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姐妹們好呀!這里是唐唐。
在之前的,我們探討過很多深層次的美學邏輯——從《被低估的「人中」》如何決定幼態感,到《抗衰的盡頭是「輪廓固定」》的核心邏輯,再到側臉下頜線的精致秘密。
無論是打造辨識度,還是抵抗歲月的痕跡,我們始終強調:變美的本質都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
然而,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醫美知識魚龍混雜,很多姐妹對一個項目「好不好」、「安不安全」的判斷,往往依賴于碎片化的信息和營銷話術。
所以,我決定開辟一個全新的專欄——#。
在這個專欄里,我將帶領大家跳過表面的宣傳,直接進入全球醫美科技的「實驗室」和「會議室」,深度解讀國內外權威期刊、頂尖專家共識中發布的前沿醫美科技與臨床論文。
我的目標是:用科學、嚴謹、有理有據的方式,把那些晦澀難懂的學術知識,轉化成你能夠理解并應用于自身決策的高級美商。
今天,就要深度解析一篇發表在權威期刊《Journal of Cosmetic Dermatology》上,由中、韓、泰三國醫美領域專家學者聯合撰寫的重磅論文——《Recommendations on Ultrasound-Guided Hyaluronic Acid Soft Tissue Augmentation of the Upper Face in Asians》(《超聲引導透明質酸軟組織填充在亞洲人上面部的應用建議》)。
![]()
![]()
超聲波:HA填充領域的「透視眼」
姐妹們都知道,玻尿酸(HA)填充是面部塑形和抗衰的「萬金油」,安全性和耐受性都很好。但是,它的普及度高,并不意味著風險為零。
在所有并發癥中,最令人擔心的就是血管栓塞導致的嚴重后果,比如皮膚壞死、視力受損甚至中風。尤其是在上面部,比如額頭和眼周,這里的血管分布復雜,個體變異性大。想象一下,你以為自己打在了安全的層次,但因為肉眼不可見,一不小心就可能觸碰到血管。
這篇由多國專家共同撰寫的研究,正是為了解決這個核心痛點,提出了一個革命性的輔助工具:超聲引導技術。
超聲波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絕不僅僅是多了一個步驟,它為我們提供了一雙「透視眼」。它能做到什么?
①血管精準「地圖」:
在注射前,超聲可以實時繪制面部血管的分布圖,確認關鍵血管(如眶上動脈、滑車上動脈)的位置和深度,識別出那些肉眼看不見的個體解剖變異。
②實時「導航」:
注射過程中,醫生可以實時看到針尖或鈍針(套管針)的位置,確保HA填充劑精準地落在預期的筋膜層或骨膜上方的安全層次。
③風險「雷達」:
填充劑在超聲下會呈現獨特的影像(剛注入時為無回聲、邊界不清的球狀),一旦發現填充物進入血管或對周圍血管造成壓迫,可以立即停止并采取措施。
④并發癥「逆轉」:
如果不幸發生血管栓塞或填充物錯位,超聲可以引導溶解酶(玻尿酸酶)精準地注射到填充物或栓塞處,實現精準逆轉。
專家們一致推薦:超聲測繪關鍵結構,是最大程度降低副作用風險的有效方法。他們甚至給出了明確的硬件要求:超聲設備頻率應至少達到12MHz,才能保證圖像清晰度。
![]()
為什么上面部需要「超精密」填充?
姐妹們可能好奇,為什么在上面部填充這件事上,亞洲專家需要專門提出共識?這與我們獨特的解剖學特征和審美偏好密不可分。
首先是解剖學風險的集中。
上面部,尤其是額頭和眼周,是面部血管的「高風險區」之一。這里的動脈,特別是眼周分支,大多屬于終末動脈(End Arteries),這意味著它們缺乏足夠的側支循環保護。一旦血管被填充劑栓塞,血液就無法繞行,可能造成比中下面部更嚴重的后果。超聲介入,正是為了在源頭上,利用實時影像避開這些致命的陷阱。
其次是亞洲人群的審美與挑戰。
相較于西方人,亞洲人在額頭和太陽穴部位往往更追求容量的飽滿與平順感,以營造年輕化和幼態的輪廓。但同時,我們的眶周皮膚更薄,對填充后的凹凸不平和不均勻的耐受度極低。這使得上面的填充不僅要「深」以提供支撐,還要「勻」以保證美感。打得太淺,容易出現玻尿酸特有的丁達爾效應或肉眼可見的團塊;打得太深,又可能觸及深層血管。
超聲引導,為醫生提供了一個「黃金分割線」,確保填充物精準落在骨膜上層或筋膜下層等支撐性層次,實現支撐力與平滑度的完美平衡。
最后,專家們在操作建議中也透露了高級填充策略的另一重秘密:材料的流變學選擇。
