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從“網吧網管”到“柬埔寨公爵”,陳志締造的太子帝國一度橫跨地產、金融與博彩。如今,隨著多國執法機構介入調查,這場“東南亞黑金神話”正在迅速崩塌。
在東南亞電詐版圖的灰色地帶,有一個名字曾讓各國執法機構頭疼多年——陳志。
這位出身福建連江小鎮的男子,從網吧網管一路攀升為柬埔寨“太子集團”掌門人,曾被外界稱為當地“影子政府”。
然而,2025年10月,一場由美英聯合發起的跨國執法行動,讓他的千億黑金帝國瞬間瓦解:12.7萬枚比特幣(市值逾150億美元)被沒收,倫敦、新加坡等地豪宅被凍結,偽裝成合法投資機構的家族辦公室也被揭穿。
這場行動不僅終結了陳志的“公爵神話”,也揭開了東南亞電詐產業與全球金融系統之間盤根錯節的隱秘聯系。
01 從網吧少年到“太子公爵”“政商同盟”的金邊權術
福建連江縣曉澳鎮,一個以趕海聞名的漁村,是陳志的起點。中學未畢業的他早早外出謀生,輾轉廣東、江蘇,最終在一家網吧擔任網管。彼時,中國互聯網剛剛起步,《傳奇》等網絡游戲席卷全國,陳志敏銳察覺到“私服”背后的暴利空間——這是他灰色商業直覺的萌芽。
他搭建私服網站、出售虛擬裝備廣告位,很快賺到人生第一桶金。據公開資料,當時私服產業因侵犯版權被韓國游戲公司舉報,中國警方展開整治,陳志的“私服帝國”隨之崩盤。
國內無路,他選擇出海。2009年,年僅22歲的陳志抵達柬埔寨。彼時當地博彩、網絡監管幾乎空白,成為灰色資本的溫床。陳志以網吧經驗為起點,迅速復制國內流行的“殺豬盤”和“中獎詐騙”模式,建立起第一批跨境電詐團隊。
2015年,他成立“太子集團”(Prince Group),表面涉足房地產、旅游、貸款和博彩,實則以詐騙園區和網絡賭博為核心利潤來源。據柬埔寨警方及公開資料披露,他在西港、金邊等地修建圍墻高聳的“封閉園區”,強迫從中國、越南等國誘騙來的勞工從事詐騙工作。
美國司法部公告指出,陳志集團的園區員工規模達5000至1萬人,注冊詐騙賬號超過70萬個,并配備上千部手機進行“腳本化作業”。園區還設有專門部門編寫話術手冊,例如要求騙子使用“普通外貌”女性頭像,以降低目標警覺。
在柬埔寨商界,陳志最擅長的,是模糊合法與非法的邊界。
他通過政商關系穩固地位——據公開資料,陳志與柬埔寨副首相蘇慶之子蘇速卡共同成立“金貝公司”,后者持有多家賭場與園區資產;同時,他還借助洪森家族人脈,為旗下太子銀行獲取金融牌照。
他甚至參與首相洪森出訪古巴的官方代表團,并在會談期間入股哈瓦那雪茄公司。此后,陳志捐贈疫苗、設立獎學金,被授予“公爵”頭銜。
“太子集團”由此獲得半官方地位,被當地媒體稱為“影子政府”。
即便2019年柬埔寨迫于國際壓力禁絕網絡博彩,他的集團仍未受實質影響。
02 千億黑金版圖:從新加坡豪宅到虛擬幣礦場
陳志的財富積累速度驚人。據美國司法部公告,太子集團巔峰時期每日現金流可達3000萬美元。
2017年起,他以“投資移民”身份在新加坡展開豪宅收購行動。半年間斥資約4000萬新元購入麗登嶺、格美華庭與嘉峰豪庭三處頂級公寓。房產交易文件顯示,這些物業部分通過空殼公司持有。倫敦市中心、臺北大安區及韓國賬戶中,也藏有他分散配置的資產,總值逾10億美元。
