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這輪中國剛剛亮出“稀土管制牌”不到10天,特朗普就火速求和。
不僅表態關稅可以談判,還將“挑事者”美國商務部長痛斥一頓,看起來誠意十足。
然而沒想到的是,隔天特朗普宣布就在白宮找到了“破局之策”,他在會見澳總理阿爾巴尼斯的時候,簽下了新的稀土協議。
特朗普滿意稱贊“一年后我們的稀土用不完”,事實真的如此嗎?美國是否能在一年后就不怕中國管制稀土了?
![]()
特朗普自中美談判之后,仍然沒有放棄遏制中國經濟的決心,只不過手段由“明”變成了“暗”。
最近美國進行一系列對華“擴大制裁”的行動,標志性事件就是上個月把“實體清單”上的企業進行50%股權穿透制裁,涉及到中企數千家子公司。
在本月9日中方宣布啟動稀土管制,且比第一輪的管制范圍更加擴大,對美方錯誤決定進行堅決反制。
在中方重啟稀土管制后,引發美國高層“震動”,股市狂跌不止。
特朗普帶著副總統、美國商務部長、財政部長、貿易代表等人下場對華施壓,甚至發出了“對華100%關稅”威脅,揚言要回到之前的高關稅對抗時代。
不過從上周之后,美國政府的態度出現徹底反轉,
![]()
特朗普更是把自己親口說過的話“吞”了回去,明確表示“高關稅對中國是不可持續的”,暗示民眾無需擔心關稅問題。
特朗普在19號對華開出條件,要求中國解決稀土、芬太尼和大豆問題,美國就同意在關稅問題上讓步。
這次特朗普“回心轉意”速度之快令人震驚,美媒還稱他不久前將對華貿易戰的始作俑者盧特尼克“怒罵”一頓,未來要重新調整對華策略。
特朗普這么快和中國求緩和,說白了他也是見識過了第一輪中國管制稀土的威力了。
當時美企缺土缺到揭不開鍋,美國特斯拉總裁馬斯克、福特公司老總吉姆·法利等人都親自下場“求土”,否則生產線都要全部停擺。
這也不難想象美國再撐幾周過去,又會回到之前的亂象了。所以稀土問題不解決,美國是根本沒信心和中方繼續耗下去。
![]()
20號,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訪問美國,此行有關鍵成果:
美國決定和澳大利亞共同簽署了一項關于稀土與關鍵礦物的框架協議,約定未來半年內各投資10億美元給澳大利亞發展稀土。
特朗普還宣布“明年美國就有用不完的稀土了”,他們準備和澳大利亞斥資超過30億美元建立一座鎵精煉設施,加上其他投入達到85億美元。
為了徹底打破中國的管制,中方在2023年限制了對鎵、鍺等元素的出口。當時這一管制讓五角大樓捉襟見肘,甚至準備以回收廢品的方式從中獲取精煉鎵,幫助他們補充庫存。
澳消息人士也馬上反應過來,特朗普這次準備投資的企業是澳大利亞萊納斯公司。
![]()
位于澳大利亞本土的萊納斯稀土加工廠 彭博社
![]()
因為全球除了中國之外,萊納斯是唯一一家宣布能“量產”氧化鏑的企業了,還準備啟動鋱元素的生產線。
至于美國本土的企業,過去美方也都對其投資過,包括PM材料公司、美國稀土公司等等,這些美國本土企業無一例外沒有發展出量產稀土的技術。
所以現在特朗普也算是沒有其他選擇,只能將希望寄托到澳大利亞這些外國公司身上。
但事實情況真的如同特朗普所“許愿”一樣,到了明年美國就能有用不完的稀土嗎?
甚至如同一些人的想象,他們再也不用怕中國的稀土管制?當然不可能。
首先來看美澳此次合作的核心邏輯,是試圖打破全球稀土供應鏈的現有格局。
![]()
當前中國已經掌控著92.3%的稀土冶煉分離產能,且是“全盤控制”。
萊納斯作為中國以外最大的稀土生產商,其威爾德山礦擁有約400-500萬噸儲量,且富含釹、鐠等戰略元素,自然成為特朗普理想中的構建替代供應鏈的核心支點。
不過從產能來推測,就知道萊納斯別說供應整個美國,連自己的需求都滿足不了。
前段時間報道說,2025年他們雖實現氧化鏑與氧化鋱的商業化生產,但半年僅產出25公斤氧化鏑。
即便達成1500噸/年的規劃產能,也遠不及全球數萬噸的年需求,甚至不及中國一家中型分離廠的產量。
當前美澳的合作模式呈現“澳洲開采-馬來西亞冶煉-美國加工”的分散格局,僅礦石運輸與加工周轉周期就長達3個月。
![]()
特朗普想明年就能用上澳大利亞的量產稀土,還是想太多了。
更何況在這輪稀土管制之后,澳大利亞企業拿不到中國的設備、技術和專業人才,很多領域“從零做起”更是難如登天。
舉個例子全球90%以上的稀土離心萃取機專利集中在中國,
萊納斯馬來西亞工廠的核心設備完全依賴中國稀土設備有限公司進口,且所用型號已是中國企業的“淘汰品”。
再加上美澳依賴的仍多為上世紀傳統工藝,單一元素純度普遍僅能達到2N-3N級,F-35戰機發動機磁鐵需6N級以上,所以靠這種設備很多稀土即便是生產出來,也是根本沒有辦法使用的。
![]()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美國今年簽署的第三份稀土協議了,之前他們和烏克蘭、剛果(金)也簽署了稀土供應協議,準備從國外獲得稀土。
但只有稀土根本沒用,精煉稀土技術制藥不突破,美國就難以前進一步。
況且這并非單純的資本投入問題,而是專利布局、設備研發、產業協同與人才積累等多種因素長期演化的產物,缺了任何一環都不行。
英國媒體前段時間給出“全球至少需要五年來追趕中國稀土”,這還被認為是太保守的估算。
美國前亞太事務掌門人坎貝爾說“美國要拿出一代人的時間和中國稀土博弈”,恐怕這才是最有可能的結果,靠特朗普“急”是沒有用的。
![]()
參考資料:
《“美國本想拉巴西挖稀土擺脫中國,結果特朗普來了”》觀察者網
《澳大利亞國庫部長:美國想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愿效“犬馬之勞”》觀察者網
《澳大利亞稀土類股大漲 受與美國潛在交易的報道影響》新浪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