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五輪貿易談判第二天已經開啟,第一天閉門談判結束后,貝森特說磋商“很有建設性”。
這類外交詞匯,一旦出現,就證明雙方沒談攏。談攏了,就是新聞發布會和聯合公報了。
但美方又不得不繼續談,所以貝森特又補了一句,明天還得繼續談。
![]()
不過接下來怎么談,由不得貝森特說了算,因為貝森特最害怕、也最不愿意看到的中方談判代表——商務部副部長李成剛出現在會場。
路透社報道說,李成剛已經于10月26日抵達吉隆坡會場,準備出席第二天的中美貿易談判。
幾天前,貝森特一場記者會上表示,公開表達對李成剛的不滿,說李成剛極其強硬、無禮且具有挑釁性。
貝森特如此憤怒,只能說明李成剛讓他吃盡了苦頭。
美媒說,貝森特面對談判桌上的李成剛,幾乎沒有還手之力。
8月,李成剛在美國當著貝森特的面發出威脅,如果美方不取消對中國商船的港口停靠費,將面臨中方的報復性反制。
![]()
9月,中美馬德里談判,貝森特勝券在握地提出,如果中方不取消對稀土的管制措施,美國將收緊對半導體芯片的管制力度。但李成剛的反應打了貝森特一個措手不及,當著貝森特的面打電話,要求對英偉達展開反壟斷調查。啥意思?明著說中國不怕美國半導體出口管制,但美國沒有稀土你試試看,英偉達芯片能不能造出來還得兩說。
10月20號,中方免去了李成剛諸多職務,這差點讓貝森特笑出聲來。
前幾天他還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自己就說了幾句話,中方就把人給換了,認為中國這是怕了。
殊不知,中方的安排,只是為了讓李成剛專心集中在中美貿易談判上,而目標正是貝森特。
實際上,馬德里談判一結束,中美就已經攻守異形。
美國不給芯片,國產的性能雖然弱了點,但也夠用。但美國沒有稀土,那就真的只能回頭重新搞稀土供應鏈了。
![]()
重建供應鏈,對美國也不難,技術上可以說是完全無障礙。問題在于,去哪找礦,如何配套,怎么處理環保問題,如何提供足夠的電力,這都是問題,拖美國個10年就像灑灑水一樣輕松。
更重要的是,在供應鏈差不多健全之后,中方突然放開出口管制,美國的稀土賣給誰?軍工巨頭和科技大佬肯定是用腳投票。
所以,這事根本無解。
事實也證明,從9月份之后,貝森特手中已經無牌可打了。
到了10月,美國財政部提出了50%穿透性規則,想持續給中國施壓,中方直接宣布反制,對稀土開采、加工、提煉技術設施出口管制,只要用了0.1%中國稀土的產品,就要受到中方的監管。
這不僅意味著美國高端制造業要受到管控,就連美國引以為傲的軍火工業,也在中方的監管之下。只要不聽話,馬上斷供。此外,中國也祭出了針對美國所屬、控制、持股的商船征收船舶服務費。
![]()
這兩項措施一出,就是要和美國明牌對決。特朗普還有多少手段,放馬過來,中方一定照單全收。
后續的事態發展,特朗普明顯有些憋不住了,稱對盧特尼克作出對中方實施“50%規則”不知情。搞出這么大的事情,肯定要人背鍋,盧特尼克就是“背鍋俠”。
特朗普行云流水的動作,證明特朗普已經要玩不起,撤回又沒面子,只能通過讓盧特尼克背鍋的方式,留條后路。實在受不了了,就以未經總統授權為由,取消制裁。
但是,特朗普“略帶后悔”的處理方式,已經來不及了,因為中方的要價,已經變了。
據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等多家外媒的報道,中方在馬來西亞談判中,提出了震驚媒體的要求。中方提出,美方必須全面取消對華關稅和出口管制,回到2018年美國掀起對華貿易戰之前的狀態,否則就不用談了。這些媒體稱,中方是在采用“震撼與威懾”的報價。
![]()
這也對應了中美馬德里談判后,中美攻守易型的趨勢。因為現在最上火的,是特朗普。特朗普“美國優先”的核心目標,說白了就是吸全世界的血,只要特朗普看上的產業,統統回流美國,讓“紅脖子”有工作,掙更多的錢,那管事后全世界洪水滔天。
如果沒有稀土,不要說是利潤,這些制造商是否還會留在美國,都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不管這次談判結果如何,中方都會欣然接受,中方有足夠的底氣,應對任何挑戰。
但是,騎虎難下的特朗普,必須要作出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