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全球反壟斷浪潮不斷升級的背景下,蘋果公司長期依賴的收費機制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而中國市場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成為這一趨勢中的顯著“特例”。
2
在這里,“蘋果稅”如同被置于靜止的時間膠囊中,始終穩固地停留在30%的高位,未有絲毫松動跡象。
![]()
3
與此同時,在世界其他地區,“蘋果稅”已開始大幅下調。歐洲市場甚至已將最低抽成比例降至17%,標志著蘋果在外部監管壓力下不得不做出實質性讓步。
4
這種強烈的對比,使中國在蘋果全球布局中顯得尤為特殊,儼然成了其應對國際監管風暴的“利潤綠洲”。
![]()
5
全球規則正在重塑
6
當蘋果在中國從容不迫地收取著高額通道費用時,全球多地已掀起針對其封閉生態系統的法律與政策反擊。
7
一場以打破技術壟斷為核心的監管颶風,正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接連爆發,逐步瓦解蘋果長期以來構建的商業壁壘。
![]()
8
在歐洲,歐盟委員會認定蘋果通過App Store實施“反引導”策略,禁止開發者提示用戶使用更便宜的外部支付方式,構成濫用市場主導地位行為,并開出5億歐元罰單。
9
為規避進一步制裁,蘋果被迫宣布改革措施:允許應用內嵌入第三方支付鏈接,并根據接入情況調整傭金結構。
![]()
10
在美國,經過與游戲開發商Epic長達數年的司法拉鋸戰,法院最終裁定蘋果必須允許開發者引導用戶前往外部渠道完成交易。
11
在日本,政府正推動立法進程,擬強制要求蘋果開放第三方應用商店及支付系統,防止平臺利用控制權壓制競爭。
![]()
12
韓國方面,國會通過《電子通信事業法》修正案,明確禁止應用分發平臺強制綁定自有支付工具,直接挑戰蘋果的核心盈利模式。
![]()
13
這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行動,共同確立了一項不可逆轉的新準則——強制性開放。
![]()
14
這不再是局部的規則微調,而是對蘋果“圍墻花園”商業模式根基的深度撼動。
15
盡管蘋果在執行過程中表現出強烈抵觸,例如在美國采取拖延戰術、設置復雜審核流程,在歐洲則另設“核心功能服務費”來彌補收入損失。
![]()
16
但來自多國監管機構的壓力不僅限于應用商店本身。谷歌為維持其在iOS設備上的默認搜索引擎地位所支付的數十億美元費用,也正接受反壟斷審查。
17
這表明,全球監管層面對蘋果“躺著賺錢”的生態系統發起的是全方位打擊,多個戰場同步推進。
![]()
18
在此背景下,蘋果對中國這片尚能穩定獲取高收益市場的依賴愈發加深。
19
當全球秩序朝著更加透明和公平的方向演進時,中國的“例外狀態”究竟能維持多久?
![]()
20
利潤孤島
21
許多人未曾細算這筆賬:蘋果從中國市場抽取的三成傭金,總量驚人。
22
據行業分析預測,僅2025年一年,蘋果就將從中國開發者手中獲得約64.4億美元的傭金收入。
23
這筆近乎零成本的純利,占到了蘋果中國區總營收的整整10%,該比例甚至超過了其在美國本土8.8%的水平。
![]()
24
正因如此,已有專業機構大膽預判:到2026年,中國極有可能取代美國,躍升為蘋果全球第一大傭金來源地。
25
隨著歐洲《數字市場法案》落地生效,蘋果被迫將抽成下探至17%的歷史低位。
26
此類政策壓力正在全球擴散,導致其軟件和服務板塊出現巨大收入缺口。
27
而中國這塊持續提供高額回報的穩定市場,自然成為填補財務空缺的關鍵支柱。
![]()
28
諷刺的是,蘋果一面從中國市場攫取巨額利潤,一面加速推動供應鏈轉移,試圖將生產重心遷往印度、越南等地。
29
一邊靠中國創造財富,一邊用這份收益實現“去中國化”,這樣的戰略布局令人感到荒誕又現實。
![]()
30
中國主動出擊
31
高昂的成本最終由誰承擔?答案清晰可見。
32
那筆高達30%的抽成,早已通過價格傳導機制轉嫁給了國內消費者。
33
最直觀的表現是:同一款視頻平臺會員服務,在安卓手機上購買僅需15元,而在iPhone端卻標價22元。
34
多出的7元差價流向何處?無需明言。
![]()
35
這種顯而易見的價值轉移,已被越來越多用戶視為變相收割,引發廣泛不滿。
36
早在2019年,北京市民張先生發現百度網盤會員在iOS與安卓平臺存在顯著價差后,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訴訟。
37
他指控蘋果憑借其市場支配地位實施不公平定價,損害消費者權益。
38
兩年后的2021年2月,用戶金鑫同樣以“蘋果稅”違反公平原則為由,正式向上海知識產權法院遞交訴狀。
39
進入2025年10月20日,國內55名消費者聯合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提交集體行政舉報材料。
40
他們實名控訴蘋果在中國市場濫用市場優勢地位,重點質疑其30%傭金機制以及封閉的應用生態體系。
![]()
41
面對指控,蘋果曾在庭審中辯稱,其抽成并非業內最高,某些平臺甚至收取高達50%的費用。
42
這一說法看似站得住腳,實則經不起推敲。正如公眾指出的那樣,即便安卓平臺抽成較高,
43
其開放架構仍賦予開發者選擇權與用戶替代路徑;而蘋果生態中,用戶與開發者均無任何繞行可能。
![]()
44
更為關鍵的是,支撐蘋果在中國維持強勢地位的基礎,正在悄然瓦解。
45
近年來,華為、小米、OPPO等國產手機品牌迅速崛起,憑借技術創新與本地化服務不斷蠶食iPhone市場份額。
46
在內外雙重夾擊之下,中國或將不再長久充當蘋果的“避稅天堂”或“利潤保險箱”。
![]()
47
結語
48
蘋果未來能否延續輝煌,或許已不再僅僅取決于是否能推出下一個劃時代的產品。
49
更重要的是,它如何在這場涉及規則制定、利益分配與全球治理格局的復雜博弈中,重新定位自身角色。
50
這場變革的結果,不僅決定這家科技巨頭未來十年的命運走向,也將深刻影響億萬用戶的日常消費支出。
51
信源:
52
1.環球網
53
2.南方都市報
![]()
5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