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五谷,應季而生。在西游世界里,有一處火焰山,無春無秋,四季皆熱,孫悟空吃塊糕,托在手中,都覺得吃不消,好似火盆里的灼炭,煤爐內的紅釘,便問起糕粉米的來源,聽說了鐵扇仙的來歷。
![]()
《西游記》鐵扇公主又被稱為羅剎女,她有把芭蕉扇,善能熄火,火焰山那方人家,為了填飽肚子,奉她為神明,稱為鐵扇仙,孫悟空因為紅孩兒的事情,惹怒了鐵扇公主,為了拿到芭蕉扇,干了一件事:
搖身一變,變作一個蟭蟟蟲兒,從門隙處鉆進。嚶的一翅,飛在茶沫之下。那羅剎渴極,接過茶,兩三氣都喝了。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內,現原身厲聲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
《西游記》鐵扇公主原是風神,孫悟空鉆進鐵扇仙的肚子里,再出來,是有緣故的,猴王的出生,其實與鐵扇公主及芭蕉扇都有淵源。
![]()
話說西游世界第一仙山為花果山,山上有塊石頭形似煉丹爐,作者稱之為靈根,是孕育之源、煉丹之本,若問這石頭有何特點?原文中交代:
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
孫悟空本是個石猴,他的來歷,便和這塊石頭有關,文中是這樣介紹的:“石產一卵,見風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運金光,射沖斗府。”
![]()
且不說這石猴如何驚動上天玉帝,只說這猴王的出世,原是風化而出!所謂“風化”,風俗之謂,世俗人情也!
西游世界里,黃風大王的三昧神風攪動天地,萬魔出動,此之謂也!取經僧所謂:“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西行之路,自兩界山猴王出世,萬魔涌動,那個太白金星口中本性圓明之僧,開啟了他歷劫明心之旅。
說到“風”字,就不得不提鐵扇仙,她原是風神,那把芭蕉扇,原是鐵扇公主本身的隱喻,所以,縮小版的芭蕉扇,最終捏做個杏葉兒,噙在鐵扇仙的口里,就如長就的一般。原來,芭蕉扇的本體,就是羅剎女的舌頭。
![]()
《西游記》鐵扇公主的芭蕉扇其實有兩把,一把芭蕉扇,是風神滅火的法寶;另一把芭蕉扇,則是煽風點火的利器,孫悟空的毫毛被燒于火焰山,就是這個緣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心的地方就有是非,鐵扇公主張了張口,動了動舌頭,扇子與風的組合下,猴王出來了,是非也跟著來了,招了是非,惹怒了牛王的暴脾氣,尤說做了一場干夫妻,嚷笑著自己得了便宜,恍惚間,又回到了五百年前,祖師怒喝道:
![]()
“你等大呼小叫,全不像個修行的體段!修行的人,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如何在此嚷笑?”
原來,鐵扇公主是西游世界的一陣神風,是人的舌頭,而孫悟空則是人心與是非,猴王姓孫,正合嬰孩本論,美猴王何嘗不是圣嬰大王?火焰山上修煉了幾百年的紅孩兒,何嘗不是美猴王?三昧火,原是大圣五百年前大鬧天宮時節玩剩下的技能!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明刊百回本《西游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