬教師補充渠道。今年2月,我們赴山東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開展校園招聘,共招聘14名優秀應屆畢業生。山師大、曲師大是山東師范教育領域的核心院校,師范生專業功底扎實、教學適應性強。我們深入校園直接“靶向”篩選對口人才,招聘優秀應屆畢業生,能有效避免社會招聘中專業不對口問題,提前鎖定優秀畢業生。同時,依據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相關規定,5月份啟動了2025年薛城區教師公開招聘工作,經過筆試、面試、體檢和考察等程序,36名應聘教師已全部到崗。此外,今年共有51名公費師范生畢業,也已全部分配至各學校任教。
深推“榴棗歸鄉”工作。為進一步充實我區師資力量,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我們積極實施“榴棗歸鄉”工程,已引進優秀教師10人,其中包括碩士研究生2人。今年還面向棗莊學院引進了15名2025屆優秀師范類應屆畢業生,切實把優秀人才留在薛城、服務薛城教育事業。
接下來,我來回答您的第二個問題。
今年教師公開招聘在考察環節有了一些新要求。
我們每年都會組建考察組,對通過筆試、面試和體檢的應聘人員進行綜合考察。根據《山東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實施辦法》,在區人社局的指導下,今年除審核個人檔案材料外,還深入其原工作單位,通過與單位同事座談,直觀了解其工作責任心、業務能力、團隊協作等表現。對于無工作經歷的應屆畢業生,則通過走訪村居(社區),了解其校外生活態度和社會實踐情況,力求多維度識別人才,避免僅憑“紙上識人”帶來的偏差,從而更全面地評估應聘教師的綜合素質,確保選拔出真正優秀的教師加入我區教育隊伍。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鄒塢學區在推進全環境立德樹人、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方面,形成了哪些特色做法,取得了哪些成效?
張馨:鄒塢學區始終緊扣全環境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構建“地域文化融合+多元舉措協同”的特色育人路徑。我們依托本土資源優勢,著力打造“一校一品”育人格局,例如北陳郝村小學的“躬行+”陶瓷課程榮獲省級獎項,有效實現了文化傳承與品格培育的有機融合。同時,通過“五育并舉”與“家校社協同”雙向發力,依托路隊文化、課間輔導、社團研學、非遺進校園等一系列舉措,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近年來,學區先后獲得山東省首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示范校、山東省第三批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棗莊市教育教學工作優秀單位、市教育系統突出貢獻集體、薛城區教體系統突出貢獻集體、區教學綜合評價先進單位、區學前綜合評價先進單位、區教學質量優勝單位、區教學質量提升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下步,我們將進一步推動特色課程校際共享,深化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持續打造具有鄒塢辨識度的立德樹人品牌。
記者:為辦好人民滿意的常莊教育,常莊街道在學校安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杜文秀:學校安全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底線,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和社會大局的穩定。近年來,常莊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始終把學校安全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和民生工作來抓。
責任落實體系嚴密
嚴格落實學校安全工作“一崗雙責”制度,構建了從街道到學校、從領導到教師的全方位責任落實體系。明確校長對學校安全工作負“第一責任”,學校承擔“主體責任”,分管副校長、部門負責人、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分別承擔分管、具體和直接責任。這種層層遞進的責任體系,確保了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
多部門協同聯動
由街道牽頭,教育、應急、市監、公安、交警、消防、衛生、行政執法等單位共同參與學校、幼兒園及周邊的安全工作。各部門發揮自身職能優勢,形成了強大的工作合力。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中,各部門能夠迅速響應、協同作戰,有效保障了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
加大投入完善設施
不斷加大對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完善學校的安全設施,先后為中心校、中心幼兒園、六爐店小學、金河小學、埠嶺聯校的圍墻安裝了防攀爬滾刺網,有效防止了外來人員的非法入侵;為棗莊四十四中、六爐店小學、金河小學施劃交通標線,規范了校園周邊的交通秩序;為西南聯校、金河小學安裝自來水,確保了師生的飲水健康。
安全常規一抓到底
安全教育豐富多彩。一方面,邀請消防、公安、交警等專業人員走進校園,舉辦安全知識講座和技能培訓,傳授防火、防盜、防溺水、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主題班會、手抄報、“1530安全教育”等形式,廣泛宣傳安全常識,營造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此外,還定期組織開展地震、火災等應急演練活動,讓師生在實踐中增強應急避險能力和自我保護意識。
安全隱患排查到位。各校區嚴格執行“處室周查”和“學校月查”制度,確保安全隱患排查在時間和空間上無死角,定期對學校重要設施與重點場所展開安全檢查,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分類登記并建立臺賬,實現安全隱患排查、整改的閉環管理。
瞄準重點工作,筑牢安全防線
加強周邊治理,優化外部環境。合理配置專業保安人員,為校園安全筑起堅實防線;加強對校園周邊交通秩序管理,在學校門口及周邊道路施劃交通標線,設置交通警示標志,安排交警和志愿者進行疏導,確保師生出行安全。
強力防治欺凌,守護校園和諧。校園欺凌對學生身心健康危害嚴重,街道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以防治。以四十四中為例,對學校教學樓設施進行改造,將學生廁所從操場西南角遷到教學樓內。這一簡單舉措大大降低了因廁所位置偏僻而發生欺凌行為的風險。
嚴防溺水事故,保障生命安全。在危險水域周邊設置安全警示牌200余處、防護設施200余套,安排專人進行巡查值守。組織村居對100余名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進行一對一幫包,加強對學生家長的宣傳教育。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防溺水安全教育,制作防溺水宣傳視頻5期、開展“情景模擬”“自救互救技能競賽”等特色活動30余場,顯著提升安全教育的吸引力與實效性。
打造管理樣板,樹立趕超榜樣。六爐店小學在安全制度建設、安全教育開展、安全設施配備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被評為全區安全工作先進集體。此外,1人被評為棗莊市學校安全工作先進個人,2人被評為薛城區學校安全管理先進個人,街道學校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上級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
常莊街道在校園安全工作上雖取得一定成績,但我們深知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今后,我們將繼續努力,不斷完善工作體系,提升管理水平,為孩子們創造更安全的學習成長環境。
記者:農村小規模學校撤并已列為我區惠民實事工程,2025年周營鎮撤并了兩所小規模學校,請您談談周營鎮該項工作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胡斌:受農村生源減少的影響,周營鎮轄區內小學出現小規模學校。這類學校因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辦學水平難以適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需求。實施農村教育資源整合、撤并小規模學校,是當前及今后實現農村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
2025年,周營鎮平穩完成后韓小學、沙井小學兩所小規模學校的撤并工作。撤并前,周營學區召開動員會,組建由校長、教干、班主任組成的學生分流工作組,通過敲門入戶的方式,向學生及家長宣講撤并和資源整合對學生全面發展的意義,引導學生自愿選擇新學校就讀。周營鎮黨委、政府同步安排相關村“兩委”班子全力配合分流工作,經耐心動員,順利完成兩所學校撤并工作。
承接分流學生的周營鎮中心小學、陶官小學,以“讓每個孩子感受家的溫暖”為目標,從多方面提供細致關懷。生活上,每日供應搭配合理的營養午餐,并開設午休室,為學生提供“平躺睡”的溫馨午休環境;學習上,組建“一對一幫扶小組”,安排優秀教師與分流學生結對,利用課后服務時間輔導課業,助力其快速適應新學習生活。班主任還定期與學生談心、傾聽家長意見,及時掌握需求。從目前跟蹤情況來看,分流學生及家長對新學校、新班級均較為滿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