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梳子姐
前天看到一條消息,中原某市某區通報大氣污染防治情況,部分街鎮一月內兩度作檢討。
感覺這件事比較有意思,就把文章收藏了下來,結果隔天再點擊的時候,就顯示已經被發布者刪除。
刪除文章無非有兩大種可能,一種是虛假消息,另一種是心虛不敢讓別人看,我想這大抵應該屬于第二種吧。
搜索一下,幸好網上還留有相關消息,便再仔細看了遍,有些情節確實挺搞笑的。
比如,有個街道辦檢討說,雖然對空氣站點周邊的社區安排專人管控,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與其他單位溝通協調不暢,發現轄區外地塊大面積收割玉米,產生揚塵,影響了站點數據PM10偏高。
寫材料的真是神人,首先檢討工作中的不足,然后又講揚塵的產生源頭是轄區外在收玉米,這是在給領導出難題,轄區外怎么辦,收玉米怎么辦?
另外一個街道更可憐,他們檢討說,工作不到位,拖了后腿,實在是慚愧慚愧啊。分析影響大氣指標的首要原因,便是空氣質量監測站點位于一所高中里,周圍還有兩所幼兒園,上下學期間接送學生車輛扎堆,汽車尾氣排放超標,由于沒有及時采取有效應對措施,所以造成此時段空氣質量監測數值偏高。
分析的確實很對,那么多接送孩子的車輛扎堆到一起,當然會影響到空氣質量,只是不曉得他們采取何種措施可以應對。
另外一個鎮手段比較凌厲,他們匯報說對全鎮企業進行地毯式排查,存在較大風險隱患的2家企業強制斷電,然后專門配備無人機、空氣污染檢測儀每天早晚對重點企業檢查4輪次以上,對站點周邊所有道路進行常態化濕掃和霧炮作業,已確保各項指標趨于正常。
咱也不知道這個鎮哪來的權限,那兩家倒霉企業只是存在環保風險隱患便強制斷電,自然環境好不好難說,反正營商環境堪憂。
這些檢討和表態中,口口聲聲說治理PM10是民生工程,可是他們做的所有工作都是圍繞空氣質量監測站點開展實施的。
啥意思呢,就是把站點周圍的空氣搞好了,監測數據看得漂亮了,這項工作就萬事大吉了。
領導們著急上火的也是站點數據,就怕拖后腿,排名靠后,讓自己沒面子。
所以,別看那么多人、寫那么多材料、開那么長的會,核心問題非常簡單,就是怎么搞定站點監測數據。
試問抓環保就是抓站點嗎?這真的是民生所需、民心所向、民意所盼嗎?
讓基層鎮街寫檢查、作檢討是這個地方的傳統,曾經有個縣因為出現一起著火點,被責令在報紙上公開檢查并扣減財政撥款,就問你服不服?
要知道,雖然只有簡短的數百字檢討,背后則需要極高成本的管理體系作支撐,從天上的衛星、無人機,到地面的巡邏人員和裝備,以及出現問題后快速的調查核實、處理處置,如此高成本運轉就是為了讓著火點清零,真有這個必要嗎?
環保確實很重要,但整個社會管理不只有這一件事,并且就算這是無比重要的頭等大事,也需要實事求是、尊重規律、采取科學有效的應對措施,而不是把基層鎮、街道摁在地上碾壓,把所有壓力都轉嫁給下面。
頻繁檢討、過度檢討,只講問題不看成績,只談表面現象不分析內在本質,把皮球往下面踢,責任往下面甩,出了問題都是下面的責任,糾住小過小失大作文章,這不是研究解決問題的正道,而是無能者發泄情緒的表現。
領導管理是一門科學,不是誰坐在那個位置上發號施令就能包治百病的。
有些地方、有些人,真該好好地進行反思反醒,進行深刻的自我檢討,檢討有沒有堅持科學的理念和方法,有沒有多從自身找問題,有沒有不計成本地過度折騰,有沒有尊重自然科學規律,有沒有充分調動基層的積極性,有沒有搞好社會發展諸多事務的統籌兼顧,有沒有認真聽取老百姓所想所盼。
其實,現在不缺鈣,也不缺維生素,缺的是能力。
說狠話、耍威風、胡折騰,這不是能力。
真正有本事的人,會用最低成本把事情干成、干漂亮,這是令人佩服的能力。
-完-
筆不阿貴,文不奉承
yanbaoer2024
比較犀利的文我會發這個備號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