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花農張亞的33畝花卉接連兩年枯死,損失超263萬,罪魁禍首竟是旁邊污水處理廠外溢的黑色污水。可法院最終只判排污廠賠償105萬,還認定土地無需修復。面對妻子"拿100萬還債算了"的勸說,背負百萬貸款的張亞還是決定上訴。這起事件不僅關乎一個花農的生計,更牽扯出環境污染賠償的法律邊界問題,引發全網熱議。
一、從滿心希望到血本無歸:污水毀掉的"花田夢"
40歲的張亞是個懂花的老把式,職校學花卉專業,跟著師傅練了5年,后來自立門戶種菊花。為了找塊合適的地,他足足物色了兩年,2019年才在浙江嘉善租下33畝地,取名"小亞田園",滿種能有20多萬盆菊花,這可是全家的主要收入來源。
可2023年6月,噩夢開始了——大棚里的菊花突然開始枯葉、發黃,怎么補救都沒用。直到8月的一個凌晨,張亞被一陣奇怪的水流聲吵醒,打著手電一查,魂都嚇掉了:旁邊污水處理廠的污水井正往外冒黑色污水,順著溝渠直接流到了大棚邊!
其實這已經是第二次污水外溢了,4月份就發生過一次,張亞反饋給村委會后以為沒事了,沒想到這次更嚴重。更糟的是,2024年他聽法院建議"避免損失擴大",再次滿種菊花,結果花又枯死了。兩次下來,資產評估損失高達263萬余元,他不僅賠光積蓄,還背上了近百萬貸款,裁掉了3個工人,妻子只能靠每天做幾分錢一件的手工活補貼家用。
![]()
二、法律拆解:105萬賠償、不修復土地,到底合理嗎?
1. 排污廠為啥要擔責?污水外溢不是"意外"
大地污水處理工程有限公司辯稱"污水溢流不是土壤污染唯一因素",但這根本站不住腳。《民法典》第1232條明確規定,因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法院已經查明,污水井外溢是因為排氣閥被垃圾堵住,而排污廠作為管理方,有義務定期維護設備、防止污染。污水里含有19家企業和醫院的廢水,污染物通過水溝流入大棚,還被張亞用于灌溉,這與花卉死亡存在直接因果關系,排污廠必須擔責。
2. 263萬損失只賠105萬,差的錢去哪了?
張亞覺得評估263萬就該全賠,可法院最終酌定105萬(含5萬鑒定費),這背后是法律對"損失認定"的嚴謹性。法院考慮了三個關鍵因素:
一是花卉生長受氣候、市場等多重因素影響,不能把所有損失都算在污水頭上;
二是資產評估報告是張亞自行提供清單,缺乏采購單據核實,部分數據不夠客觀;
三是2024年土壤檢測顯示污染物影響在緩解,需扣除自然損耗等合理部分。
簡單說,法律賠償的是"確定由侵權行為造成的直接損失",不是僅憑評估報告就全額支持,這也是為了兼顧雙方權益。
3. 土地明明種不出花,為啥說不用修復?
這是張亞最在意的點——明明再次種植花卉還是死亡,土壤里還析出白色結晶,法院卻以"未超過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值"為由,不支持修復訴求。
從法律角度看,法院的依據是《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檢測指標沒超標,就缺乏強制修復的法定依據。但這里存在一個矛盾:標準是"通用底線",而花卉種植對土壤要求更高,可能指標達標卻依然不適合種花。這也是張亞上訴的核心理由之一,本質是"通用標準"與"具體種植需求"的沖突。
4. 張亞上訴,勝算大嗎?
關鍵看兩點證據:一是南北大棚區的4處相通管道,能否證明污水污染了原本認定"無關聯"的北側噴淋區,從而增加賠償金額;二是再次種植失敗的證據,能否推翻"土壤無需修復"的結論,證明土地存在"隱性污染",影響后續種植權益。
如果能補充這些證據,上訴有可能爭取更高賠償,甚至要求排污廠承擔土壤修復責任。
三、網友熱議:一邊是生計,一邊是法律,該怎么平衡?
事件曝光后,網友們吵翻了天,主要分成三派:
- 力挺張亞派:"花農一輩子的心血被污水毀了,背負百萬貸款太可憐了!排污廠就該全賠,還得把土地修復好,不然人家怎么活?" "標準是死的人是活的,明明種不出花還說土壤沒問題,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 理性看待派:"法院判賠是按證據來的,沒采購單據確實難認定全額損失,105萬已經是合理范圍了。" "排污廠有錯但也不能漫天要價,法律得講證據,不能光靠同情。"
- 關注環保派:"污水處理廠管理不到位才導致污染,賠償只是一方面,更該加強監管,避免再害別人!" "現在很多污染是隱性的,標準該跟上實際需求,不能讓企業鉆空子。"
結論:105萬到底夠不夠賠?環保責任該怎么扛?
張亞的上訴,不僅是為了自己的生計,更是為了討一個"公道"——污染者不能只靠"部分賠償"就了事,受害者的長遠權益也該被重視。法院的判決符合法律程序,但在"具體種植需求"與"通用環保標準"的銜接上,或許還有優化空間。
有人說"105萬已經不少了,見好就收",也有人說"花農失去的是謀生能力,必須賠到能重新起步"。那么你覺得,105萬的賠償合理嗎?面對這類環境污染糾紛,該如何平衡法律公正與受害者權益?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