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新能源車企出海都不瞎沖了,得精著來,所以每款新車背后都有門道。11 月 7 號零跑 Lafa5 開啟預售,爭議立馬就來:一邊是自家賣得火的大 SUV D19,一邊是被說 “在國內沒市場” 的兩廂車,還有人硬吹它是 “年輕人的高爾夫(參數丨圖片) GTI”,捧得越高,質疑聲越大。
![]()
其實 Lafa5 就是零跑賭歐洲市場的一步棋 —— 既想撬開那邊的主流市場,又得面對國內兩廂車賣不動、性能標簽立不住的問題。要搞懂它,得從好壞兩方面說。
Lafa5 就是討好歐洲的,別當 “小鋼炮” 看
說它是 “高爾夫 GTI” 純屬想多了。它根本不是沖 “性能” 來的,核心就是為歐洲用戶設計的。
![]()
配置全按歐洲需求來:12 萬左右的預售價,把激光雷達裝到這個級別的兩廂車上,還配 Orin-X 芯片,同價位里少見。國內用戶可能覺得沒必要,但歐洲路況復雜 —— 高速不限速、老城區路窄,對高級智駕需求真比國內高,這套配置就是為了出海鋪路。續航也剛好:56.2kWh 和 67.1kWh 的電池,實際開下來能有 500 km左右,夠歐洲人日常通勤加周末出去玩。
動力也實在,沒搞花架子:低功率 132kW,代步夠用;高功率 160kW,最快能跑 170km/h,再加上歐洲團隊調的底盤,有點駕駛樂趣但不極端 —— 就是按歐洲人的喜好來,看重操控和續航,不是比誰加速快。
![]()
設計上,無框車門、轎跑樣兒,還有專屬顏色,看著年輕,但尺寸卡得很準:4430/1880/1520mm 的車長,2735mm 軸距,在歐洲窄街上好開,后排也不至于擠。要知道歐洲家庭大多不止一輛車,這種兩廂車就是代步用的,空間夠就行,靈活更重要。
明年要出的 Ultra 版,估計也就調調底盤、加個運動套件,核心還是純電,跟高爾夫 GTI 那 2.0T 的暴躁勁兒完全不是一回事。說白了,Lafa5 的 “運動” 就停在表面,跟性能沒關系。
![]()
但放國內就麻煩了:兩廂車本來就賣得少,常年占比才 5%,年輕人更愛三廂轎跑或 SUV;而且同價位里,它的后排和后備箱不如人,銷量肯定受影響。
跟 B01、B10 比,Lafa5 就是 “小眾款”
零跑這三款車(B01、B10、Lafa5)各干各的活,互補,但 Lafa5 肯定賣不過前倆。
先看定位和價格:B01 是三廂車,8 萬多到 10 萬出頭,就是給家里第一輛車準備的,增程版滿油滿電能跑 1300 公里,解決怕半路沒電的問題,今年 8 月交付占比 32%,是走量的主力;B10 是 SUV,4 米 5 長,空間大,能裝東西,9 萬多到 12 萬多,靠 “12 萬級唯一帶激光雷達的 SUV” 這個點,上市三個月就賣了一萬臺,主打實用;Lafa5 是兩廂轎跑,12 萬到 15 萬,比前倆貴,就是賣給年輕人和歐洲人的,不指望走量,靠差異化賺錢。
![]()
配置上也不一樣:B01 主打 “夠用就好”,激光雷達只有頂配才有,動力夠通勤就行;B10 雖有激光雷達,但重點是家用 —— 快充快(19 分鐘充 30%-80%),適合長途;Lafa5 則把 “智能” 當賣點,全系都有智能座艙和高級智駕硬件,還有無框車門這些個性化配置,想跳出 “比便宜” 的內卷。
但問題也在這:B01、B10 瞄準的是國內最大的家用車市場,買的人多、需求穩;Lafa5 盯的小眾市場,國內買的人少,海外還要跟大眾 ID.3 搶生意,想賣好太難了。
借 Stellantis 出海,機會有但風險也大
Lafa5 真正的價值在海外,是零跑闖歐洲的 “敲門磚”,跟 Stellantis 合作的模式看著聰明,但也有坑。
![]()
他倆合作其實就是 “零跑出技術,Stellantis 出渠道”:Stellantis 占 51% 股份,負責海外生產和賣車;零跑占 49%,輸出核心技術(比如 LEAP 架構、CTC 電池)。好處很明顯:不用自己砸錢建工廠、鋪網點,直接用 Stellantis 全球 500 多家店,成本能降 60%;而且海外賣車利潤高,毛利率超 20%,比國內賺得多,去年四季度零跑凈利潤漲了 250%,快一半來自海外。
