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水木然
我們經常講“依法治國”,這個法不僅是“法制”,更是“算法”。
算法究竟什么?我們看不也見摸不著,但它確實存在,而且大象無形,平臺利用“算法”冥冥之中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命運,操控了世界的運轉,這不就是老子說的那個“道”嗎?
1
從現在開始,我們每個人都是透明的,都在一絲不掛的裸奔。
現在的算法有多厲害?誰比你自己更了解你?淘寶知道你想買什么,微信知道你在聊什么,抖音知道你在看什么,美團知道你想吃什么,百度知道你在搜什么,滴滴知道你在去哪里……
現在的監控有多厲害?我們每一個痕跡都被精準的記錄了下來:你和誰通過幾次電話?用了哪幾個APP?微信聊了什么關鍵詞?網上買了什么東西?住了哪里的酒店?乘坐哪一班高鐵和飛機?去了哪幾個場所?等等,這些都被刻錄了下來,形成了一個個ID的行為軌跡。
不要以為你住酒店的時候沒有登記,或者你坐車時候沒有買票,就查不到你的信息,要知道有一種人工智能叫人臉識別系統,當你進入酒店和車站的那一刻,你的行蹤就暴露了。
不要以為你藏起來就沒人知道,只要你打開手機,基站就可以迅速獲得你的方位角,通過手機信號就可以算出你和基站的距離,當兩個基站同時工作的時候,就能精準地確定了你的位置。
![]()
不要以為你們偷偷的聚會就沒人知道,要知道每一個人的ID都是有身份標簽的,當某一種敏感標簽同時出現在一個地點的時候,說明你們又在“密謀”什么了。
你一年收入有多少,繳納了多少稅,有沒有不合法收入,有沒有往海外轉過錢?等等這些財富都是透明的,所以千萬不要再有任何一夜暴富的幻想。
現在的偵查手段有多厲害?一滴血,可以查出你祖宗三代;一枚指紋,就能通過指紋鎖定具體是哪一個人;一個腳印,就能分析出你的身高體重以及行走習慣;一絲毛發和皮膚碎屑,就能提取其中的DNA,從而確定個人身份信息;一段通話記錄、
一個手機信號基站定位,能確定時間地點人物;一個網絡IP地址,能夠查到此人的所有上網行為。一個行車記錄儀,能還原事故或犯罪現場的真實情況。
未來的監控會更厲害!現在我們被監控的還只是消費、游戲、娛樂、交通等行為的數據,很快我們的生物行為,比如情緒波動、心理傾向、身體狀況,比如憤怒、喜悅、發泄和愛等等,這些生物數據也將被大量收集。請預約水木然的直播
方法很簡單,當你手指觸摸智能手機,平臺就能根據你手指的溫度及皮膚下的血壓,搞清楚你的情緒波動以及行為傾向。未來可能每個公民都要佩戴獨立的生物識別手環,以監測24小時的體溫和心率,關注你的心理和生理狀況,從而對你全方位跟蹤監測。
五十年前,蘇聯機構克格勃依靠人類特工還無法每天24小時追蹤2.4億蘇聯公民。但是現在可以依靠無處不在的傳感器和強大的算法,輕松實現這個目標。
真是舉頭三尺有神靈,那個時候我們的一切都會被掌控,算法不僅可以預測我們的感受,還可以操縱我們的感受,并向我們出售任何東西,包括商品/情緒/思想等等!
2
最近這兩年,大家越來越難了!
企業主、生意人、店主越來越難;外賣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越來越難;網紅、主播、自媒體人越來越難;
這究竟是為什么呢?究其根本,大家都被困在了“算法”里!
