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推動海洋經濟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10月28日,“螢火計劃”創新成果系列對接會之海洋經濟專場在天津經開區“于響”片區舉行。
![]()
本次活動由天津市科學技術局、天津市濱海新區科學技術局指導,天津經開區科技創新局、海油來博、博邁科、天津科技大學技術轉移中心、北塘灣科發公司和工商銀行開發區分行等部門聯合舉辦,以“科技興海 產業強海”為主題,吸引了京津冀區域高校院所、龍頭企業及服務機構代表100余人參加。現場發布了多項技術成果與場景需求,分享了轉化案例,有效促進了海洋科技與產業創新的對接融合。
![]()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石油規劃總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徐東以《國際國內對比下的中國油氣企業深水油氣業務發展策略》作主旨演講,從行業頂層設計角度為區域海洋能源產業發展把脈定向。
![]()
![]()
![]()
![]()
![]()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
在技術成果發布環節,來自天津大學、天津科技大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西門子工業軟件、賽瑞能源公司等高校院所及企業的專家,集中發布了水下偏振光學成像技術、海鹵水生物活性物質開發、海上油田常溫脫碳技術、油氣田全產業鏈數字孿生、海洋石油儲層改造和高溫高壓工具等前沿成果,覆蓋海洋探測、資源利用、能源開發、數字賦能等關鍵領域。
![]()
![]()
![]()
![]()
![]()
向右滑動查看更多
應用場景發布與成果對接案例分享則成為本次活動的“實踐亮點”。博邁科發布的“Mero2浮式生產儲卸油綜合平臺”項目,展現了天津在高端海洋裝備制造領域的領先實力;天津海龍石油勘探公司發布的“OBN地震采集系列技術與裝備場景”,集中呈現其在全球近70個國家的項目作業場景需求;中法渤海地質公司、丹娜生物、中海油安技服分別從油砂數字化轉型、海洋生物廢棄物利用、安全服務核心功能等方面發布場景需求。
![]()
![]()
為借鑒成功經驗,以案促轉,活動特意邀請瀚海藍帆、艾特沃斯,分別就模塊化自主水下機器人開發實踐與應用,以及水射流設備技術成果從實驗室研發到產業化落地經驗,進行了詳細的分享與介紹。為與會企業提供實踐參考。
![]()
![]()
活動最后,海油來博發布《大模型在油氣行業的應用現狀及展望》白皮書,為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理論參考;天津經開區科技創新局同步開展科技政策宣講及“螢火聯盟”會員招募,進一步整合創新資源、完善長效對接機制、鏈接產業鏈資源。會上同期發布了來自天津科技大學等單位的近40項海洋產業科創成果。
![]()
此次“螢火計劃”海洋經濟專場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實現了京津冀區域海洋領域“技術需求”與“創新成果”的精準匹配,更彰顯了天津經開區作為全市海洋產業核心載體的綜合實力——依托完整的海洋裝備制造產業鏈、高效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經開區正逐步成為天津建設現代海洋城市的“主力軍”。下一步,天津經開區將多措并舉,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天津市引領發展海洋經濟新質生產力貢獻更多“泰達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