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來歲,去做臨床試驗能行嗎?”
在診室里,一位年輕女士向袁希福院長提出了心中的困惑。她是一位小細胞肺癌患者,剛剛經歷了一次本可避免的波折。
令人惋惜的治療經歷
這位女士患的是小細胞肺癌。按照醫學常規,這種類型的肺癌通常不適合手術治療,但她卻在化療三次后接受了手術。結果術后檢查發現,出現了骨轉移。
![]()
在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的診室里,袁希福院長了解到她的情況后,感到十分惋惜。
“按照我的經驗,你至少應該做4-6次化療。手術其實可以不做,小細胞肺癌是不適合手術的。”袁希福院長解釋道,“小細胞肺癌對化療比較敏感,這是它的特點。”
一個令人深思的故事
為了說明專業選擇的重要性,袁希福院長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有個同學,當年考研時遇到一道選擇題,問小細胞肺癌最適合的治療方案,讓在手術、化療、放療中選一個。他想著腫瘤首先考慮手術,就選了手術。因為他不是腫瘤專業的,結果就因為這一分之差沒考上研究生。”
袁院長感慨道:“當時他要是問問我這個專業醫生就好了。”
小細胞肺癌的治療特點
肺癌常見的有四種類型:腺癌、鱗癌、大細胞癌和小細胞癌。其中小細胞癌惡性程度高、發展快,雖然不適合手術,但對化療敏感的病例達到80%。而其他三種類型,對化療不敏感的比例較高。
![]()
聽完袁院長的解釋,這位女士也有些后悔。如果早點了解這些專業知識,或許就能避開這個彎路了。
關于臨床試驗的選擇
最后,女士提到了醫生建議她參加臨床試驗,詢問袁院長的看法。
對此,袁希福院長態度明確:“你還年輕,為什么要去做試驗?臨床試驗有兩種可能:有效或者無效。如果無效,后果不堪設想。即使是有效,也沒有經過時間的檢驗。”
![]()
他進一步解釋:“現在明擺著化療對小細胞肺癌有效,為什么不用?這個方案用了很多年,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我用了很多年,成功的例子就在眼前。你這么年輕,為什么要選擇沒有經過充分檢驗的方案?”
“在國外參加臨床試驗,是倒貼錢給患者的。我們這里免費,反而讓人覺得占了多大便宜似的。”
中肯的治療建議
袁希福院長最后給出了務實建議:“現在已經出現多發轉移,單純用中藥可能控制不住。現在用中藥的主要目的,是把身體調理好,讓你能扛住化療,不那么受罪。起碼先實現帶瘤生存。目前公認對小細胞肺癌有效的,還是化療。”
這次看診經歷,不僅讓這位患者對自身疾病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提醒大家:在面對重大疾病時,患者和家屬都需要積極了解相關知識,多與醫生溝通交流,才能做出最合適的治療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