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正日益成為推動經濟發展和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驅動力。2025年8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系統部署了“人工智能+”在科學技術、產業發展、消費提質、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六大領域的重點任務,并明確了2027年、2030年及2035年智能經濟與智能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目標。
銀行業作為數字化技術應用的先行領域,已在人工智能技術融合方面取得積極進展。數據顯示,20家披露相關信息的A股上市銀行在2024年的信息科技投入總額達1924.7億元。與此同時,以蘇商銀行為代表的一批數字銀行,誕生于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自創立之初便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業務發展與經營管理之中。
數字銀行以“人工智能+”推動金融服務升級
蘇商銀行以“科技驅動的O2O銀行”為戰略定位,全面運用數字技術推進外部業務拓展與內部管理優化。該行科技研發人員占比超過51%,每年將營業收入的6%投入數字技術研發,其中10%專項用于人工智能領域。2022至2024年間,蘇商銀行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累計投入已接近億元。
《意見》明確提出,要在金融、軟件、法律、交通、物流等多個領域推動新一代智能終端和智能體的廣泛應用。為此,蘇商銀行構建了以AI大模型應用平臺和AI算力平臺為核心的雙基座,并在此基礎上打造了涵蓋數據處理、模型訓練、部署管理、模型評測、應用開發與安全管理在內的六大支撐平臺。通過持續拓展數據來源、加強數據治理,蘇商銀行逐步構建起“數據+算法+算力+場景”四位一體的AI智能決策體系。
目前,蘇商銀行的AI大模型已在超過60個業務場景中實現應用落地。例如,普惠AI助手通過自動化審批流程與精準風險評估,將貸款審批效率提高了30%;信用債報告助手能夠自動生成盡調、授信與審批文本,基于多模態非結構化特征提取技術,綜合識別準確率超過97%,授信報告采納率達到95%;產業鏈地圖AI助手可動態識別產業鏈關鍵節點,配合差異化營銷與風控模型,使授信額度精準度提升35%,累計識別可疑交易超過6萬筆。此外,智能開發助手將代碼優化采納率提高了28%,核心系統迭代周期縮短30%;客服智能助手使機器人問答自助解決率提升了50%;智能質檢助手則實現了客服質檢場景的100%全覆蓋。
2024年,蘇商銀行獲批設立“南京市金融大模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為南京市唯一專注于金融大模型研究與應用方向的工程技術平臺。此外,該行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單位共同研發的“數據驅動的用戶行為識別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吳文俊人工智能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蘇商銀行的數字化金融服務也獲得了國際認可。2025年,該行再次入選穆迪(Moody)發布的“全球20大新銳銀行”榜單;自2022年至2025年,連續四年躋身《亞洲銀行家》(The Asian Banker)旗下TAB Insights發布的“全球數字銀行100強”,并穩居全球前十。
數字銀行助力“人工智能+”在產業端落地
除了以人工智能賦能自身發展,蘇商銀行還將科技金融作為戰略重點,積極支持人工智能等科技創新型企業成長,推動智能制造與產業鏈優化升級,致力于為資源相對有限的小微企業提供智能化轉型支持。
在服務科創型小微企業方面,蘇商銀行與江蘇省內政府科創平臺、產業園區及創投機構廣泛合作,推出“繁星計劃”和“揚帆遠航”計劃,精準覆蓋從初創期到成熟期不同階段企業的金融需求,構建涵蓋賬戶管理、支付結算、理財與信貸在內的梯度服務體系。依托知識產權貸、普惠智科貸、科創鏈式貸、智科人才貸、認股權貸等特色產品矩陣,截至2025年8月,蘇商銀行已累計為4000多戶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及獨角獸企業提供授信支持,累計放款金額超過800億元。
為更好匹配科創企業的融資特點,蘇商銀行專門成立股貸聯動部,與毅達資本、華泰聯合證券等機構合作,構建投貸聯動服務生態,為企業提供信貸融資、股權融資、債券融資及財務顧問等綜合服務。目前,該行已與60多家科創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在支持智能制造方面,蘇商銀行深度融合江蘇省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建設,連接核心企業超過1600家,重點服務數碼3C、生物醫藥、工程機械等產業鏈上下游小微企業。通過運用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和知識圖譜等技術,蘇商銀行構建了覆蓋客戶營銷、信貸流程與風險控制的全流程數字金融服務能力,為產業鏈中銷售、供應、生產、庫存等各環節的小微企業打通融資通道,提供差異化、定制化的金融支持。截至目前,該行累計發放產業鏈貸款超過300億元,其中大部分投向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單項冠軍企業。
蘇商銀行的金融服務始終緊跟國家政策導向,聚焦人工智能與新質生產力融合發展,在助力區域產業升級的同時,也為自身可持續發展開拓了廣闊空間。在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賦能下,蘇商銀行展現出更強的發展韌性:截至2025年上半年,該行資產規模突破1500億元,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均實現同比10%以上的增長。
蘇商銀行的實踐表明,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不僅是提升金融服務效率的工具,更是重塑銀行發展模式、構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
隨著“人工智能+”行動邁向深入,數字銀行作為技術應用的先鋒與產業賦能的橋梁,將持續推動金融供給與實體經濟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動態平衡,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數智”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