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在公司舊同事群里,看到了一個讓我挺震驚的消息——小楊妹失業了。
她是那種特別要強的女生,做事干脆、性格外向,工作也一直挺拼的。
以前大家開玩笑都叫她“社畜典范”,因為她總說:“我得還房貸,不能倒下。”
可誰能想到,就連這樣的她,也有被裁的一天。
聽群里的人說,她失業的第一天,就做了一個特別“絕”的決定——直接斷供。
她說:“我不想再被這套房綁著了,該放就放。”
當時群里好多人都勸她,什么“別沖動”“再撐撐”“房子遲早會漲回來”,
可她只回了五個字:“我撐不動了。”
她買那套房是2020年,那會兒市場還火得不行。
總價260萬,貸款180萬,利率5.3%,月供一萬出頭。
她當時工資稅后才一萬二。
為了這套房,她幾乎把自己壓榨到極限。
我們以前經常聽她開玩笑:“我每個月賺的,全是銀行的。”
但那笑聲里,其實帶著點苦。
她說那時候天天看短視頻、刷小紅書,看到一堆人在喊“女人要有自己的房,才有安全感”。
她就信了。
結果買完后,房價跌了,工資也沒漲,生活全亂了套。
前段時間公司裁員,她在名單里。
那天她在群里發了條消息:“終于輪到我了。”
后面加了個笑哭的表情。
有人問她:“你不怕嗎?房貸咋辦?”
她回:“怕啊,可我更怕這樣下去,連人都活不成。”
她說,自己失業的第一天,就去銀行問斷供的事。
工作人員還勸她考慮清楚,說斷供會影響征信。
她笑著回:“我現在連房貸都還不起,還要征信有啥用?”
聽說她那天回家,把房產證、購房合同、貸款單據都鎖進一個箱子里。
她說:“從今天起,這破房子跟我沒關系了。”
有人覺得她太極端了。
可我能理解。
她那幾年真的太辛苦了。
上班要擠地鐵兩小時,下班還要兼職做設計。
周末也不敢休息,怕下個月錢不夠。
每次一提房貸,她整個人都繃緊。
有一次她還半開玩笑地說:“我覺得我不是在住房子,是在住牢。”
其實,她這幾年經歷的,就是很多普通人的縮影。
大家都在為了一套房,把自己逼到絕路。
網上也有很多人開始反思。
有人說:“以前的窮是沒房,現在的窮是有房。”
有人說:“房子沒讓我安穩,只讓我更焦慮。”
還有人評論:“我們不是生活在房子里,而是生活在貸款里。”
這些話聽著像段子,其實句句扎心。
我后來又私聊了小楊妹,問她:“你真的不怕銀行找上門?”
她回我一句:“比起那種天天焦慮、睡不著覺的生活,被銀行追債我反而覺得輕松點。”
我當時愣了好一會。
她說現在每天睡得特別好,不再半夜驚醒去查賬戶余額。
以前每次發工資那天,她都緊張得不行。
一邊轉賬,一邊心疼。
“就像把命交出去一半。”她說。
現在雖然沒房、沒工作,但她整個人反而輕松了。
她開始去面試新的崗位,也去外地轉了幾天。
“我發現,生活沒了房貸,其實也沒那么可怕。”
“只是以前被那套‘必須有房’的觀念嚇住了。”
我聽完特別感觸。
這些年,太多人被“買房是人生目標”洗腦。
以為有房就能幸福,以為有貸款就算有根。
結果現實給了狠狠一巴掌——房價跌了,工作沒了,幸福感更沒了。
有同事說她“認栽了”,但她自己說:“我不是認栽,我只是清醒了。”
她說的那句話我一直記得:
“安全感不是房子給的,是你還有呼吸的空間。”
這句話,真的是當下太多人該聽聽的。
有時候,活得太緊繃,放手反而是一種勇氣。
小楊妹斷供那天,也許是她真正開始活的那天。
她說:“以前我以為有房才算成功,現在我只想有喘氣的自由。”
我聽完沉默了。
因為在這個時代,能說出這句話的人,都是被現實狠狠磨過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