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又有臺劇爆了,《回魂計》集齊三位中女影后同框飆演技,女性復仇戲劇張力拉滿;港劇這邊即將播出的《新聞女王2》也是爆款預定,Man姐要帶隊殺回來展示新聞的極致了。

這幾年港劇臺劇都有好故事好題材好角色給到中年演員發揮,中女扛劇、當家已經構成當下港臺劇的主要特色和主流風格。
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港臺已經很久沒有大勢小花冒頭了?
來聊聊這些消失的港臺小花。
![]()
港臺曾經小花遍地
小花這個概念,在今日的內娛特指90后或00后女演員,但更確切的說法其實是那些初入行或者處于上升期的年輕女演員。
20年前的港臺圈,曾經也是小花遍地,搖曳生姿的。
先說灣灣這邊,自從2001年《流星花園》橫空出世,臺劇就從瓊瑤領銜的言情時代進入到柴智屏、陳玉珊主導的偶像時代。
![]()
之后灣灣電視臺和制作公司為了搶占市場、捧新人和賺錢,用工業流水線的方式批量制作同質化的偶像劇。
盡管如今看來很多劇集質量并不高,但因為角色和故事總能輕易戳中大批年輕人的愛情幻想,劇集幾乎一部接一部地爆,臺偶小花就是這時被批量生產出來的。
2000年還是兼職模特的林依晨,2002年就主演了《18歲的約定》正式出道;
![]()
2002年還是旅游節目主持的陳喬恩,2005年就憑借《王子變青蛙》打破臺灣地區偶像劇收視紀錄。
![]()
歌手、主持、模特、素人……制作人從各種渠道挖掘新鮮面孔,相比演技、經驗、掌控力,他們更看重的是小花們的原生氣質與角色的匹配程度,畢竟大部分偶像劇人物刻畫并不復雜,能本色出演效果更佳。
至于香港這邊,以師奶為主要受眾群體的港劇向來是不流行偶像劇的,連純愛情題材劇集都很少(最有名的青春劇IP《四葉草》是在周末深夜時段播出的),但各類題材都不吝嗇給新人上位的機會。
25歲的小花在臺劇里還是愛做白日夢的傻白甜,在港劇里卻可能是武俠江湖里的傳奇女俠、大家閨秀,是職場劇里獨當一面的專業人士。
![]()
1995年《壹號皇庭》,25歲的宣萱和24歲的陳慧珊
在港劇黃金期,TVB一年能自產20-25部電視劇,因此無論港姐出道還是藝訓班畢業女新人,都很快能獲得自己的人生角色。
佘詩曼港姐獲得季軍后,第一部劇就是《雪山飛狐》的女主苗若蘭;
![]()
藝訓班畢業的楊怡,也在跑了幾年龍套后慢慢戲路鋪開,《大唐雙龍傳》里的李秀寧,是很多TVB兒童心里的白月光。
![]()
遇到《沖上云霄》《溏心風暴》這樣的大IP,更是提供了大量人物角色供小花們競爭上崗。
一部《家好月圓》就集齊了楊怡、陳法拉、徐子珊、鐘嘉欣四小花,而且每個角色都有豐滿的人物弧光和發揮空間,為日后升番扛劇夯實了觀眾基礎。
![]()
只是像《家好月圓》這樣,一口氣能捧出四個小花的劇,已經很久沒見到了。
![]()
消失的港臺小花
港臺小花并不是一夜之間消失的,這里面既有氣候變化的作用,也有土壤改變的影響,更有花農灌溉不足的因素。細化到港臺圈,又各有不同。
港圈這邊,最直接的影響是人才選拔渠道失靈了。
香港小姐不再受大眾關注,哪怕偶爾出來一位美貌與智慧并重的優質冠軍,都會在選舉之夜結束后被迅速遺忘。
![]()
香港小姐尚且如此,曾經撐起華人演藝圈半壁江山的藝訓班更是零人在意。
近年TVB藝訓班放寬年齡限制,面向香港、內地、馬來西亞等地擴招,每年仍能吸引過千人報名,錄取人數只有60左右。