![]()
歐洲是重點戰場,Lafa5 就是沖那邊最火的緊湊兩廂車市場去的 —— 那邊每年賣 300 多萬臺兩廂車,占汽車市場 28%,ID.3 已經站穩了,Lafa5 就靠 “激光雷達 + 長續航 + 歐洲調的底盤” 搶客戶。而且零跑在歐洲已有基礎:T03 在德國 A0 級電動車里賣得最好,C10 賣 3.5 萬歐元(比 ID.4 便宜 15%),預售就破 2 萬輛;今年 1-8 月零跑全球交了 32 萬臺,連續六個月是國內新勢力銷冠,單月能賣 5 萬多臺,比 “蔚小理” 加起來還多,國內的底子能撐海外。
![]()
下一步零跑還要在海外建廠:馬來西亞已經開始組裝了,2026 年波蘭工廠投產,一年能產 15 萬輛,Lafa5 也在其中,這樣能避開關稅,降低成本;還跟歐洲能源公司合作建充電樁,搞 “車 - 家 - 儲” 一體,不止賣車,還想做能源服務。
但風險也不小:一是太依賴 Stellantis 了,渠道、生產都靠人,萬一合作出問題,海外業務就麻煩了;二是歐洲本地品牌(比如雷諾、標致)早就在賣電動兩廂車了,用戶更認它們,Lafa5 光靠配置好不一定賣得動;三是歐洲環保、供應鏈要求比國內嚴,適配起來又費錢又費力。
短期熱鬧,長期有用,但不確定也多
Lafa5 “只能熱鬧一陣”,這話不全錯 —— 短期賣不了多少,但長期看有用。
從銷量看,零跑 2024 年海外才賣 1.37 萬輛,2025 年想賣到 5-8 萬輛,七成以上靠歐洲。這增長不是靠單一車型,是靠 “技術換渠道” 的模式。Lafa5 的作用是補全歐洲產品矩陣:T03 賣小的,C10 賣 SUV,Lafa5 賣緊湊兩廂,剛好全覆蓋;國內雖然兩廂車小眾,但零跑有 1500 家店,能精準找年輕人,就算賣得少,也能讓品牌顯得更年輕。
![]()
更重要的是,Lafa5 是零跑 “把好技術下放到便宜車” 的延續:之前 B01 把增程技術下放到 10 萬級,B10 把激光雷達帶到 12 萬級,現在 Lafa5 把高級智駕裝到兩廂車上,打破 “便宜車就該低配” 的想法。這樣不僅車更有競爭力,還能靠賣得多攤薄研發成本 —— 海外每多賣 10 萬輛,研發費用占比就能降 2.5%,對長期搞技術有好處。
![]()
但不確定的也多:國內兩廂車小眾的毛病改不了,Lafa5 大概率就是 “補充款”,成不了主力;海外 ID.3 已經先占了市場,Lafa5 能不能賣動,還得看定價和本地服務;而且 Ultra 版要是只改外觀、不真提升性能,想買 “小鋼炮” 的人肯定失望,反而砸口碑。
寫在最后:Lafa5 就是中國車企出海的縮影
零跑 Lafa5 的預售,根本不是 “小眾兩廂車湊熱鬧”,而是中國新能源車企闖海外的一個縮影。它身上有中國品牌的底氣 —— 敢把好配置下放到細分市場,也懂歐洲用戶的需求;有 “輕資產出海” 的聰明勁兒,也有依賴別人、競爭激烈的麻煩。
![]()
往好說,Lafa5 是零跑補全全球產品的關鍵一步,能試出自己的技術能不能在海外用,也是中國品牌從 “靠便宜走量” 轉向 “靠技術賺錢” 的嘗試;往壞說,它面臨國內賣不動、海外搶不過、性能標簽立不住的問題,短期成不了氣候。
![]()
但 Lafa5 的意義不止于 “熱鬧”:它給中國車企指了條路 —— 不一定所有車都要賣爆,精準找海外細分市場,靠技術差異打開缺口也行;同時也提醒大家:出海不是光把車運過去就行,得適應當地市場、建供應鏈、做品牌,是個系統活。
Lafa5 最后賣得怎么樣,還得看預售開了之后的情況。但這款有爭議的兩廂車,已經能看出中國新能源車企在全球市場的掙扎和成長了 —— 它每走一步,都是中國品牌在全球汽車圈里找位置的過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