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柚類水果大量上市,酸甜多汁的“柚味”很多人喜歡。目前市面上售賣的帶“柚”字的水果有很多種,沙田柚、青柚、紅蜜柚、文旦柚、胡柚、葡萄柚、西柚……
![]()
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某些藥物時同時吃“柚味”,藥效可能“失控”,甚至帶來健康風險。
01
吃“柚”
要注意這些事
柚子,尤其是西柚中含有呋喃香豆素類物質,這種成分會抑制肝臟里一種酶(一種名為CYP3A4的藥物代謝酶,小腸黏膜中也有)。而我們吃的很多藥物,都需要靠這種酶來代謝分解——酶被抑制后,藥物沒法正常“消化”,就會在血液里越積越多,相當于“過量服藥”,副作用風險自然大幅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對藥物代謝影響最明確、證據最充分的是“西柚/葡萄柚”,而不是我們中秋常見的“柚子/蜜柚/文旦/沙田柚”。
![]()
正確吃柚子,首先我們要注意:
1、看清名稱:寫“西柚/葡萄柚”或“grapefruit juice”的藥品說明書,務必嚴格回避;“柚子/蜜柚”不是“西柚”。
2、拿不準就當“西柚”處理:市場上部分果汁/飲料標注不清,若無法確認,按“西柚”口徑避開更安全。
3、服藥期間更要謹慎:西柚的影響可持續24–72小時,錯開幾小時未必能完全避免相互作用。
02
這幾類藥
千萬別和“西柚/葡萄柚”一起吃
(1)降壓藥(部分鈣拮抗劑):可能讓血壓過低引發頭暈/站立不穩
硝苯地平(心痛定、拜新同等)
非洛地平(波依定等)
氨氯地平(部分復方含此成分,具個體差異、遵醫囑監測)
與西柚同服可能導致血藥濃度升高、血壓驟降,出現頭暈、乏力、心悸等。
(2)降脂藥(部分他汀):可能加重肌病/肝損傷風險
阿托伐他汀(立普妥)
辛伐他汀(舒降之)
洛伐他汀(美降之)
這類藥本身就有肌肉疼痛、肝損傷的風險,和西柚同服后,藥物濃度升高,風險會翻倍:可能出現肌肉酸痛、無力,甚至引發橫紋肌溶解癥,同時肝臟負擔也會加重。可與醫生討論替代: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這兩種同類藥物受代謝酶影響較小。
(3)部分抗過敏藥(老藥為主):可能明顯加重嗜睡/心律風險
特非那定(敏迪)
阿司咪唑(息斯敏,現已被更新藥物替代,但仍需警惕舊藥)
這類藥本身就可能引起嗜睡,和西柚同服后,藥效增強,嗜睡感會明顯加重,開車、操作機器時極易發生危險。
(4)免疫抑制劑:對濃度極其敏感,波動會帶來嚴重后果
環孢素(新山地明等)
他克莫司(普樂可復等)
與西柚同服可使藥物在體內濃度顯著變化,過高增加腎毒性/神經毒性,過低則免疫抑制不足。建議嚴格回避西柚及其制品。
(5)鎮靜催眠/麻醉前用藥:可能“睡過頭”甚至呼吸抑制
咪達唑侖(短期助眠/麻醉前鎮靜)
地西泮(安定,可能受影響)
與西柚同服會延緩代謝、延長作用時間,老年人或呼吸功能較差者風險更高。
03
3個實用提醒
幫你避開風險
吃藥前先“兩看”:看說明書“藥物相互作用”是否寫明避免“西柚/葡萄柚”;再看藥品通用名,是否屬于前面提到的高風險藥物類別。
不確定就“問”:分不清自己吃到的是“西柚”還是“柚子”,或不清楚藥物是否受影響,第一時間咨詢醫生/藥師。
更安全的替代:特別愛吃柚味但正在用高風險藥(并非所有藥都會受西柚影響,主要涉及強CYP3A4底物且首過代謝顯著的口服藥),如不確定,請咨詢醫生/藥師。飲食上可選擇橙、橘、蘋果等通常更安全的水果。
04
常見誤區問答
1、西柚味飲料/果醬/酸奶算不算?
答:多數也算。只要含有西柚提取物或汁液,都可能帶來相互作用;加工并不一定能消除影響。
2、和西柚錯開幾小時就安全了嗎?
答:未必。因其為“機制性抑制”,影響可持續24–72小時,單純錯開時間并不可靠。
來源: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