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個有趣的現象在球迷圈發生,看NBA的人慢慢變少,而看本土CBA的球迷越來越多,CBA的影響力有望取代NBA在中國的影響力,因為CBA有NBA不具備的三大魅力。
![]()
![]()
1、抗拒“軟萌化”,CBA的對抗里藏著籃球最原始的肌肉對抗。曾幾何時,NBA是全球籃球對抗的標桿,喬丹貼防時手臂的青筋、加內特籃下的鐵肘、“大鯊魚”奧尼爾隔扣時的震地怒吼,科比的飛天遁地,都讓對抗成為籃球的硬核美學。但近年來,隨著NBA規則向進攻傾斜、球員更注重“保護身體”,NBA逐漸陷入“軟對抗困局”,鮮見背身單打、陣地攻堅的“絞肉機時刻”。反觀CBA,對抗強度始終拉滿,CBA比賽的防守幾乎都是拳拳到肉,對抗始終拉滿。CBA季后賽的對抗更是慘烈,關鍵時刻的“肉搏戰”屢見不鮮;看CBA像看真正的鐵血硬漢掰手腕,汗珠子摔八瓣才分勝負;看NBA倒像看雙方的遠程導彈飛來飛去,漂亮是漂亮,總覺得少了點什么東西。
![]()
![]()
![]()
2、從“別人的故事”到“自家的故事”,CBA的代入感直抵人心。NBA的球星足夠璀璨——庫里的三分、詹姆斯21年如一日的自律,總能讓人驚嘆。但這些“超級英雄”的故事,終究帶著距離感。CBA的魅力,恰恰在于“本土故事”的深入人心。廣東隊11次勇奪CBA總冠軍,牢牢鑄就了CBA第一品牌、流量擔當的地位,胡明軒、徐杰就是CBA號召力最強的頂級球星。曾經遼寧隊的郭艾倫也是球迷眾多,巔峰時有著“亞洲第一后衛”名號,他的突破、他的拼勁也是CBA的標桿。更關鍵的是,CBA每支球隊都深深扎根本土,讓球迷天然多了份“這是我們的球隊”的歸屬感。
![]()
![]()
![]()
2、遼粵京的“恩怨宇宙”,CBA的話題性十足。“無遼粵京,不CBA”,他們的對抗次次都是“火星撞地球”。CBA這種“連續劇式”的劇情,在NBA卻難尋蹤跡,很難沉淀出穩定的“恩怨故事線”。而CBA的遼粵大戰、京粵爭霸,從朱芳雨、王仕鵬、杜鋒、易建聯、趙睿的“廣東王朝”到馬布里的北京王朝,再到遼寧郭艾倫、趙繼偉的遼寧王朝,以及現在廣廈的“新科冠軍”,二十余年恩怨交織,早已形成獨特的CBA“籃球江湖”,令許多球迷對CBA的故事難以忘懷、念念不忘。
![]()
![]()
綜上所述!當NBA越來越像“全球化的籃球表演秀”,CBA卻在“本土化”里找到了最動人的生命力,他用最真實的對抗、最動人的故事、最濃烈的恩怨,讓觀眾都能在球場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大家怎么看?大家認為NBA好看還是CBA好看?本人認為CBA好看。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