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界,最怕的不是沒錢起步,而是沒命扛事。
很多人以為,女人的狠是情緒,但真正狠的女人,是那種被生活撕碎之后,還能一點點拼回來,甚至比原來更強。
陳小英,就是這樣的女人。
她16歲輟學進廠打工,22歲喪夫、獨自扛起上千員工的公司。
![]()
在那個女人連貸款都難批下來的年代,硬是從一個印染廠女工,闖出中國快遞業的一片天。
而她的故事,不只是勵志,更像一部中國民營經濟的縮影。
她的成敗、選擇、轉身,都藏著一個普通人逆風翻盤的故事。
01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浙江桐廬還是個不顯眼的小縣城。
山多、地少、工業弱,年輕人一到年齡就往外跑。
陳小英16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母親帶著弟弟靠低保和零工維持生活。
那時候家里窮得連電費都要攢著交,她索性放下課本去杭州打工。
印染廠的車間悶熱、味道刺鼻,她每天站十幾個小時,吃飯都在縫隙里扒拉幾口。
可她不抱怨,反而一邊記賬、一邊琢磨,別人能當老板,我為什么不行。
在廠里,她遇到了同樣窮、同樣不甘心的聶騰飛。
兩人結婚后沒有去買房、買家電,而是攢錢琢磨“自己干點事”。
![]()
機會來得比他們想象的早。
九十年代初,杭州的外貿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報關單必須從杭州送到上海港口。
但是,沒人愿意跑這趟,太累、太遠、太折騰。
聶騰飛試著接了幾單,白天取件,晚上趕火車,凌晨到上海交單,陳小英在家接電話、核賬、對客戶。
就這樣,一個月能凈賺上千塊,是當時工廠工人月薪的四五倍。
一對夫妻,一輛摩托車,一摞報關單,這就是申通的起點。
那一年,他們還不知道,這樣的跑腿,日后會變成一個千億產業的開端。
02
1993年,他們正式注冊公司,取名為申通,“申”取自上海,“通”意為暢達四方。
那時沒有民營快遞的概念,他們幾乎是“踩著政策縫隙”在送貨。
靠著速度快、態度好,申通在杭州外貿圈打出了口碑,一年下來就有幾十萬營收。
陳小英干勁十足,聶騰飛則專注運輸,兩人配合得天衣無縫。
可就在事業起勢的時候,命運又出手了。
1998年,聶騰飛在出差途中車禍去世。那一年,陳小英剛滿22歲。
一夜之間,她成了寡婦。
公司賬上欠款、訂單滯留,員工恐慌,合作方退單。
有人勸她關門算了,有人甚至公開嘲諷:“一個女人能撐什么快遞?”
可是,她選擇了堅強。
![]()
第二天,陳小英換上黑衣出現在公司,語氣冷靜地說:“公司還在,活還得干。”
但危機遠不止于此,合伙人分崩離析,有人出走另起爐灶。
詹際盛離開后辦了天天快遞,聶家的親弟弟創辦了韻達,兩位老鄉則做了圓通、中通。
那幾年,桐廬的山路上,一輛輛快遞車跑出了中國快遞的“四大家族”。
而這些新公司,都是從陳小英這張餐桌上分出去的。
她沒有報怨任何人,只是更拼了。
每天早上五點出門,晚上十二點回,接單、培訓、清賬,連吃飯都在車上解決。
她知道,一旦她倒下,不只是丈夫的遺產沒了,幾百號員工的飯碗也碎了。
那個22歲的女人,用最硬的方式,把命咬了回來。
03
陳小英接手后,發現一個致命問題。
申通越做越大,可每建一個網點,都得自己出錢、自己養人,成本高得嚇人。
她開始琢磨,能不能讓別人來幫自己干。
于是她首創了“加盟制”,總部統一品牌、價格和系統,各地老板自己投資建站,按單提成。
在當時,這簡直是異想天開。
可事實證明,這套模式完美契合了中國市場的特性,人多、地廣、創業者多。
加盟體系一鋪開,申通在三年內從幾十個網點擴展到上千個,成功覆蓋全國主要城市。
![]()
很多縣城的第一家快遞網點,就是那幾年掛上“申通”招牌的。
當圓通、中通、韻達紛紛復制這套模式時,陳小英已經領先一步。
她明白,快遞不是比誰的倉庫大,而是比誰能最快讓每個角落有人送件。
到2008年,申通已經穩居民營快遞龍頭,日派件量破百萬。
那一年全球金融危機,不少企業倒下,她卻逆勢擴張。
在江陰、上海、蕭山投了幾個大型轉運中心,為后來的電商爆發打下基礎。
陳小英的眼光,提前十年。
她知道,接下來的主戰場,不在街頭巷尾,而是在電腦屏幕的另一端。
04
2009年,淘寶宣布舉辦首屆“雙十一”購物節。
誰都沒想到,那會兒的促銷活動,竟能引爆整個中國的消費熱潮。
訂單爆發式增長,快遞公司全都慌了,網點癱瘓、貨物積壓、客戶投訴,行業一片混亂。
陳小英冷靜分析,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窗口期,誰能扛下淘寶的包裹,誰就能拿下電商時代的門票。
她做了一個讓整個公司都反對的決定,就是大幅降價。
那時行業平均價格是每單4元,她直接定價2.7元。
高管急得拍桌子:這要是賠了,幾年的利潤都得搭進去。
![]()
陳小英只說了一句:“怕賠本就別干快遞。”
最終,申通憑借這場“壓價豪賭”拿下淘寶40%的訂單。
全國人民剁手的第一波快遞,大多貼著申通的logo。
那一年,馬云靠“雙十一”登上了互聯網神壇,而陳小英也把申通送上了行業巔峰。
此后幾年,申通業務量一路飆升。
到2016年,公司年業務量突破28億件,上市敲鐘,成為A股快遞第一股。
陳小英的個人財富突破120億,正式躋身中國女富豪行列。
她沒有被命運打倒,反而用命拼出了一個時代的版圖。
05
2019年,阿里巴巴入股申通。
陳小英果斷出售45%的股份,套現146億,有人說她“太早退場”,有人覺得她“太精明”。
她自己淡淡地說過一句話,企業不是孩子,是作品,該完成的時候,就該放手。
賣掉申通后,她回到桐廬,再次創業,做了一款能防水速干、帶燈的智能雨傘。
產品一上市就賣爆,靠的不是資本,而是她骨子里的實干勁。
她還設立教育基金、投身公益,把自己的第二人生過得從容又體面。
![]()
一個16歲輟學的打工妹,能把小作坊做成百億帝國,能在喪夫、分裂、競爭中硬撐到底,能在最高點從容離場,這才是真正的狠。
女人的狠,不在于誰被她踩在腳下,而在于她能在最黑的夜里自己點燈。
陳小英用幾十年,證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
命運可以不公,但你不能不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