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每日幸運簽#
據外媒報道,切爾諾貝利核禁區最近出現不尋常的景象。當地動物保護組織在抓捕流浪狗進行絕育時,意外發現三只藍色毛發的狗。這些狗是1986年核事故后被遺棄家犬的后代,數十年來一直在這片土地上頑強生存。目前正全力尋找它們以查明原因。
![]()
這些狗的身世本身就帶著歷史的烙印。1986 年 4 月 26 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4 號反應堆發生爆炸,8 噸強輻射物泄漏,周邊 34 萬人被緊急撤離,許多寵物狗因無法帶走而被遺棄。如今隔離區內的流浪狗,正是當年那些幸存者的后代,它們已在這片高輻射區域繁衍了 15 代,形成了約 300 只的穩定種群。科學家曾對它們做過基因研究,發現這些狗因長期隔離,基因與外界狗群已有明顯差異,卻能在放射性同位素銫 - 137 濃度超外界 400 倍的環境中正常生存繁殖。
藍色狗的出現立刻引發熱議,最受關注的疑問是 “是不是核輻射導致的變異”。有網友直言 “第一反應就是輻射變異,畢竟那地方太特殊了”,還有人稱:“當年多少人因輻射喪命,這些狗住了幾十年,變異好像也說得通”。但很快有網友翻出舊聞:2021 年俄羅斯捷爾任斯克市的化工廠泄漏后,7 只流浪狗就被染成了藍色,最后查出來是工業污染物的鍋。?
![]()
南卡羅來納大學的進化生態學家 Timothy Mousseau 解釋,輻射確實可能導致基因變化,但目前沒有任何科學記錄顯示輻射會讓動物毛發變成藍色。他指出,隔離區內遍布廢棄工業設施,殘留的油漆、溶劑或是硫酸銅等重金屬,更可能沾到狗的毛發上造成染色。
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的遺傳學家伊萊恩?奧斯特蘭德也表示,他們研究了 302 只當地流浪狗的 DNA,能區分出不同輻射區域狗群的基因差異,但從未發現與毛發顏色相關的特殊變異。?
“切爾諾貝利的狗” 組織成員在接受采訪時提到,隔離區內的廢棄廠房和設備里經常能找到各色工業廢料,狗在鉆爬覓食時很容易沾上不明物質。有志愿者曾見過毛色被染成灰黑色的狗,只是藍色格外顯眼。?
![]()
有人稱:“不管是不是染色,想到它們祖先是被遺棄的寵物,現在還守在這片廢土上,就覺得難過”。還有人說:“科學家研究它們是為了找人類生存的答案,可這些狗本身只是想活下去而已。就算不是核變異,工業廢料也在傷害它們,這片土地的傷痛還沒好”。?
目前,“切爾諾貝利的狗” 組織仍在搜尋這3只藍色狗,計劃抓住后進行身體檢查,確認是否有健康損傷。這些狗的存在本身就是一段活的歷史,它們在極端環境中頑強生存的能力,曾為科學家研究哺乳動物抗輻射機制提供了重要樣本。而這次藍色狗的出現,說明核輻射固然可怕,但傳統工業污染同樣不容忽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