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精神疾病患者而言,睡不好(入睡困難、早醒、易醒等),不僅會給他們帶來精神上的折磨,還會加重精神疾病的癥狀,延長治療時間,導致精神疾病復發。
所以,改善睡眠質量也是精神疾病患者的重要功課。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種被指南推薦的非藥物療法——經顱電刺激。臨床研究結果及使用者反饋,它不僅安全、無創,還可以改善失眠癥狀。
![]()
![]()
![]()
![]()
![]()
![]()
那么,問題來了——經顱電刺激是什么?
提到“電刺激”,很多人就會本能拒絕,還會不自覺聯想到影視劇里的強烈電流畫面。但經顱電刺激,完全是另一回事!
它是一種非侵入性的神經調控技術:通過在頭皮上放置電極,向大腦特定區域傳遞微弱的電流(通常為1-2毫安,最高不宜超過4毫安),進而調節大腦神經元活動。這種電流微弱到幾乎無法被感知,不會對大腦造成損傷,更不存在“電擊”的痛苦或風險。
在《失眠癥診斷和治療指南(2025版)》指出,經顱電刺激可作為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的有效補充,尤其適用于藥物不耐受或心理治療依從性差的患者。
經顱電刺激治療失眠效果如何?
對于治療效果,多項研究及臨床指南已經給出了答案。
循證證據
一項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的隨機雙盲對照試驗結果顯示,對55例慢性失眠患者開展10天針對背內側前額葉皮質的經顱直流電刺激,療效優于假刺激組。具體結果如下:
干預后,活性刺激組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評分顯著降低(t=8.298,p<0.001),弗林德斯疲勞量表評分亦明顯下降;多導睡眠圖顯示,入睡潛伏期顯著縮短、睡眠效率顯著提高。且未觀察到嚴重不良反應。
![]()
根據《經顱電刺激技術在睡眠調節方面的應用》的闡述,它能精準助力不同階段的睡眠:
入睡前:使用中低頻電刺激能有效放松大腦,誘導睡意,幫助順利入睡。
睡眠中:使用低頻電刺激有助于維持深度睡眠,減少夜間驚醒,讓睡眠結構更穩定。
診療指南
關于診療指南的推薦,小編整理了一張表格方便大家記憶~
![]()
所以,經顱電刺激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經顱電刺激是怎樣起作用的?
經顱電刺激的作用機制其實沒那么復雜,主要有以下幾點:
1.改變皮質興奮性
經顱電刺激用不同極性電流調節皮質興奮性,陽極電流提高活躍度、陰極電流降低活躍度,同時調整大腦局部環境,助皮質維持正常活躍水平。
2.增加神經突觸可塑性
促進大腦皮質神經元NMDA受體表達,釋放γ-氨基丁酸、多巴胺等神經遞質,進而增強突觸效能,提高神經通路信號轉導效率。
3. 調節皮質興奮/抑制平衡
經顱電刺激陽極電流可降低刺激區域的抑制性遞質 γ-氨基丁酸濃度,陰極電流可降低刺激區域興奮性遞質谷氨酸濃度,從而改變皮質的興奮/抑制比值。
除此之外,經顱電刺激還可改變局部腦血流量、影響腦內神經遞質等,這些都有助于改善你的睡眠質量。
盡管經顱電刺激是一種相對安全的治療方法,但部分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現刺激部位麻癢或刺痛感、皮膚發紅等反應。不過別擔心,這些反應都很輕微,持續時間也很短,并且在結束治療后會自行緩解。
除了用于失眠治療外,根據中華醫學會專家共識推薦,經顱電刺激還可有效應用于以下疾病: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物質使用所致障礙、強迫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孤獨癥、焦慮癥、創傷后應激障礙、疼痛、帕金森病、癲癇、腦卒中等。
但要注意,體內植入了電子裝置,如心臟起搏器、人工耳蝸,或生命體征不穩的患者不建議使用經顱電刺激。
![]()
失眠的痛苦,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如果您或家人正飽受失眠痛苦,不妨試試經顱電刺激,說不定它能幫你慢慢找回安穩入睡的感覺,讓夜晚不再難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