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得知普京態度硬的很,美國總統的火氣當場就上來了,開口就說讓他六個月后走著瞧。
特朗普宣布制裁兩家俄羅斯石油公司后,俄方態度強硬。普京表示“新的制裁不會對俄羅斯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更是強調“俄羅斯已經對制裁形成強大免疫力”。
![]()
前言
2025 年 10 月 22 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對俄羅斯石油公司、盧克石油公司及其旗下 30 余家子公司實施全面制裁,試圖以能源施壓迫使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讓步,這一舉措成為俄美關系激化的直接導火索。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在聲明中明確,制裁將切斷兩家企業的美元融資與保險渠道,而這兩家企業掌控著俄羅斯近 50% 的原油出口份額,年出口量達 2.6 億噸,是支撐俄經濟的核心支柱。
就在制裁落地當天,特朗普突然宣布取消原定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的美俄領導人會晤,理由是 “當前無法取得預期成果”。
![]()
但普京 23 日接受媒體采訪時的表態,卻讓這場取消顯得更像是美方的主動退縮 —— 普京透露,最初提議會晤并選定布達佩斯作為地點的正是特朗普本人,俄方始終主張對話,但拒絕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草率會面。
更令特朗普團隊意外的是,面對嚴厲制裁,普京明確表示其 “不會對俄羅斯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甚至直言,俄已對制裁形成 “免疫力”,反倒是歐盟的同步制裁會反噬自身經濟。
立場沖突在軍事與安全領域進一步升級。就在美歐宣布制裁的同一天,俄羅斯高調舉行陸、海、空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演習:一枚 “亞爾斯” 洲際彈道導彈從普列謝茨克發射場升空,精準命中堪察加半島靶場目標,這款射程達 1.1 萬公里的導彈可搭載多枚分導式核彈頭。
![]()
巴倫支海的 “布良斯克” 號核潛艇發射了 “深藍” 彈道導彈;圖 - 95MS 戰略轟炸機則掛載巡航導彈完成模擬打擊演練。普京在克里姆林宮全程觀摩演習,強調 “所有任務均圓滿完成”,這番武力展示被解讀為對美制裁的直接回應。
而針對烏克蘭可能獲得遠程武器的問題,普京發出強硬警告:若用西方武器打擊俄領土,回應將 “非常嚴厲”,讓對方 “好好想清楚后果”。
特朗普情緒爆發的細節還原
特朗普是在白宮橢圓辦公室與國家安全團隊召開閉門會議時,完整得知普京的系列表態與俄方行動的。
根據參會人員事后向媒體透露的信息,當助手念到普京 “制裁無效” 的發言摘要,并展示俄軍核演習的現場畫面時,特朗普突然提高聲調打斷匯報,手指桌上的制裁文件說道 “我們付出這么大代價,他居然說沒用?”,情緒明顯激動。
![]()
會議間隙,特朗普在走廊接受福克斯新聞簡短采訪時,火氣未消地表示 “普京的態度硬得超出想象”,隨后扔下一句 “讓他六個月后走著瞧,我們會有更徹底的辦法”,便轉身返回會議室,全程未接受后續追問。
這段簡短表態被實時直播,引發國際輿論對美俄關系走向的擔憂。有記者注意到,特朗普當天取消了原定的農業政策發布會,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隨后緊急加開吹風會,僅強調 “會晤并非完全不可能,但需確保有實質成果”,未對 “六個月” 的說法作出解釋。
![]()
特朗普的情緒爆發并非毫無鋪墊。此前他曾就向烏克蘭提供 “戰斧” 導彈的問題反復搖擺,最終以 “操作訓練需六個月以上” 為由拒絕供貨,呂特等北約盟友雖表示理解,但國內鷹派輿論已對其施壓。
而普京公開提及 “特朗普提議會晤” 的細節,被共和黨內部批評為 “讓美國丟臉”,進一步加劇了特朗普的壓力。
更關鍵的是,制裁落地當天全球油價已上漲 5%,美國汽車協會數據顯示,全美平均汽油價格升至每加侖 3.87 美元,通脹壓力抬頭讓其經濟政策面臨更多質疑,這些因素共同催化了現場的情緒爆發。
![]()
制裁與反制的布局展開
特朗普口中 “六個月后走著瞧” 的承諾,正逐步轉化為具體的施壓計劃。能源領域,美國財政部已啟動對俄石油價格上限的調整程序,計劃聯合歐盟將現行每桶 60 美元的限價降至 47.6 美元,并首次將加密貨幣平臺納入制裁范圍,防止俄方通過虛擬貨幣規避限制。
同時,美國能源部正與沙特、阿聯酋協商,推動兩國在 2026 年第一季度新增日均 150 萬桶原油產量,以對沖俄油受限可能引發的油價波動。
![]()
貝森特在接受采訪時透露,財政部 “已準備好采取進一步行動”,暗示未來可能將更多俄能源企業列入黑名單。
軍事層面的部署調整也在加速推進。盡管特朗普拒絕提供 “戰斧” 導彈,但五角大樓已解除對烏克蘭使用西方遠程導彈的限制,允許烏方用現有武器打擊俄本土縱深目標。
北約秘書長呂特在與特朗普會晤后確認,雙方一致同意對俄保持 “持續壓力”,美軍正將駐波蘭的 “愛國者” 防空導彈連數量從 2 個增至 4 個,并計劃在波羅的海三國新增 1.2 萬名駐軍,相關調動預計在 2026 年 4 月前完成,恰好覆蓋 “六個月” 的時間窗口。
![]()
面對美方的潛在動作,俄羅斯已啟動反制準備。經濟上,俄財政部宣布將 2026 年國防預算上調至 GDP 的 4.8%,重點保障能源產業與軍工企業的資金需求,同時擴大與中印的本幣結算規模,降低美元依賴。
軍事上,除核演習外,俄軍已在扎波羅熱州部署改造后的美制塞斯納截擊機,用于攔截烏軍無人機與巡航導彈,盡管首批 5 架因暴露位置被無人機摧毀,但俄方表示將加速后續部署。
俄國家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梅德韋杰夫的表態則更為強硬,直指特朗普是 “侃侃而談的和平締造者”,指責美國已走上 “對俄戰爭道路”,呼吁俄方 “在戰場上爭取勝利”。
![]()
這場以 “六個月” 為期限的博弈,已開始影響全球格局。印度等主要俄油進口國已表示考慮削減采購規模,歐盟內部對禁運俄液化天然氣的分歧加劇,德國工業聯合會警告 “能源成本上升將導致 30% 的化工企業停產”。
國際能源署預測,若美俄對抗持續,2026 年第一季度全球原油供應缺口可能擴大至日均 200 萬桶。而核力量演習的頻繁舉行,讓核軍控專家擔憂 “誤判風險上升”,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已通過發言人呼吁雙方 “保持克制,重啟對話”。
![]()
結語
從制裁落地到核演習威懾,從會晤取消到六個月期限的隔空喊話,美俄之間的對抗正從經濟領域向軍事、安全領域蔓延。
特朗普的強硬表態與普京的不妥協立場,讓未來半年的地緣政治充滿不確定性。正如普京在采訪中所言,“對話永遠優于對抗”,但在雙方已拉開的博弈架勢下,這句表態更像是對現實的無奈注解。全球都在注視著這六個月,等待這場高強度對抗的后續走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