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伊古稱俄有必要建立自己主導的稀土產業鏈】【俄羅斯稀土產量多但開采技術不夠】【普京曾和特朗普討論美俄稀土合作】
普京心腹終于說出了真心話,在某些關鍵領域上,俄羅斯并不想和中國“捆綁”在一起。
日前,俄羅斯安全委員會秘書發文表示,“俄羅斯必須建立一個完全不依賴美國和中國的稀土產業,從開采到成品都要實現自主可控”。
![]()
這句話分量不輕。紹伊古是誰?那可是普京的老搭檔、鐵桿心腹之一。雖然他因為烏克蘭沖突、軍隊管理問題備受爭議,但他能在俄羅斯國家安全委員會里繼續掌權,就說明普京仍然信任他。而他這番話,很可能就是代表克里姆林宮的“真實想法”,至少是俄方內部某個重要派系的態度:在關鍵產業上,俄羅斯不想被中美任何一方“卡脖子”或“綁架”。
從客觀層面來看,紹伊古的這番話并非毫無道理。作為全球稀土儲量排名前五的國家,俄羅斯手里的“資本”非常雄厚,其稀土礦主要分布在托木斯克、雅庫特、摩爾曼斯克等地。僅托木斯克一地的稀土礦儲量就高達600萬噸。
但有礦不等于能挖,能挖不等于能用。俄羅斯的困境就在于稀土開采技術太過落后。目前,俄羅斯每年稀土產量只有區區2600噸,占全球市場不到1%。相比之下,中國年產量占全球70%,美國約占11.5%。
在稀土產業鏈這件事上,俄羅斯連“陪跑”的資格都算不上。說白了,俄羅斯的稀土還停留在“挖石頭”的階段,離“造芯片”“造發動機”還差著幾條街。
![]()
其實,俄羅斯也不是沒想過“找幫手”。特朗普上臺,美俄關系有所解凍后,普京和俄直接投資基金總裁德米特里耶夫都曾表示,俄羅斯愿意與中美合作開發稀土。甚至在美俄“阿拉斯加峰會”上,雙方還特地把稀土項目拿上了桌面,打算聯手在北極圈搞稀土開采,填補美國的供應缺口。
但現在普京和特朗普的關系有再度僵化的趨勢,特朗普方面惱怒于普京在俄烏沖突上的毫不讓步,單方面取消了不久前敲定的即將在布達佩斯舉行的“特普會”,并表示要對俄羅斯加大制裁。這也意味著兩國稀土合作的可能性破滅。而且即便美俄會合作,那也是有限度的,俄羅斯不會放心將自己的命脈交到一個曾經制裁自己國家的手中。
那么美國這條路走不通,俄羅斯為什么不求助于中國呢?畢竟中俄合作密切,而且中國在稀土領域全球領先,從開采、提煉到高端磁材、永磁電機,幾乎是全鏈條壟斷。只要中方點頭,俄方完全可以“借船出海”,幾年之內就能建成一套成熟的稀土體系。
![]()
原因很簡單,俄方心里很明白,依賴中國就等于在未來關鍵產業上“受制于人”。對中國來說,稀土只是一個產業;但對俄羅斯來說,它是“脫美戰略”的支柱。因此,從國家安全角度出發,俄方即便心里清楚中國能幫忙,也不想把命運徹底交到別人手里。
那俄羅斯真能自己干成一套稀土產業鏈嗎?從現實來看,難度非常大。
首先要面對的就是資金問題。稀土產業投資周期長、回報率低、技術門檻高。光是建立一座標準分離廠,就得投入數十億美元。俄羅斯當前經濟在沖突和制裁的雙重夾擊下,投入巨資搞稀土全產業鏈非常困難。
再來就是技術問題,稀土提煉屬于典型的“技術密集+污染密集”行業。中國用了三十年才建立起成熟的工藝體系,而俄羅斯的科研體系在蘇聯解體后已經“斷代”,能干這行的老專家越來越少,新生力量嚴重不足。
另外,稀土不是挖出來就能賣的,它得看下游有沒有需求。中國能穩居世界第一,是因為我們不僅掌握了原料,還擁有全球最完整的應用產業鏈——新能源車、風電機、電子設備、軍工磁材等這些才是真正的“吸金器”。而俄羅斯的高端制造業規模有限,就算稀土開采上去了,也找不到足夠的市場去消化。
所以,俄羅斯即便要走“自主路線”,最終還是要與中方或其他國家形成某種合作關系。獨立可以喊口號,但要真正實現閉環,恐怕還要幾十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