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屏的消息是美國航母“尼米茲”號在南海連摔兩機,間隔只有半小時。美國海軍遭遇的如此慘狀,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27日也專門表示:“如果美方提出,中方愿意從人道主義的角度出發,向美方提供必要的協助。”
![]()
![]()
美國航母“尼米茲”號在南海連摔兩機 外媒報道截圖
美國海軍學會網站26日稱,根據太平洋艦隊的聲明,當地時間10月26日下午2時45分左右,一架隸屬于第73直升機海上打擊中隊的MH-60R“海鷹”直升機從“尼米茲”號航母起飛執行“例行行動”時,在南海海域墜毀。該機的三名飛行員成功獲救。當天下午3時15分,同樣從該航母起飛的一架F/A-18F“超級大黃蜂”戰斗機在執行“例行行動”時也在南海海域墜毀。兩名飛行員成功彈射,并被安全救起。美國海軍表示,目前這兩起事件的原因正在調查中。
盡管美國海軍沒有承認,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說得很清楚:美方有關軍機是在南海開展軍事演練時墜毀的。美方頻繁派遣軍艦軍機到南海炫耀武力,是引發海上安全問題、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根源。
![]()
![]()
就在幾天前,西媒還大張旗鼓地宣稱,“尼米茲”號在南海的行動是“在向中國釋放強有力的信號”
這并非空言——就在幾天前,西方媒體還在大張旗鼓地宣稱,“尼米茲”號在南海的行動是“在向中國釋放強有力的信號”。只是它們都沒有想到,“尼米茲”號在南海的示威行動最終搞得自己灰頭土臉。
根據五角大樓的規定,飛行事故按照嚴重等級分為四大類,最嚴重的A級是指造成飛行員死亡、永久性完全殘疾或直接損失成本超過200萬美元(美國空軍標準)/250萬美元(美國陸軍和美國海軍標準)。這次“尼米茲”號在南海損失的MH-60R“海鷹”直升機,美軍自用型號采購單價約4000萬美元;“超級大黃蜂”戰斗機的最新采購價格則高達7500萬美元。因此它們的價值遠遠超過了250萬美元的標準,都屬于A級事故。相關統計顯示,今年以來美國海軍的A級事故明顯偏高。2025財年(截至9月30日)美國海軍已經報告了12起A級事故,明顯高于2024財年的9起和2023財年的7起。
![]()
“超級大黃蜂”戰斗機的最新采購價格則高達7500萬美元
近年來美國航母作為五角大樓揮舞的“大棒”而頻繁開展海外部署,無論是新一輪巴以沖突還是紅海攻防戰,亦或是印太地區的“威懾巡邏”,都少不了美國航母的身影。但這些高強度出動也加大了美國海軍艦艇和艦載戰斗機部隊的壓力,超負荷運轉帶來的裝備損耗、人員疲態都在累積。同時五角大樓報告也證實,無論是美國海軍還是空軍,飛行員的相關訓練時間也在下降。例如2022年美軍飛行員的平均飛行時長只有130小時左右,遠低于200小時的標準。
同時此次事故也讓“尼米茲”號的謝幕之旅變為尷尬。美國海軍學會網站稱,當前該航母正在執行服役期內最后一次部署,它于3月26日從美國西海岸出發,在完成長達7個月的部署之后,目前正在返回美國本土的途中,于10月17日進入南海。
“尼米茲”號是當前美國海軍最老的一艘航母。它于1975年服役,長期的高強度部署使該航母的設備損耗嚴重,近年曾多次曝出裝備老化、系統失靈的問題,例如2021年11月,“尼米茲”號剛完成維修后出海測試,就發現航母上的核動力裝置有“輕微的材料缺陷”,被迫于11月9日返回位于華盛頓州的母港;2022年該航母又因為飲用水系統被污染而中斷訓練緊急返港。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的審核報告顯示,由于該航母服役時間過久,很多戰斗系統的相關備件已經沒有了供應商,迫使美國海軍維護人員四處搜羅二手零件。但接替它的“福特”級航母“肯尼迪”號遲遲不能服役,美國海軍被迫一再推遲“尼米茲”號的退役時間。
![]()
這次“尼米茲”號在南海損失的MH-60R“海鷹”直升機,美軍自用型號采購單價約4000萬美元
應該說,當前美國海軍在規模上依然擁有存量優勢,特別是航母、宙斯盾驅逐艦、兩棲作戰艦艇以及核潛艇的數量依然獨步全球,但五角大樓無節制地“揮霍”,正在導致美國海軍陷入困境,近年接連不斷的各種事故都反映了這種惡化的趨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