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孩子從學校拿回一個問卷,大致意思是,孩子是否愿意參加學校的統一早餐。
下來之后,四處打聽,才知道石景山的中小學正在就“是否提供在校早餐”做統一的問卷調查。
學校希望通過統一供餐,解決個別學生寧愿多睡20分鐘,也不吃早餐的問題,另外也能對孩子的學習時間有一個統一的安排。
但家長們對這事得看法就不太一樣了:有人支持,認為能減輕家長早起做早餐的負擔;也有人擔心學校提供的早餐質量。但統一的共識是:孩子的早餐不該是可有可無的選項,而應被視為學生一天學習的基本保障。
有人覺得,多睡一會兒精神更好。可實際上,賴床的那20分鐘往往睡不踏實,反而容易遲到,打亂一整天的節奏。相比之下,吃一頓簡單的早餐:一個雞蛋、一杯牛奶、幾片面包,花不了多少時間,卻能讓孩子清醒、穩定地進入學習狀態。
![]()
據老師反饋,吃了早飯的學生,上午的精神狀態明顯更積極。走路有勁,說話有聲,課堂反應也更敏捷。而餓著肚子的孩子,常常無精打采,回答問題心不在焉,遇到體育課還可能因為低血糖而出事。
問題的關鍵,其實不在“起得早”,而在“睡得晚”。很多孩子晚上寫作業拖到十一點以后,自然早上起不來。調整作息,晚上十點前入睡,早上六點半起床,既能保證充足睡眠,又留出吃早餐的時間。
教育往往藏在這些日常細節里。省下早餐換來的20分鐘睡眠,可能透支孩子的身體和專注力;堅持吃早餐,看似小事,卻是在為一整天的學習打底。
學校的這項早餐問卷調查,或許正是一個契機。讓更多人意識到,一頓熱乎的早飯,不只是填飽肚子,更是支撐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一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