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43名黨員被評定為中央和國家機關“四好”黨員。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7·29”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發揮“四好”黨員示范引領作用,現開設【優秀黨員講“四好”】專欄。專欄聚焦“政治素質好、崗位履責好、作風品行好、群眾評價好”的黨員典型,講述“四好”黨員代表立足本職崗位、踐行使命擔當的先進事跡,激勵引導全院廣大黨員干部向身邊榜樣學習、向先鋒模范看齊,在持續鞏固深化我院以“三項共識”固根本、“三項承諾”正作風、“三項舉措”守底線的政治建設新格局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推動“兩個結合”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趙現海,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古代通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第六黨支部書記。他在2025年被評為中宣部“國家文化英才”,2020年被評為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023年被評為國家民委民族研究優秀中青年專家。
多年來,趙現海積極投身黨和國家的文化建設事業。他以學術實踐推動“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為構建中國歷史學自主知識體系、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服務于中國式現代化作出重要貢獻。
胸懷“國之大者”,踐行使命擔當,服務于黨和國家的治國理政。趙現海積極參加各項交辦課題10余項,參與撰寫專報、要報,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獲得重要批示。在中國古代邊疆民族歷史研究領域,他深入辨析、有力批駁西方錯誤邊疆理論,為維護國家領土完整和民族團結作出重要貢獻,并在國際輿論斗爭中發出了響亮的中國聲音。趙現海在學術研究中注重實地調研,在大興調研之風中,撰寫的相關報告被有關部門采納。
堅定理想信念,以黨的理論指導學術實踐,推動黨建與科研深度融合。趙現海在科研工作中,十分注重黨建引領。作為2021年7月1日天安門廣場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的新發展黨員代表,趙現海親歷莊嚴時刻,進一步筑牢思想根基。在科研方面,他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重大課題,從歷史維度系統宣傳研究闡釋中華文明突出特性。擔任黨支部書記期間,積極推動中國古代廉潔文化的轉化傳播,撰寫多篇論文,并應邀為多家單位講授主題黨課,同時與中央美術學院、寧夏大學、延安大學等多所高校開展聯學共建活動,有力促進了學科融合與融通發展。
自覺擔負新時代的文化使命,推動中國歷史學自主知識體系構建,推進長城歷史文化傳承發展。趙現海主持各類課題12項,出版專著10部,在《求是》《光明日報》《中國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120余篇,獲第五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三等獎,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轉載。他以學術實踐深挖長城精神內涵,長期從事長城的研究、保護、宣傳工作,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注入學術力量。
堅持人民立場,推動史學普及工作,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趙現海努力投身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建設,在全國地名文化保護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積極參與民政部關于“千年古縣”的評審工作,助力挖掘與保護地方歷史文化資源。在國際學術交流方面,他曾接受古巴中央媒體專訪,深入闡釋長城歷史文化。向甘肅武威組織4次捐贈圖書期刊活動,累計萬余冊,積極促進西部文化建設與教育發展。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 崔園園
新媒體編輯:崔岑
如需交流可聯系我們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