盡管學員都做好了跑龍套的準備,但夸張的超時工作紀錄以及遙不可及的主演機會,榨干了他們的熱情和夢想。
早前一位藝訓班演員黃一鳴,在社交平臺宣布心灰意冷離巢,并且列出自己在TVB3年來的驚人紀錄,包括多次1劇分飾10角,9組通告連續開工74小時……
![]()
黃一鳴名牌大學畢業,曾入職中聯辦,前途無量,為了追夢加入藝訓班,結果卻成了低薪勞工……最終連個“臉熟”都沒混到,心灰意冷之下離開了。
港劇并非不想給機會新人,而是近年TVB大幅減產,而現有題材又過于單一了,完全不足以供養新人。
2024年TVB播出26部劇集(包括非黃金時段),其中自制劇不到10部,合拍劇7部,外購劇則幾乎占一半。
至于與內地平臺的合拍劇,通常鎖定在港圈最擅長的職場、豪門、警匪等安全區,且為了保證內地觀眾基本盤,演員通常會由老將扛劇。
高層寧愿提攜臉熟的三四線的中花,也比直接讓年輕小花扛劇安全。這也讓一批在三四線徘徊多年的女演員比如高海寧、陳自瑤等中女有了上位機會。
![]()
港劇觀眾的迭代比港劇演員還要慢一些,因此這些從黃金時代港劇走過來的女演員,觀眾對他們是自帶時代濾鏡的,有天然的親切感和認同感,同樣地,這批觀眾對新人也有著天然的排斥。
這些年TVB不是沒有嘗試過讓新人扛劇,幾年前更是力捧蔡思貝、陳凱琳、陳瀅等港姐,但這些新人都無可幸免地遭遇觀眾的“嫌棄”,被毒舌吐槽“一代不如一代”。
![]()
(左起)陳嘉寶、陳瀅、劉佩玥、蔡思貝、賴慰玲和吳嘉熙
事實上,觀眾的“喜舊厭新”幾乎是慣性的,就像當年佘詩曼胡杏兒徐子珊陳法拉出道初期,也會被用來和上一代小花對比,認為她們顏值不足,演技欠奉,毒舌港媒更是添鹽加醋地給他們的私生活加料,小花們港圈行走,時常如履薄冰。
只是上一代花基本都能靠題海戰術和勞模般的付出,最終讓演技和觀眾緣都收獲質變效果,90花(嚴格來算是89花)劉佩玥、龔嘉欣也是靠這個方法一步步走向一線的,可惜戰線太長,目前兩位也已經來到中女階段了。

《幕后玩家》的小三和正宮,回頭看兩人的演技都有點尬
更多的港圈小花,則是等不到觀眾刮目相看這一天,便漸漸隱入塵煙。
如果說港劇還在瓶頸階段,那么近期爆款頻現,有復興勢頭的臺劇,為什么也看不見小花?
上世紀90年代,隨著越來越多頻道成立,本土有限的廣告量被不斷瓜分,直接影響了影視制作成片,導致節目質量不斷下滑,而臺偶劇也因為高度同質化成為快消品,在風靡一時之后失去江湖地位。
彼時內地影視劇發展迅猛,第一批從臺偶跑出的小生小花紛紛轉移陣地到內地發展,于是臺灣影視產業出現既缺資金,又缺人才的局面,產業鏈開始出現鏈條式垮塌。
只是在流行校園、都市甜寵、古偶題材的內地市場,臺灣藝人的身份并沒什么紅利,加上一茬茬的年輕小花接連上新,年齡漸長的臺偶女演員并沒有什么核心競爭力……
![]()
于是卷不過也熬不住的中女藝人開始回歸寶島,一批擁有了資本和名氣的演員和成熟從業者成為新一代臺劇制作人,他們更愿意投錢拍攝自己感興趣的作品,完成自己的藝術理想,而不是為了賺錢迎合所謂的年輕人市場,無形之中劇集質量變高,終于形成了良幣驅逐劣幣的生態。
剛好Netflix、HBO、Disney+等國際平臺進入臺灣,這些平臺偏愛的是先鋒實驗、暗黑罪案、人性復雜的灰度題材,而閱歷豐富、演技純熟的中女演員對這樣的題材掌控性更強,對于觀眾,更是愿意看到曾經的“傻白甜”女主的成長。
![]()
所以說,新人是有的,不過市場不再流水線生產,題材注定新人不會大放異彩,那就比較跑出來了。
![]()
這些港臺小花,我買股了!
