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一國外巨頭斥資800多億人民幣落戶中國!
在德國,“巴斯夫”的名頭比奔馳、大眾都要響亮。這家年營收超5000億、屹立160年的化工企業,你可能從未聽說過,但你的生活中卻處處都有它。
![]()
大到高端建筑里的吸音材料,小到智能手機上的光學薄膜,甚至女性護膚品中的活性成分、生鮮冷鏈中的保溫材料,都有著巴斯夫的化工印記。
它不僅僅是一家化工原料供應商,在它手上,還握有超萬項專利。
如今正在廣東湛江建設其全球第三大一體化生產基地,這是巴斯夫有史以來最大的海外投資項目,也是德國企業在華投資的最大單體項目。
在全球經濟復雜多變的當下,巴斯夫為何要在中國砸下重金?它的落戶會給本土化工企業帶來沖擊嗎?一起來看看!
![]()
1865年的德國,正處于歐洲工業新興發展期,煤氣廠商人弗里德里希正盯著小作坊里成堆的黑焦煤油發愁。
這時,他發現紡織業對染料的需求很大,于是將這些廢煤渣重復利用開了一家染料小作坊,這就是巴斯夫的前身。
6年后,巴斯夫研制出了以紅色等多種獨特顏色的染料,一時之間成為合成染料領域的佼佼者。
1880年,巴斯夫成功合成出靛藍染料,讓這種曾經跟黃金一樣貴的染料走向尋常百姓家,五顏六色的服飾開始出現在大街小巷。
進入20世紀,巴斯夫不僅成功合成了化工氨,推動了農業的發展,并通過將廢料重復利用開始發展燃料、合成橡膠、涂料及其他原材料的生產。
![]()
兩次世界大戰,給巴斯夫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一戰時,海上被封鎖,燃料出口被阻斷,巴斯夫提前布局迅速轉型生產化肥和燃料。
二戰期間,巴斯夫更是成為德軍的堅強后盾,軍隊所需的燃料和涂料大部分由它提供。這也導致它的工廠遭受了600多次空襲,幾乎全被摧毀。
但巴斯夫沒有被打倒,憑借多年積累的技術優勢和“變廢為寶”的轉化能力,積極開啟重建和復蘇。又在塑料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相繼研制出尼龍、聚酰胺、Styroper泡沫、塑料水管等產品,暢銷全球。
如今,巴斯夫已是全球超級化工巨頭,擁有11萬多名員工,239個生產基地,1750座建筑,200公里的鐵軌和2500公里的運輸管道。
它甚至還有自己的醫院、港口和電站,簡直就是一座完整的“化工之城”。
這也難怪奔馳、大眾的盈利能力都拼不過它,畢竟,這種能將多產業、多領域深度融合,進而形成一體化生產體系的企業,在全球市場也就屈指可數。
![]()
事實上,巴斯夫與中國的淵源早在上世紀末就開始了,1998年,那場席卷歐亞的金融風暴后,德國化工業出口嚴重受挫。
![]()
而此時的中國,正借著深化改革與開放后的東風,經濟一路往上走,進口需求量也持續攀升,德國的化工巨頭們紛紛將目光瞄向了中國,巴斯夫更是果斷邁出在華投資第一步。
最近這兩年,巴斯夫突然開始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背后原因主要是俄烏戰爭對德國的化工、能源影響太大了。
德國的天然氣66%以上都要依靠從俄羅斯進口,巴斯夫的需求量占到了4.5%。
從2022年開始,俄羅斯多次縮減天然氣供應量,導致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多次攀升,今年更是直接漲價三倍。
要是價格一直這么漲的話,巴斯夫最大的一體化綜合生產基地說不定就要關門了,危機之下,巴斯夫急需找出路自救,于是再次將目光投向中國,選擇在湛江建立大型一體化生產基地。
為什么是中國?放眼世界,目前只有中國化工市場最龐大,份額占到全球化工生產總額的一半還多。
巴斯夫一向商業嗅覺敏銳,每次遇到危機都能找到新風向。
這次也不例外,選擇湛江也是因為這座城市的經濟總量幾乎可比肩韓國,還能輻射到東南亞,再加上湛江的能源成本相對較低,簡直是現成的寶地。
除此之外,巴斯夫選擇在中國建廠,也是看中了國內已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和豐富的人才資源。
更重要的是,這個項目也是中國重視化工領域以來,第一個外商投資大項目,獲得了中國方面的高效支持。而高斯夫的一體化生產模式,剛好能滿足國內新能源行業對于創新、低碳產品的新需求。
巴斯夫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一體化的生產基地,這次在湛江建廠,就是要把那套高度集成、循環利用的生產模式搬過來,擴大產能、降低生產成本。
巴斯夫這次的目標很明確,預計將之前出口到中國的產品,80%實現中國本地化生產。
此外,湛江基地生產的工程塑料、熱塑性能聚氨酯這些產品,將精準服務于華南地區蓬勃發展的電動汽車、消費電子和新能源行業。
看到這里你可能要問了,巴斯夫這么大規模的入駐,會不會對我們本土化工企業造成沖擊?
![]()
巴斯夫落戶我國湛江,是其在海外最大的投資項目,這項大工程不僅對巴斯夫未來走向意義重大,也將對我國本土化工產業和區域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體化基地是分批建設的,目前首套工程已經投產,整個項目計劃在2023年完成建設。
![]()
這次,巴斯夫引入100萬噸乙烯,并將生產高端聚合材料和復合材料的先進技術搬過來,還會提供低碳化、數字化技術,為我國化工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該項目將生產超過100種化工產品,每一種都有著鮮明的“差異化”標簽,能彌補我們目前做得不夠好的產品空缺。基地投產以后,巴斯夫在亞太地區的收入占比可能會達到20%。
不過話又說回來,巴斯夫畢竟是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老企業,技術,品牌,管理等方面都有著碾壓式的競爭優勢,在促進我國產業鏈協同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可能會對本土的中小化工企業形成競爭壓力。
但如果把目光放長遠點,巴斯夫落戶中國,其實是我國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一個標志性成果。預示著中國化工產業不用再“閉門造車”,而是能跟全球頂尖企業同臺競技,并在合作中加速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邁進。
對于本土企業而言,既存在競爭挑戰壓力,也是難得的學習與提升機會。
與其擔憂“蛋糕被搶”,不如積極擁抱變化,要么在細分領域做出別人搶不走的獨特優勢。要么主動融入全球領先的產業生態里,跟著學習進步才是應對之道。
說到底,化工行業的“蛋糕”從來不是固定大小的,外資入駐,可以一起把“蛋糕”做到更大。對于整個產業來說,也有助于提升中國在全球化工價值鏈中的地位,并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活力。
在全球經濟格局不確定性加劇、深度調整之際,中國憑借著豐富的創新資源、超大的市場規模、一流的營商環境、完備的產業鏈等優勢,讓一些跨國大公司將長期投資押注在這里,這正是中國經濟走向良好、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例證。
參考資料:
1,玖齋:《甩奔馳大眾幾條街!年入5000億,手握萬項專利,德國巨頭落戶中國》
2,Tech前沿:《全球化工龍頭企業,連續12年位列榜首,德國巴斯夫實力到底有多強》
3,易簡財經:《全球最大化工廠殺進廣東!投資100億歐,不顧總理反對》
作者:陳璐
編輯: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