真正令監管棘手的,是他的虛擬幣版圖。早在2020年前,陳志即創立“LuBianMining”,控制全球約6%的比特幣算力。美國司法部2025年10月沒收的12.7萬枚比特幣,正是其非法收益與挖礦資產混合的結果。
為了掩飾來源,他的團隊設計“分散轉移”流程:將巨額比特幣拆分至數百匿名錢包,再經多輪回流整合,制造鏈上“資金迷宮”。
更復雜的是,他與柬埔寨“匯旺集團”合作進行洗錢。據美國金融犯罪執法局(FinCEN)報告,2021年至2025年間,匯旺為太子集團洗白至少40億美元,甚至涉及朝鮮黑客盜取的虛擬資產。該集團通過Telegram暗網渠道售賣詐騙腳本與個人數據,即便被封仍換號重生。
而新加坡家辦的被查,撕掉了DWC的“合規偽裝”。
2018年,陳志在新加坡注冊DW Capital Holdings(DWC),宣稱為高凈值家族提供投資管理服務,持有“13X家族辦公室稅務豁免資格”。
DWC號稱管理資產超6000萬新元,投資涵蓋汽車融資、酒業與游艇租賃。
但太子集團遭制裁后,這家機構的合規外衣迅速被撕開。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調查,DWC雖有“投資團隊”備案,實則由陳志本人遠程決策;其部分資金來源與加密錢包及匯旺賬戶高度重疊;所謂“游艇收益”被發現系虛構賬目。
MAS隨即吊銷其稅務豁免資格,并對家辦行業啟動系統性審查。
過去四年,新加坡家辦數量從400家增至1800家,“13X政策”吸引全球資金,卻也成為灰色資本洗錢通道。陳志案促使MAS宣布收緊監管——要求家辦披露資金來源、穿透受益人結構,并定期提交審計報告。
這一轉向,成為新加坡金融體系自“10億洗錢案”后最嚴整改。
03 全球追責:美英中三線夾擊
2025年10月14日,美國司法部宣布沒收陳志控制的12.7萬枚比特幣,并以“電信詐騙共謀”“洗錢共謀”提起訴訟,每項罪名最高判20年監禁。
美國財政部同時將陳志及其146個關聯個人和實體列入SDN制裁名單,禁止其在美金融系統活動。
英國方面則依據《全球反腐與人權制裁機制》凍結其在倫敦的不動產資產,并禁止英國公民與其交易。英國國家犯罪調查局(NCA)與FBI共享其跨境交易證據。
實際上,中國警方早在2020年即啟動針對“太子集團”的專案調查。
據北京市公安局‘5·27專案組’公開資料,中柬警方合作解救多名被拘中國公民;四川旺蒼法院2023年審理的相關案件中,被告供述曾與太子集團合作搭建網絡賭博平臺,涉案金額逾50億元人民幣。
陳志本人目前下落不明。業內普遍推測,他或仍藏匿于柬埔寨。由于其已入籍該國且掌握大量政商資源,短期引渡難度極高。但隨著輿論壓力與民間維權高漲,柬埔寨政府已不得不應對社會不滿。
陳志的崛起與覆滅,是東南亞電詐產業鏈的縮影。
他從網吧私服到“公爵”,用十余年時間完成了灰色資本的全球化布局,也用同樣的速度在全球合規體系面前坍塌。
這起案件暴露出三個現實挑戰:
1. 加密貨幣監管漏洞——比特幣的匿名性讓贓款跨境流動幾乎無痕,但美方此次破獲案件,說明“法外之地”并不存在。
2. 跨國執法壁壘——盡管美英聯手凍結資產,但贓款返還中國受害者的路徑仍復雜。
3. 家辦監管困局——“13X豁免”曾是新加坡吸金利器,卻也成了黑金漂白的后門。
從福建海邊的少年,到東南亞的“金融影子”,陳志的傳奇最終化為國際刑事檔案中的編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