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新華社連著發了三篇署名鐘臺文的文章,第一篇是10月26日的《臺灣問題的由來和性質》,第二篇27日的《兩岸關系發展和統一利好》,第三篇28日的《祖國必然統一勢不可擋》。
這些文章可不是閑聊,鐘臺文這個筆名大家都知道,代表中央對臺工作的最高層意見,基本就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尤其是第二篇,里面連續用了七個“統一后”來談臺灣的前景,這在過去很少見,以前多是說“統一”,現在直接跳到“統一后”了,感覺就像在說這事已經進入實操階段,倒計時開始了。
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經之路,兩岸關系發展到今天,已經是歷史定論。文章開頭就點明,統一后有強大祖國做后盾,臺灣同胞的民生會更好,發展空間更大,更安全更有尊嚴,在國際上腰桿更硬底氣更足,臺灣會永保太平,民眾安居樂業。這七個“統一后”不是空話,每一個都對應具體利好。
第五,統一后臺灣同胞以中國公民身份參與國際事務,更光明正大。第六,統一后外國經批準可在臺灣設領事機構或其他官方半官方機構,舉辦國際會議也行。第七,統一后臺灣在愛國者治臺框架下高度自治,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這些點說白了就是告訴臺灣老百姓,統一不是什么可怕的事,而是實打實的福利。過去臺灣經濟靠出口,但市場小,資源有限,統一后就能搭上大陸的快車,共享發展紅利。比方說,大陸工業產值已經是美國的1.7倍,發電量6倍,鋼鐵產量13倍,造船能力更夸張,一年2300萬噸,美國才20萬噸,相差110倍。
船塢能建10萬噸航母的,中國有50個,美國只有一個。這些數據不是吹牛,是公開的國際統計。臺灣要是融入進來,科技園區像新竹那樣的,就能對接大陸供應鏈,芯片產業啥的更有競爭力,不用擔心被卡脖子。
![]()
為什么現在發這文章?時機選得準。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80周年,大陸這邊紀念活動熱烈,在講話中強調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部分,反對臺獨分裂。緊接著新華社就連發文章,等于在光復日基礎上加碼。
歷史上,臺灣問題是1945年二戰結束后留下的,二戰勝利成果明確臺灣回歸中國,但1949年后因為內戰和外部干涉,才搞成現在這樣。文章第一篇就講清楚,臺灣問題是內戰遺留,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部勢力無權插手。聯合國2758號決議也確認一個中國原則,臺灣沒資格單獨加入國際組織。
這信號釋放得密集,統戰動作也快。過去幾年,大陸推出一堆惠臺措施,像31條、26條、22條,福建探索兩岸融合新路,建閩臺融合示范區、廈金共同生活圈。臺灣同胞來大陸工作生活,享受同等待遇,社保、住房公積金啥的都行。數據顯示,2024年兩岸貿易額超2600億美元,臺灣對大陸順差大,說明經濟上離不開。統一后,這些融合會更深,臺灣年輕人就業機會多,不用擠在島內卷。
特朗普最近在貿易談判中,把反對臺獨當籌碼,生意人本色,一切都為利益。美軍在南海動作頻頻,但最近尼米茲號航母出事,兩架飛機半小時內墜海,美方說可能是劣質燃料或心理壓力大,但網友猜是電磁干擾。外交部回應得巧,先關心人道主義需不需要幫忙打撈,然后點出根源是頻繁炫耀武力。意思就是,你們老跑到南海來,活該出點事。美國現在軍事實力衰退,靠老航母撐場面,但工業基礎不行,中國基建能力吊打,現代戰爭拼補給和技術,中國有優勢。
國臺辦最近把沈伯洋列入臺獨頑固分子清單,他搞黑熊學院,培訓分裂活動,公安機關立案偵查。這等于說,能爭取的爭取,不能的就不慣著。賴清德上臺后,推臺獨課綱,搞去中國化,但民調顯示,多數臺灣人希望維持現狀,不想打仗。統一大勢不可擋,順勢者昌,逆勢者亡。文章沒提九二共識或一國兩制,但意思清楚,想要體面就給體面,不想要就幫你體面。
![]()
經濟信號也強。滬指10月28日重回4000點,十年一遇,福建板塊漲得猛,核電、航天活躍。這跟統一信號呼應,市場看好兩岸融合前景。吉林一號衛星拍的臺灣高清圖,清晰到街道門牌,阿里山、日月潭、臺北、高雄港、鵝鑾鼻、新竹園區全在,等于說技術上全覆蓋。
這三篇文章系統講了臺灣問題由來、統一利好和必然性,標志對臺工作轉段,從臺下準備到臺前推進。過去大陸忍耐臺獨,但現在自信強,經濟軍事實力上來了,統一窗口開了。臺灣出路只有一條,走向完全統一。倚外謀獨失敗,外部勢力干預不了。九三大閱兵展示全球打擊能力,向臺獨背后勢力喊話,別摻和。
展望未來,統一后兩岸一家人,血脈相連,沒過不去的坎。臺灣同胞共享復興榮耀,生活更好。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不是詩,是現實前景。時間不等人,倒計時已啟動,大家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