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斯塔默好大的口氣呀!
10月28日,斯塔默直言:不會因為“外界的施壓(指中國)”而批準中國駐英使館新建項目,還叫囂:中國必須立即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究竟是誰給英國的底氣?
![]()
斯塔默
拒批新館還長臂管轄
中國駐英新使館的選址并非秘密,2018年,中國政府花了2.55億英鎊,買下了倫敦市中心前皇家鑄幣廠舊址,準備建一個國際標準的大使館。
這本該是一次雙邊外交的常規(guī)升級,但七年過去了,連動工的影子都沒看到。
名義上,英國政府說要“更多評估”“安全考量”,可不管是市政規(guī)劃,還是建筑設(shè)計,中國方面早就按照規(guī)矩走完程序。
![]()
中國大使館
英國各大監(jiān)管機構(gòu)也沒跳出來反對,可到了最后拍板的環(huán)節(jié),審批卻一拖再拖,這一次,斯塔默干脆挑明了態(tài)度:不會因為外界(沒有點名中國)的施壓就批準這個項目。
可問題是中方?jīng)]有施壓,外交上的正式溝通、合理訴求,現(xiàn)在也成了“施壓”?顯然,英方在用一種帶情緒的方式,把一個本該依規(guī)審批的項目,變成了政治工具。
這不是新鮮事,過去幾年,英國對華政策在“合作”與“對抗”之間左右拉扯,一邊抱怨中國投資減少,一邊又在關(guān)鍵領(lǐng)域設(shè)限。
說到底,倫敦在中美之間的搖擺已經(jīng)開始影響到它對中國的基本外交判斷。
![]()
斯塔默
如果說新使館項目的拖延還有“安全”這張遮羞布,那斯塔默提出另一個條件就是在長臂管轄,他要求中國“立即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也不知道是誰給他的勇氣。
中國買不買俄羅斯的石油,好像掄不動英國來左右,在西方制裁俄羅斯的大背景下,中俄之間的能源合作確實在擴大,但這里有兩個問題:
第一,中國沒有違反聯(lián)合國的任何制裁條款,中俄之間的貿(mào)易,是在國際法框架下進行的,沒觸碰任何紅線。,你英國不高興,那是你自己的政治立場,不是國際規(guī)則。
![]()
石油
第二,把貿(mào)易交易和政治綁在一起,是徹頭徹尾的政治施壓,這種做法背后的邏輯其實很簡單:
你要在我這建新館,就得在別處讓步,可問題是,外交館舍的審批,是東道國的義務(wù),不是用來做交換的籌碼。
更何況,英國自己也在進口俄羅斯的能源產(chǎn)品(名義上是“第三國轉(zhuǎn)口”),《金融時報》不久前的一篇調(diào)查文章就指出。
英國2023年通過土耳其、哈薩克斯坦等國,間接進口了大量俄油,這么算下來英國的“道德高地”就顯得有點不穩(wěn)。
英國這場“表演”,更像是在國內(nèi)外雙重壓力下的焦慮反應(yīng),既要對美國交差又要在國內(nèi)樹立“強硬”形象,斯塔默政府顯然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向選民展示它不是“對華軟弱”的政府。
![]()
英國
中方回應(yīng):講規(guī)則,不玩雙標
面對斯塔默的表態(tài),中國駐英國使館的回應(yīng)沒有繞彎子,直接點名批評了英國“一再推遲審批時限”的行為,并強調(diào)這是東道國的基本國際義務(wù)。
外交館舍的設(shè)立,不是搞特殊待遇,而是各國正常往來的一部分,中國在倫敦建新館,跟英國早年在北京擴建使館一樣,都是外交對等的體現(xiàn)。
今天你說不給批,明天別人也可以用同樣的理由拖你后腿,這種開歷史倒車的做法,最終只會讓外交關(guān)系變得越來越僵。
![]()
中國大使館
至于石油問題,中方的態(tài)度一直很明確:中國的能源安全是國家利益的一部分,不容外部干涉,中俄企業(yè)之間的正常合作,不該成為地緣政治的替罪羊。
更重要的是,中方并沒有回避烏克蘭問題,從戰(zhàn)爭爆發(fā)之初,中國就多次提出勸和促談的立場,呼吁通過外交手段解決沖突。
這種立場,比起只知道加碼制裁、鼓動對抗的西方政客,顯得更加務(wù)實。
![]()
歐洲
但現(xiàn)在,英國卻試圖用單方面的政治條件去影響中國的能源選,這種試圖“越界干預(yù)”的行為,不僅損害了中英關(guān)系的基本互信,也暴露出西方在國際事務(wù)中一貫的雙標心態(tài)。
英國把一個外交館舍的項目,搞成地緣政治的“交易”,不只是對中英關(guān)系的不尊重,更是對國際規(guī)則的破壞,英國嘴上說“依法行政”,實際操作卻處處受制于政治風向。
說到底,斯塔默政府的這個決定,不是為了安全,也不是為了程序,而是為了政治姿態(tài),他的強硬,是演給國內(nèi)選民和華盛頓看的。
![]()
但問題是,這種“姿態(tài)外交”能撐多久?中國不會因為這種無理要求就改變自己的國家戰(zhàn)略,而英國如果繼續(xù)在中美之間當“傳聲筒”,不僅拿不到實際好處,反而可能失去一個本來可以合作的伙伴。
外交不是零和游戲,更不是博弈角力的舞臺,真正成熟的國家,懂得在復雜局勢中尋找平衡,而不是在喧囂中丟掉理性。
一棟使館大樓,牽出了英中之間的政治裂縫,也暴露出西方在國際關(guān)系中越來越頻繁使用“條件外交”的本質(zhì),這不是簡單的審批問題,而是一次關(guān)于規(guī)則、尊重和立場的拷問。
![]()
中英關(guān)系下一步怎么走,恐怕不是靠強硬話語就能決定,而要看誰更能堅持原則,誰更能看清局勢。
奉勸英國認清現(xiàn)狀,現(xiàn)在不是1840年,英國也不是日不落帝國,如果還在挑釁,那恐怕到最后英國會滿盤皆輸。
參考資料:觀察者網(wǎng)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