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凰網財經訊 10月24日,鳳凰衛視集團聯合多家國際機構舉辦“零碳使命國際氣候峰會2025”,以“十年共識·五年同行”為主題,旨在匯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討在氣候治理新格局下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與行動,積極助力中國碳中和愿景及全球減排目標的實現。
![]()
北美高效貨運委員會主任、Run on Less 項目創始人Mike Roeth
論壇上,北美高效貨運委員會主任、Run on Less 項目創始人Mike Roeth回顧了其在重型卡車脫碳運營領域的探索歷程,并分享了電動卡車在長途貨運中的最新應用成果與挑戰。
Mike Roeth介紹,其團隊在過去八年中已進行了五次減碳運營實踐。首次嘗試始于2017年,當時完全使用柴油。轉型的關鍵節點出現在2021年和2023年,團隊開始將重心轉向電池電動汽車的實測與應用,車型覆蓋從小型貨車到重型拖拉機。
“進入2025年,我們的目標是將脫碳解決方案聚焦于長途貨運這一核心領域。” Mike Roeth表示,“這包括可再生柴油、生物柴油等可再生液體燃料,但電動卡車在可持續性、成本與運營優化方面表現尤為突出。”
盡管前景樂觀,Mike Roeth也指出了當前面臨的最顯著挑戰:成本、卡車自重以及充電基礎設施的支撐能力。這與全球多地運營商面臨的困境高度一致。
他認為,目前整個行業仍處于技術發展的早期階段。“不同的原始設備制造商可能會經歷起伏,彼此技術趕超。他們會利用各項技術進步,帶來成本優化、減重和性能提升。因此,我們必須從長遠視角來審視這一領域的發展。”
Mike Roeth特別強調了電動卡車在結構上的根本優勢:“它們僅由電池、電機和電子設備構成,結構非常簡潔。相比之下,為了滿足低排放標準,我們曾不得不開發極其復雜的柴油卡車系統,這種路徑是不可持續的。我相信,在未來十年里,電動卡車的簡潔架構將為我們帶來諸多好處。”
在談及市場現狀時,Roeth坦言,無論是按照采用率還是保有量計算,重型電動卡車在北美仍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保有量非常低,只有幾百輛在路上運行。”
他表達了對當前政策的擔憂:“美國在重型電動卡車領域已經落后,而近期政府卻在減少監管和削減激勵措施。當市場處于如此早期的階段時,它比達到10%-20%市場份額時更需要必要的支持。坦率地說,這將對重型車輛的電動化普及產生負面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