先以外賣平臺的算法為例,看看騎手的“算法困境”。算法可以精準的算出每一個外賣員從取餐到送餐的配送時間,配送時間是衡量一個外賣平臺運作效率的最重要指標,超時一旦發生,便意味著差評、收入降低,甚至被淘汰。
在美團,這個「實時智能配送系統」被稱為「超腦」;餓了么則為它取名為「方舟」。某平臺的資深算法專家曾介紹了這個智能系統的運行規則:
從顧客下單的那一秒起,系統便開始根據騎手的順路性、位置、方向決定派哪一位騎手接單,訂單通常以3聯單或5聯單的形式派出,一個訂單有取餐和送餐兩個任務點,如果一位騎手背負5個訂單、10個任務點,系統會在11萬條路線規劃可能中完成「萬單對萬人的秒級求解」,規劃出最優配送方案。
而騎手作為普通出賣勞動力和時間的個體,是無法跟平臺的“算法”系統對抗的,于是只能用“超速”去挽回“超時”這件事。
平臺還為此設置了一個關于等級的「游戲」:跑的單越多,準時率越高,顧客評價越好,騎手獲得的積分便會越高,積分越高,等級就越高,獎勵收入也會更多——系統還將這種評價體系包裝成了升級打怪的游戲,不同等級的騎手,擁有不同的稱號。
這種游戲化的評估方式,將眾多騎手卷進了一個無法停歇的循環,陷入一個無止盡的輪回,不可自拔……
最可怕的是:這套算法最無解的部分在于,讓騎手們越跑越快的不止是平臺,也包括騎手自己。因為外賣員每跑一單的數據,都會被上傳到平臺的云數據里,算法會算出騎手的速度極限,當大家都越來越快時,算法會適當的給大家提速。
每一個外賣騎手就想機器一樣,被算法控制,一刻也不蹦懈怠。這真是一個無止盡的循環,很多人只要活著就永遠無法掙脫這種循環……
在外賣騎手聚集的百度貼吧中,有騎手寫道:送外賣就是與死神賽跑,和交警較勁,和紅燈做朋友。
3
其實不止外賣員被困在“算法”里,商戶也被困在了“算法”里:
商家在平臺上的競爭十分激烈,必須不斷的控制成本,不斷的做促銷才能接到訂單。前段時間,有一個有外賣商家的收入截圖火了,一份米線賣價19元,商家拿到手的實際收入只有9元。那么商家不參加活動行不行?不行!因為店鋪排名就會更靠后,以后連生意都沒了。
更讓該商家郁悶的是,同樣一個25元的訂單,在各大平臺的提點都差不多,有的是21%,有的是25%,有的更高,到底依據是什么呢?他打電話問平臺,得到的解釋是:系統是按照算法執行的。
算法究竟執行的是什么規則?除了平臺之外,沒人能搞清楚。在古代有"大斗進小斗出"的明剝削,現在就是“算法剝削”。
這也是商家的“算法困境”:當“算法”覺得某個商家效益大幅提升的時候,就適當控制你的推薦量,提高你的傭金;當“算法”覺得某個商家奄奄一息的時候,就會變著法的給你補貼,讓你繼續生存下去。給你留一個一息尚存的機會,這就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請預約水木然的直播
這就是“算法”的原則:讓所有人永遠保持茍延殘喘的狀態,讓大家“生命不息,拼命不止”。
不僅商家如此,消費者也陷入了“算法困境”里,所謂的“大數據殺熟”指的就是算法的罪惡:你越有消費能力,購買同樣的東西,你就要比別人花更多的錢。
比如滴滴就被爆料出“大數據殺熟”:而對于騎手來說,你外賣送得越快,那么配送同樣距離的訂單,系統給你的時間就越短。
最有意思的是:騎手在拼命、商家在薄利多銷,按理來說平臺應該賺到不少錢,但是看看美團、滴滴、拼多多的財務報告,一直在虧錢,而且很夸張,那么這錢究竟去哪里了?都被“算法”吞噬了嗎?
除了美團、餓了嗎、攜程、滴滴這種消費平臺之外,抖音、今日頭條、拼多多、淘寶、百度也是以“算法”見長。
不信你在淘寶、百度上搜一個東西,再打開今日頭條,就會看到這個品類的廣告,你已經被精準鎖定。
4
總體上來說,各大平臺的“算法”設計原則是大同小異的,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則:
第一:要讓每一個“個體”日夜不停的奔波,必須不停的接單、直播、制造內容,就像“春蠶到死絲方盡”。
第二:不允許某個“個體”一直壯大,一旦某個“個體”強大到可以跟平臺相互抗衡,就要釜底抽薪,然后再扶植另外的個體;
第三:在個體之間不斷制造收入差距(貧富差距),當收入差距到了一定程度,又要去縮小收入差距,去扶植那些弱小個體。
也就是說,大家都是平臺的一個棋子,平臺會賞給每一個“個體”一口飯吃,但也僅給你一口飯吃而已,無論你多么努力、有天賦,都只能最多能吃上一口飯。
這是科技水平發展的必然,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
![]()
“算法”就是人類一場自欺欺人的科技創新,它就是要千方百計的折騰我們自己,把我們牢牢的捆住。
人人生而自由,枷鎖卻無處不在。你以為你是自由的,其實你在別人眼里就像一只螞蟻,只是一個“低維生物”,你窮盡一生也逃不出算法的手掌。
未來人的命運不再掌握上帝手里,而是掌握在這些平臺手里。算法即命運,誰在制定算法,誰就在制定命運。
在算法面前,我們就像一個螻蟻。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算法,看不也見摸不著,但它確實存在,而且大象無形,平臺利用“算法”冥冥之中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命運,操控了世界的運轉,這不就是老子說的那個“道”嗎?
![]()
從今以后,每個人都必須放棄那種大富大貴的夢想,安安心心的當一顆棋子,等待去過最普通人的日子。
未來一個人的幸福,是精神帶來的,而不是物質帶來的,因為物質收入方面大家都差不多,都是有限的。早一點看透這一點的人,就會早一天“放下”。
放下發財的執念,早一點尋找自己的靈魂的歸宿,比如一本手藝、一個愛好、一種生活,才是“正道”。
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水木然的直播請關注
寫 作是一種修行,度人度己
如果是有緣人,可以掃碼給個贊賞
水木然個人微信:vv59332
水木然有很多話,但是只在這里說!
歡迎加入水木然的知識星球
這里是認知的情報局
2:搜“水木然學社”進入即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