無論港圈還是臺圈,新人都是存在的,只不過新人的生存空間逼仄,常常讓我們感受不到她們的存在,而港臺圈也在摸索自己的“上新模式”。
最常用的就是老帶新模式,也就是在S級制作里,見縫插針塞入新人演員。
《新聞女王》里,王敏奕飾演的熱血記者劉艷,何依婷飾演的無論遇到什么變故都想著“我要上班”的徐曉薇,陳曉華飾演的“適應不了人咬狗世界”的唐芷瑤,都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
據說《新聞女王2》里劉艷和唐芷瑤的戲份還會逐漸加重,與Man姐直接對線,能不能好好接住前輩的戲,還有待審判。
95年的港姐陳曉華是TVB下一個押注對象,在《2025年中節目巡禮》中看到,TVB2025下半年播放的9部重頭劇,其中4部都有陳曉華參演。
![]()
另一位占了4部重頭劇的小花,是1990年的張曦雯。這位身高175的女孩,五官大氣,氣質硬凈,頗有古早港劇里職場女強人的氣場。
![]()
有點無奈的是,老帶新模式經常會被TVB爆改成老少戀模式,男女主角年齡相差20歲以上已經見慣不怪。
當年《沖上云霄2》里吳鎮宇陳法拉相差22年,到近期《金色森林》里郭晉安陳曉華的年齡差已經超過30年。
不過TVB在“老少戀”方面是專業的,老生和小花的感情互動總是克制、溫吞、深情的,所以觀眾總能理解、尊重、接受,只是嗑不起來罷了。
![]()
港劇里“老少戀”這個話題也很有意思,改天聊
《金式森林》作為年度大劇,家族混戰的大戲給新人小花們提供了不少演出機會。
其中長相和方媛有幾分相似的陳星妤,劇里角色是一個通過整容和名媛培訓班改造后嫁入豪門的草根女孩……
![]()
長相乖巧甜美的郭柏妍,滿臉鄰家妹妹氣息,早在《下流上車族》里我就買股了。這幾年演出機會也越來越多,可大部分是“紅不過羅湖”的自制劇,當然妹妹的臺詞功底也還得加強,別再念稿子了。

與港劇的家長里短相比,鐘愛灰度題材的臺劇,給到新人的考驗更大,發揮空間也更大。
比如中女演員扎堆,讓楊謹華拿下金獎者影后的《影后》,劇里有一部分視角是從腹黑的天才女新人史艾瑪的角度出發的,飾演史艾瑪的林廷憶2000年出生。
![]()
在劇里,她對楊謹華使壞,背叛鐘欣凌,和謝盈萱搶男人……演技可圈可點,發揮空間非常大。
可像這樣的好角色絕對是“稀缺資源”,可遇不可求,因此只要演好了一次,就會一直被惦記,會在鐘愛灰度題材的臺劇里很受歡迎。
近期熱播的《回魂計》里,被迫進入園區的三個女兒中,林廷憶飾演的賈靜雯女兒,也是性格最復雜的一個。
![]()
目前臺灣省真正能稱得上“大勢小花”的是王凈。
《周處除三害》里被香港仔控制的少女,《詭才之道》里的新人女鬼,《關于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里的女警察……
![]()
臺灣片和臺劇一樣,這幾年尤其鐘愛那些長相乖巧、干凈的臉龐,然后讓她們挑起那些復雜的、暗黑的角色,利用人物的高度反差去增加故事的沖擊力,大勢新人王凈、林廷憶身上恰好有這樣的特點。
![]()
E姐結語:
港臺也是希望捧出優勢小花的,只是過往通過劇集捧紅新演員的模式,在當下“結構性坍塌”的港臺影視行業,已經很難實現了。
“港臺無小花”的局面將會維持一段比較長的時間,但即使是無人在意的角落,還是有很多有夢想,有天賦的新人小花,在默默努力,做好演員本分,期待有朝一日得到自己的“人生角色”的。
花期有早晚,盛放終有時,希望她們不會等得太久,能更早一些被看見。
今天的深夜話題是:
你還留意到哪位港臺小花?
來評論區說說吧~
增重三十斤拿下影帝,男演員多一位“橡皮人”,他幾斤幾兩?
“中女友好”的TVB,讓佘詩曼示范了什么是拿獎的極致
![]()
-今天頭條の主筆-
你的小仙女E姐,愛中女也愛小花的菜籽
值日生:本可愛\菜籽 美術:阿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