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這句千年喟嘆,正在被四川人用最現代的方式改寫。過去十年,四川民航像開掛一般:2018年以來,7座新機場相繼投運,平均每年“長”出一座;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通航次年即躋身全國客流前十;全省運輸機場數量已達17個,穩居經濟大省首位。根據《四川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到2025年,四川建成及在建運輸機場將達22個,2035年更將形成28個左右、覆蓋所有市州的“機場群”。在“干支結合、客貨并舉、聯程通達”的布局里,不僅成、渝雙樞紐閃耀,涼山、甘孜、阿壩等高原山區也正成為新增長極。
![]()
當“市市通機場”的藍圖一路向南,目光落在涼山彝族自治州北大門——甘洛縣。這里山高谷深,成昆鐵路復線穿境而過,卻長期與航空“零交集”。2023年6月,隨著《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第二稿編制完成,甘洛機場被正式納入《涼山州民用航空業發展規劃(2019—2030年)》核心項目,并計劃“2024年底至2025年初開工”。然而,進入2024年,全國機場建設普遍面臨資金收緊、審批趨嚴的雙重壓力。甘洛機場能否按“原計劃”開工建設?答案已經很明顯,不會,最快也要到“十五五”中期。
甘洛民用運輸機場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規劃建設的重點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位于甘洛縣海棠鎮徐家山,距離縣城直線距離約20.5公里,占地面積4410畝。機場定位為國內支線機場,飛行區等級指標4C,按滿足2035年旅客吞吐量43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200噸的目標設計,主要服務于甘洛縣及周邊越西、美姑、石棉、漢源等縣(區)的航空運輸需求。
![]()
機場規劃建設一條長3000米、寬45米的跑道,配套5個C類機位,航站樓面積6000平方米,停車場面積7000平方米。項目預計總投資35億元(場內投資),前期工作包括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氣象觀測數據分析等正在有序推進。根據規劃,機場將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昆明、武漢等城市的航線,未來將與成昆復線、樂漢高速等共同構建“水陸空”立體交通網絡,助力甘洛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和攀西經濟區。目前,機場仍處于前期籌備階段,尚未公布具體開工時間。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甘洛民用運輸機場未能在“十四五”期間開工建設?還有就是,甘洛民用機場還好繼續推進嗎?請看官繼續往下看。
根據甘洛縣交通局對政協提案的復函可知,甘洛民用運輸機場項目已取得中國民航局選址批復,但受資金籌集、用地協調等因素制約,導致開工時間推遲,現狀態為“力爭2026年啟動”。這一調整與涼山州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 “加快推進甘洛民用機場前期工作” 的表述形成呼應,證實項目仍在持續推進中,開工時間取決于上述制約因素的解決時間。而這些制約因素的形成,原因有三:
![]()
其一,地方財政壓力顯著,甘洛縣僅甘美公路建設就面臨超過1億元資金缺口,機場資金超過30億元,,籌措難度可見一斑;其二,客流培育需配套支撐,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導致航空需求基礎薄弱,需同步完善公路、鐵路接駁網絡;其三,要素保障復雜,項目涉及生態紅線與基本農田調整,前期審批流程耗時較長。
從全省布局看,甘洛機場的推進具有必然性。四川規劃到2035年實現28座民用運輸機場布局,目前仍有10座待建,甘洛機場正是完善川西南網絡的關鍵節點。盡管開工時間有所推遲,但甘洛機場的推進方向從未改變。隨著前期工作的逐步落地,這座承載著山區發展希望的機場,終將成為四川民航網絡的重要一環,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航空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