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國際奧委會一紙文件,直接把印尼扔進了“賽事黑名單”。這件事起因很簡單:印尼本來是2025年體操世錦賽的東道主,卻死活不肯給以色列運動員發簽證。
![]()
國際奧委會一聽就不樂意了,立馬叫停了和印尼的所有辦賽談判,還高調發了個“全球通報”,說從此取消印尼申辦奧運的資格,順便建議所有國際體育組織:以后選址,最好都繞過這個國家。
表面上看起來,國際奧委會這通公告那叫一個“大義凜然”。聲明寫得滴水不漏,滿口都是《奧林匹克憲章》,三句不離“體育要超越政治”那套原則。
按照這個說法,印尼是因為“政治立場”,所以不讓以色列參賽,確實是壞了“江湖規矩”,挨罰好像也不冤。但,事情真有他們說得那么單純嗎?
網友可不是人云亦云的傻瓜,馬上有人翻出舊賬說:人家俄烏沖突一爆發,你奧委會二話不說把俄羅斯運動員全給禁了。
后來就算松了口,也只準他們用“中立選手”的身份參賽,國旗不能掛、國歌不能放,連一點國家標志都不讓出現。
可是一碰到以色列的問題,你立馬換了一副面孔,高舉“體育別摻和政治”的大旗,一刀就砍向印尼。這又當又立的,是啥情況呢?
![]()
這操作直接把中國的網友看樂了:“IOC,全稱原來是‘國際雙標委員會’啊!奧委會真的是連臉都不要了嗎?”
有人問,印尼為什么拒簽以色列運動員。這一方面確實因為印尼是穆斯林國家,想挺一下同為穆斯林的國家和地區人。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以色列在加沙干的事兒實在太招恨,眼下正被聯合國一百二十多個國家集體抵制,印尼選擇和大多數正義國家站在一起無可指責。
再說了,體育哪可能完全脫離現實?加沙直到現在還戰火紛飛、平民在廢墟里哀嚎,卻要一個有著2.8億穆斯林人口的國家,對侵略者敞開體育大門?這根本就是道德綁架。
印尼這么做,不是存心破壞規則,而是規則不管用的時候,人總得守住良知的底線。那么,奧委會為啥非要護著以色列呢?
要搞懂這個,咱們得扒一扒奧林匹克那點“老底”。從1896年復興到現在,奧運會骨子里就一直被西方牢牢握著話語權。不管是高層決策,還是游戲規則,基本全是歐洲人說了算。
![]()
大家都知道,歐洲現在是美國的跟屁蟲,而美國又和以色列穿同一條褲子。所以用腳趾頭想都知道:西方主導的奧委會,屁股自然就歪了,這才是他們“幫親不幫理”的真正原因。
奧委會這回是鐵了心要制裁印尼,但是這些制裁,真的可以嚇倒人?就拿最狠的那條——“終止印尼奧運申辦對話”來說吧。
表面上看,確實挺嚇人,不讓你申奧了耶!但是多大個事兒啊。了解現狀的都清楚,如今辦奧運會早就不是啥搶手事了。
雅典那一堆廢棄場館、里約搞出來的財政爛攤子、投了幾十億結果賽后變成“鬼城”的場地……這一堆的破事這些早把發達國家都嚇跑了。
而印尼自己呢,雖然提過想申辦2036年奧運,可是壓根就沒進過正式候選名單。所以這制裁,活像一個廚子叉腰對食客吼:“從今以后不準你吃肉!”笑死,我不吃肉會死啊!
想叫體育“完全和政治脫鉤”,根本就是在做夢。冷戰時期,美、蘇就把奧運獎牌榜當成了意識形態的擂臺。
![]()
1980年,大家集體抵制莫斯科奧運;1984年,蘇聯那邊就報復性缺席洛杉磯奧運,再到2014年索契冬奧會那會兒的地緣政治博弈……哪一屆真跟政治分過家?
一開始大家聽說印尼拒簽以色列選手,或是奧委會要制裁印尼,還覺得“好像兩邊都有點道理”。但后面真正讓網友忍不住開嘲的,是國際奧委會那套“看人下菜”的雙標玩法。
這次印尼拒絕以色列運動員參加世錦賽的事件,就像一面精準的照妖鏡,清清楚楚照出國際體育機構在權力和原則之間,到底選了哪一邊。
當裁判自己都在公然作弊,當執行規則全看對象是誰的時候,國際奧委會拿根雞毛當令箭,發出的這份公告只能招笑,不能服眾。
估計接下來,除了繼續不讓印尼申辦奧運之外,它對歐美以外的國家,應該也掀不起什么真正的風浪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