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性犯罪”又一次刷新了大眾的認知,這次是披著“手辦”外衣的新手段。
![]()
據韓國媒體報道稱:近日,韓國某日均訪問量已突破10萬的隱蔽網站被曝光了。據悉,該網站的用戶通過AI技術將女友、熟人、同事乃至女藝人的正常照片合成裸體3D模型,并打印成實體手辦進行展示交流。更令人發指的是,犯罪者還公然宣稱“手辦非人體,不構成違法”,來鉆法律漏洞,而這也刷新了大眾對數字時代性暴力的認知。
據網絡安全專家披露,該網站已形成完整的犯罪生態:用戶上傳女性生活照后,利用AI工具自動生成裸體三維模型,再通過3D打印機制作高度逼真的手辦。網站首頁甚至設有“每周最佳作品”排行榜,部分作品直接使用韓國當紅女團成員面部特征。記者潛伏相關聊天群發現,成員互相傳授“如何規避面部識別技術”“服裝材質選擇技巧”,其專業化程度令人震驚。
“手辦不是活人,憑什么算違法?”這種論調在犯罪者中頗具市場。韓國現行《性暴力處罰法》主要規制淫穢物品傳播,但將虛擬角色實體化的行為尚未有明確定義。而這也正是犯罪者們敢于公然運營犯罪網站的底氣所在。
受害者范圍已從普通女性延伸至娛樂圈。從照片合成、但深度偽造、再到如今的裸體手辦……女團一直是“數碼凌辱”的重災區,但遺憾的是,維權卻步履維艱。這次也一樣,這些手辦通常偽裝成“自定義手辦”在二手平臺交易,取證時常被辯稱為“藝術創作”。
實際上,該現象并非韓國獨有。日本曾出現過不少利用ai制作色情照片并進行售賣、利用vr實施性侵等令人無語的案件。
![]()
誠然,當技術跑在立法前面,全球女性都成了數字暴力的潛在受害者。在虛擬與現實的邊界逐漸模糊的時代,究竟要多少女性的眼淚,才能澆滅這場賽博野火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