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華為Pura 80系列通過系統更新正式顯示了芯片型號,麒麟9020和麒麟9010S等芯片就再次引發廣泛關注。
然而,在華為的芯片家族中,麒麟8020的命運頗為特殊!
很多人都以為它只是麒麟9020的降頻版或殘次品,類似麒麟9020A,但其事實上是一顆從頭到尾重新設計的芯片,與麒麟9020有著本質區別。
因此近期有博主對此芯片進行了詳細的曝光,那么接下來讓我們長話短說,聊一聊具體的信息吧。
![]()
首先來說下為什么很多人會認為麒麟8020只是麒麟9020的“閹割版”?
因為在華為的芯片產品線中,確實存在以“A”后綴表示的降頻版本,如麒麟9020A就是典型的例子。
根據測試,麒麟9020A依然是8核心設計,但大核最高頻率從2.5GHz降低到了2.4GHz,中核也從2.15GHz降至2.0GHz,整體性能大約降低了5%。
再來看GPU部分,麒麟9020A的GPU性能有所下降,疑似從4核砍為3核,通過提升最低頻率來彌補核心數量的減少。
這種設計正是典型的“閹割版”芯片,在原有芯片基礎上屏蔽損壞部分或直接降頻,以區分產品檔次。
![]()
但是,從設計理念到物理結構,麒麟8020與麒麟9020都存在根本性的區別,這遠非簡單的“降頻”或“閹割”可以概括。
此前有博主進行了拆解,麒麟8020以及Pura80的9010s的封裝樣式跟9020不一樣,是單層設計,而9020是內存疊在上面的封裝方式。
這種物理結構的不同,直接反映了兩者在設計上的根本差異。
具體到性能配置,麒麟8020相比9020,CPU降頻了,GPU的規模砍到只剩2cu,內存位寬也砍了一半。
這種配置變化表面看像是“閹割”,但實際只是定位不同罷了。
![]()
按照博主透露的信息來看,麒麟8020的重新設計不是華為一時的興起,而是基于產品布局、成本考量和供應鏈安全的多維決策。
比如從產品定位來說,麒麟8020明確被定位為中端款,與主打高端的麒麟9020形成明確市場區隔。
因此重新設計使得麒麟8020可以根據目標市場的具體需求進行優化,而不是簡單沿用旗艦芯片的結構。
此外,在技術發展層面,麒麟8020有一個容易被忽視但極為重要的創新,那就是它是首個集成衛星通信模塊的手機SoC,這些都是賣點所在。
![]()
而且從生產角度觀察,麒麟8020和麒麟9020A的產線策略也大相徑庭,進一步印證了兩者的本質不同。
麒麟9020A作為麒麟9020的降頻版,不需要單獨開設新的產線,它可以在同一產線上通過調整規格而來。
相比之下,麒麟8020作為重新設計的芯片,需要單獨開設新的產線來完成生產。
這種決定背后反映了華為對麒麟8020的市場定位和長期規劃,它不是臨時方案,而是產品線中一個獨立而重要的組成部分。
![]()
寫到這里可以很清晰看出,華為正在構建一個層次分明、覆蓋全面的芯片產品線。
麒麟9020定位旗艦,主要用于Mate系列和折疊屏;新封裝工藝版改善發熱問題,用于PuraX和Pura80系列的Pro、Ultra機型;
麒麟9020A是運營商定制版;
麒麟8020負責中端市場;
麒麟9010S則是麒麟8020加強版,用于Pura80標準版。
這種精細的產品劃分使華為能夠更精準地應對不同細分市場的需求。
![]()
值得一提的是,麒麟8020的衛星模塊預留了太赫茲頻段接口,這正是6G可能采用的0.1-10THz頻譜資源,為未來軟件升級支持6G奠定硬件基礎。
由此可見,華為麒麟處理器在市場中的布局還是很有前瞻性的;對此,大家有什么想表達的嗎?一起來說說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