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胖胖呢,一直是個豬腳飯的愛好者。
我記得早年間,常去的一家店突然在某一天停業整頓,原因呢?
賣了“死豬豬腳”。
從那時起,我才開始對一些門店抱有一定的刻板印象。
他們不知道這玩意有害嗎?
答案不是的,其實是因為利益,別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便不會顧及。
這其實是一種劣根性,也是一種互害:
每個人一旦認為,只要自己不吃,就沒事。
惡,便會循環,互害。
最近有這么一則新聞:
![]()
這家企業,被網友拍到在廠門口堆滿了死豬,甚至一車一車地往里運。
視頻里,那一堆堆白花花的豬,橫七豎八,像是被隨意丟棄的廢料。
可別忘了,那可不是普通的廢料,那是準備被加工成食物的原料。
新聞發出來,回應也很快,說是“已介入調查”“死豬未流入市場”。
可這措辭,讓人覺得后背發涼。
為什么要先有人拍到視頻,這事才曝光?
為什么這些死豬會被堆在廠門口,而不是在處置點?
一家肉聯廠,沒有病死豬處置資質,它的死豬從哪來的?
這些問號一個疊著一個,答案全都指向兩個字:利益。
這其實是社會底線被一層層掏空的結果。
什么叫掏空?
就是你發現,越來越多的人,不再關心“這是不是該做的”,而只關心“能不能做成”。
只要能賺,哪怕是死豬,也能有經濟價值。
只要沒人管,哪怕是明知違法,也有人敢試。
這,就是今天最可怕的地方。
說白了,吃飯這件事,最該講的是心安理得。
可如今我們吃到嘴里的心安理得,有多少是真實的?
每一次曝光的背后,意味著這事已經存在了很久。
沒人拍視頻,就沒人知道。
這才是胖胖覺得最為可怖的地方。
監管不是萬能的,但很多時候,它變成了出了事再補救的兜底手段,這其實不理想。
就像消防隊救火,你不能天天救火,卻不管人家天天放火。
問題是,這火是誰點的?
不是消費者,而是那些早就知道能鉆空子的“人”。
他們的邏輯很簡單:只要沒出事,就當沒事。
他們不會想著他人的健康、不會想著長遠,只想著再多賺一點。
這不是無知,這是明知故犯。
在利益和人性之間,有些人一次又一次地把尺度往下拉。
最后拉到什么程度?
拉到我們連吃飯都不敢放心的程度。
他們不是不知道有害,只是覺得別人也這樣做。
這就是所謂的“互害”: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在錯,但只要大家都錯,就不算錯。
今天放寬點標準,明天再睜只眼閉只眼,久而久之,“底線”就不再是底線,而成了一種彈性選項。
在金錢和良知之間,本來就不該有灰色地帶。
如果有,那灰色終究會變成黑色。
吃健康的食品,是最基本的尊嚴。
可如今,卻變成了一種奢侈,何其諷刺?
我記得亞里士多德有這么一句話:
“人們通常不是因為恐懼而行善,而是因為利益而行惡。”
行諸般善,往往需要內心的自覺;
行諸般惡,卻只需一點私心,一點僥幸。
有人為了利潤明知違規,有人為了便利默許風險,有人為了安慰自己閉眼不看。
社會的灰色地帶,就在這種一次次妥協中慢慢擴張。
你無法確定每一口肉都干凈,但大家應該有一個共識能確定的是:
不能習慣于這種不確定性,不能讓利益凌駕良知,不能讓“互害”成為常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