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岳飛,多數人腦海里浮現的是抗金戰場的鐵血豪情,是“精忠報國”的刺青誓言,卻很少有人知道,這位南宋名將曾率領岳家軍深入嶺南腹地,在廣東清遠連州的一座古村留下了征戰足跡。這座藏在秦漢古道的石蘭寨村,至今保留著“岳家軍故壘遺址”,默默訴說著八百多年前的一段平亂傳奇。為探尋這段被時光塵封的歷史,我踏上了前往連州的旅程。
![]()
從廣州出發向粵北,越往北行,城市的喧囂漸消,山林的靜謐漸濃。連州地處粵、湘、桂三省交界,境內群山連綿,湟川穿城而過,自古便是中原通往嶺南的咽喉要地。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派尉屠睢率五十萬大軍“南開五嶺”,正是沿著騎田嶺余脈的間隙道進入嶺南,這條古道后來被稱為“秦漢古道”,而連州便是這條古道的南端終點,有“嶺南第一州”的美譽 。
![]()
石蘭寨村原名竹圍寨,坐落在連州西岸鎮北部,距離鎮政府僅1公里,恰好卡在秦漢古道的關鍵節點上。車子穿過成片的農田,遠遠便望見村莊背靠青山,房屋沿山腳呈彎月形鋪開,青瓦灰墻在陽光下泛著古樸的光澤。
![]()
![]()
“要找岳飛的故事,先看岳飛的雕像。”一位熱心村民指著村口雕像說道。循聲望去,一尊岳飛像巍然矗立:頭戴紅纓帥盔,身披金甲蟒袍,右手握書卷,左手持槍矛,目光凝視遠方,眉宇間滿是家國情懷。雕像基座的碑文和旁邊的展板,揭開了岳家軍來此的緣由。
![]()
故事從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說起:當時金兵不斷南侵,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中原大地戰亂頻仍,各地盜匪四起。在湘、粵、桂三省交界地帶,河東人曹成糾集了十余萬部眾,打著反抗朝廷的旗號燒殺劫掠,所到之處農田荒蕪、民不聊生。這支武裝勢力利用山區地形流竄作案,甚至多次擊敗朝廷軍隊,成為威脅南宋南疆穩定的大患。更要命的是,曹成占據的郴州、賀州一帶,正扼守著秦漢古道的咽喉,一旦他完全控制這條通道,嶺南與中原的聯系將被切斷,南宋的統治根基會進一步動搖。
![]()
在此危急時刻,宋高宗趙構任命岳飛為神武副軍都統制,命他率軍南下平定曹成之亂。此時的岳飛雖已因抗金戰功嶄露頭角,但平定如此大規模的叛亂,仍是對他軍事才能的嚴峻考驗。岳家軍從洪州(今江西南昌)出發,一路向南追擊,卻在賀州、桂嶺一帶遭遇阻力——曹成憑借險要地勢據守,岳家軍幾次進攻雖有成效,卻始終無法徹底擊潰敵軍。
為何岳飛會選擇這座不起眼的小村莊安營扎寨?答案就藏在石蘭寨背靠的那座小山嶺里。我來到石蘭寨后,穿過村莊“積元首著”門樓,便來到山腳下,兩塊石碑赫然在目:一塊刻著“岳家軍故壘遺址簡介”,另一塊標注著“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抬頭望去,山嶺不算高聳,但山體陡峭,石壁光滑,易守難攻,恰好扼住秦漢古道的必經之路,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然堡壘。
![]()
![]()
岳飛決定在此布下戰局。他采用“引蛇出洞”之計,故意示弱誘敵,引得曹成率軍翻過桂嶺追擊至石蘭寨。而岳家軍早已在山嶺上修筑好了三道石壘寨墻,墻身依山勢起伏,設有箭垛和掩體,將士們以逸待勞嚴陣以待 。當曹成的軍隊疲憊不堪地抵達山下,岳家軍突然發起猛攻,敵軍瞬間潰不成軍。
![]()
潰敗的曹成仍不死心,想南下占領連州城作為新據點。岳飛識破其計謀,親率八千精騎火速馳援,一鼓作氣攻破曹成臨時營寨。走投無路的曹成帶著殘部向西逃竄,卻在途中遭遇了岳飛部將張憲的伏擊——原來岳飛早已安排張憲在岳榮嶺寨中設伏,形成前后夾擊之勢。這場激戰最終以曹成敗逃告終,其部眾兩萬余人繳械投降。此后,曹成一路奔逃至江西,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向名將韓世忠投降,困擾湘粵桂邊境多年的匪患就此平息 。
![]()
當地百姓為銘記岳飛的功績,將他安營扎寨的山嶺命名為“岳榮嶺”,取“岳飛在此榮立戰功”之意。而這座因戰亂得名的村莊,后來也從“竹圍寨”更名為“石蘭寨”——“石”取自岳家軍筑壘的山石,“蘭”則源于山間盛放的蘭花,既有鐵血記憶,又含清雅意境 。
![]()
我沿著陡峭的石壁嘗試攀登岳榮嶺,腳下的碎石滑溜難行,才走幾步便氣喘吁吁。山腰處,殘存的石壘寨墻仍清晰可辨,石塊間的縫隙雖已被雜草填滿,但當年人工修筑的痕跡依然明顯。史料記載,山上曾有摩崖石刻,刻著“大宋紹興二年夏四月岳飛大元帥由桂嶺移扎岳榮嶺”的字樣,可惜如今已難覓蹤跡。不過咸豐四年(1854年)湘軍戰將黃國俊題寫的詩句仍被村民傳誦:“眾志成城岳榮嶺,內外成城屯兵營。岳飛南下征盜賊,保家為民享太平”,道出了后人對英雄的敬仰之情 。
![]()
![]()
下山回到村中,漫步在1.5公里長的古建筑群中,四座門樓依次排開,每座門樓的青石匾額都鐫刻著村莊的歷史。這些明清時期的建筑雖比岳飛駐留的年代稍晚,卻沿著岳榮嶺的山勢而建,仿佛在延續著當年的軍事布局。村中的老人說,祖輩們代代相傳,岳家軍當年駐扎時紀律嚴明,“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不僅幫村民趕走了盜匪,還幫著修補房屋、開墾農田,臨走時更是秋毫無犯。
![]()
如今的石蘭寨,沒有喧囂的游客,沒有商業化的店鋪,只有古樸的民居、勞作的村民和靜靜矗立的岳飛像。岳家軍故壘遺址雖已列入文物保護單位,但除了兩塊說明牌外,幾乎沒有其他人工修飾,保留著最原始的歷史風貌。這種“未開發”的狀態,或許讓它少了些名氣,卻多了份真實與厚重。
![]()
參觀完整個村子后,我回到了岳飛像處,看著岳飛像凝視遠方的目光,忽然明白:岳飛的偉大不僅在于抗金的壯舉,更在于他始終堅守的“保家為民”的初心。無論是北上抗金,還是南下平亂,他率領的岳家軍守護的都是百姓的安寧。而這條承載了千年歷史的秦漢古道,既是秦軍南下的征戰之路,是中原與嶺南的商貿通道,也是岳飛踐行報國之志的戰場,早已將家國情懷、民族融合的基因刻進了嶺南的土地里。
石蘭寨這座藏在群山間的古村,或許不會出現在太多旅游攻略里,但岳飛在此留下的故事,如同山間的蘭花,雖不張揚,卻在時光中靜靜綻放。如果你也想追尋英雄的足跡,感受秦漢古道的歷史溫度,不妨來石蘭寨走一走——在這里,每一塊山石都藏著故事,每一縷清風都拂過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