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資報評論員 劉柯
日前,有關部門公布了一個幾年前境外對國家授時中心實施的重大網絡攻擊活動;當然,最后是有關部門粉碎了境外網絡攻擊竊密和滲透破壞的圖謀。
這個事情看似不大,但值得大家思考的是,當下科技競爭的焦點是半導體、是芯片。那么,為什么境外會對國家授時中心進行網絡攻擊?該消息最后的結論是:全力守護了“北京時間”安全。據介紹,國家授時中心承擔了“北京時間”的產生、保持和發播任務,為國家通信、金融、電力、交通、測繪、國防等行業領域提供高精度授時服務,還為測算國際標準時間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撐。如果相關設施遭受網攻破壞,將影響“北京時間”的安全穩定運行,引發網絡通信故障、金融系統紊亂、電力供應中斷、交通運輸癱瘓、空天發射失敗等嚴重后果,甚至可能導致國際時間陷入混亂。
按有關部門的說法,該攻擊是利用某國外品牌手機中竊取的登錄憑證入侵國家授時中心計算機,刺探內部網絡建設情況,對國家授時中心多個內部業務系統實施滲透活動,并企圖向高精度地基授時導航系統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發動攻擊。沒錯,“授時”這個東西雖然不怎么大眾化,其不如GPU芯片、AI服務器、智算中心、CPO光模塊、光刻機等那樣令人熟悉,但在自主可控的科技里,它卻是真正的核心所在,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基礎科技,也是眾多高新前沿科技的根基。
如果大家對“授時”還不是很明白,說簡單一點,喜歡打游戲的人可能會知道“延遲”是什么意思,就是數據發送與接收的時間不同步而產生的信號延遲,而導致的結果就是你能看到的和感受到的事情,其實是“過去完成時”,而不是“現在進行時”。再舉一個經典的例子,就是汽車導航,這是“授時”最貼近生活的具象運用。如果“授時”不精準,導航就可能出現很大的偏差;如果這個時間差1納秒(十億分之一秒),北斗的定位精度就會差30厘米,你剛剛經過的高速路出口就可能是導航需要你下高速路但因為延遲而沒有通知你。
正是因為“授時”的重要性,所以,在國際科技競爭中,其“大國科技”的地位非常突出。國家授時中心產生和保持的國家標準時間的準確度,長期位居世界前列,從2024年1月起,我國的國家標準時間準確度排名世界第一。而“授時”能如此精準,就是因為另一個核心技術:原子鐘。有專家曾經說過:“在精確打擊時代,原子鐘的作用不亞于原子彈。”
原子鐘是通信、導航、5G、電力網絡等“授時”的核心技術,目前已經實現了全鏈條自主可控。1955年,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研制出全球首臺銫原子鐘,標志著人類正式進入原子鐘時代。如今,原子鐘的精度已經達到了驚人的程度,每100萬年僅會產生1秒的誤差。目前,銫原子鐘、氫微波激射器和銣原子鐘都已成功地應用于太空、衛星以及地面控制。
作為真正的“大國重器”,我國原子鐘產業的發展也突飛猛進。中國科學院武漢物數所、北京大學、中電天奧、航天科工集團103所、航天科技集團510所、華信泰、海格通信、賽思電子和華中科技大學等,是這一領域的佼佼者。
如中電天奧旗下的上市公司天奧電子就在最新的投資者互動中回復說,公司的銫原子鐘入選國際計量局(BIPM)守時時鐘推薦名單,具備為國際時間基準-TAI(國際原子時)提供數據的資格,是我國目前唯一入選國際計量局守時時鐘名單的商用原子鐘。
有機構預測,隨著現代社會對“授時”和時頻同步需求的增加,特別是航空航天、6G通信、AIGC、智算中心等前沿科技對時頻同步的增量需求,全球原子鐘市場將迎來高景氣度。
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原子鐘市場規模為21.78億元人民幣,中國原子鐘市場規模只有4.46億元人民幣,但到了2032年,全球原子鐘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29.98億元人民幣;未來幾年,原子鐘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會達到29.07%。
原子鐘作為真正自主可控的核心科技,又面對增量如此明顯的市場空間,而且還是世界數一數二、連競爭對手都在窺視的核心技術,這不才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投資標的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