不同的部位需要不同特性的玻尿酸(即G'值)。例如,論文建議對于皮膚極薄的上眼瞼,則必須選擇G'值極低、更柔軟且不易吸水的材料,以防團塊或后期水腫。超聲引導,恰恰能幫助醫生驗證填充材料是否確實抵達了它應該工作的層次,從而實現安全與美學的雙重目標。
![]()
上面部三大區域的安全操作手冊
這篇論文的價值,就在于它不僅提出了概念,還針對亞洲人上面部填充最常見的額頭、太陽穴和上眼瞼三個區域,給出了基于解剖學和超聲影像的具體注射策略。
一、額頭(Forehead)
![]()
美學痛點:矯正額頭容量缺失或扁平凹陷。
安全關鍵:額頭區域有眶上動脈和滑車上動脈及其分支。這些血管的深淺位置非常多變,它們從眶骨緣下方穿出,向上走行時會從深層穿透額肌來到皮下淺層。
基于超聲影像的專家操作建議:
注射層次:根據論文建議,絕大多數情況下,應將填充劑注射到最深的骨膜上層(Supraperiosteal plane)。在這個最深的層次,骨骼本身為血管提供了保護屏障。
工具與手法:專家推薦使用鈍頭套管針(如25G或23G,5cm)。
超聲的應用:在進針前,利用超聲確認眶上動脈和滑車上動脈的出孔位置及其上行分支的深度,避免直接穿刺。將鈍針推到骨面上后,利用超聲再次確認套管針尖端與血管保持安全距離,再開始采用扇形注射法(Fanning Technique)緩慢推注。
二、太陽穴(Temple)
![]()
美學痛點:改善太陽穴凹陷或「菱形臉」外觀,同時可以實現側眉提升效果。
安全關鍵:太陽穴區域最需要警惕的是顳淺動脈、深顳動脈以及變異性極高的內側顴顳靜脈(MZTV)。這根靜脈口徑可達2mm,極易受到損傷導致血管事件。
基于超聲影像的專家操作建議:
注射層次:論文指出,太陽穴的填充可以根據凹陷程度選擇:
①淺層注射:在顳淺筋膜和深顳筋膜之間(Interfacial plane/Superficial plane),適合矯正輕度或后部凹陷。
②深層注射:在骨膜上層,適合嚴重凹陷或需要骨性支撐的情況。
超聲的應用:專家強調,超聲可以清楚地看到顳深筋膜、顳淺筋膜以及前、后深顳動脈。通過超聲引導,可以找到這片區域的「無血管安全區」。
三、上眼瞼/眶周(Upper Eyelids/Sunken Eyes)
![]()
美學痛點:矯正上眼瞼凹陷(「Tear Trough」的上面部延伸),改善疲憊老態。
安全關鍵:這是上面部最「薄」也最危險的區域之一。主要血管包括眶上動脈、滑車上動脈,以及源自眼動脈的角動脈和鼻背動脈。更深層是眼球和視覺神經,任何意外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基于超聲影像的專家操作建議:
注射層次:論文明確指出,必須使用極小的容量(≤0.5ml)和低G值、非交聯的軟性HA填充劑。主要層次是深層,即肌下層或眶隔前層(Preseptal Plane),也就是眼輪匝肌后脂肪墊(Retro-orbicularis Oculi Fat, ROOF)的位置。
工具與手法:建議使用鈍頭套管針(25G-23G)從外側入路,慢速逆行線性注射。
超聲的應用:專家共識強調,超聲能幫助操作者識別眶隔,并避開眶上動脈出孔點,確保針尖在眶隔前的安全位置進行填充,從而避免損傷深層的眼動脈分支。
這篇論文的核心結論非常明確:在解剖變異普遍存在的上面部,將超聲作為輔助,能夠為玻尿酸(HA)填充提供額外的安全保障。它不僅有助于預防風險,還能在出現血管并發癥時,作為精準治療的工具。
當然,任何技術都有其局限性。超聲引導技術仍處于發展初期,它要求注射醫生不僅具備精湛的注射技術和深厚的解剖學知識,還必須掌握超聲影像學的原理和操作技能。因此,超聲引導填充的操作門檻實際上是提高了的。
對我們來說,這篇論文的價值或許正在于,未來,那些能夠結合先進科學工具(如超聲)進行風險評估和精準操作的專業人士將更有可能成為我們求美之路上的優先之選。
變美,永遠不是追求「一蹴而就」的鋒利,而是安全、精準、流暢的自然過渡。希望每個姐妹都能從科學的維度,更好地武裝自己的求美之路。
好了,今天的# 深度解析就到這里。
唐唐在此,懂美更懂你,我們下期再見啦!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
關于唐唐:
深耕醫美領域 18 年的資深專業人士,職業履歷覆蓋醫美領域核心環節,從一線臨床服務全流程的深度參與,到品牌戰略管理的全局把控,以全鏈路實踐經驗與前沿美學洞察,在行業內樹立專業標桿。現任國內頂尖醫美集團CMO、醫美連鎖機構CEO。
獨家推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