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逐漸轉涼,在沁陽市中心市場門口,一家小小的紅薯攤前總是排著長隊,人們有序等候,鼻尖縈繞著油炸食物的香氣——這正是沁陽人秋冬季節獨有的儀式感。
這家只在秋冬兩季出攤的小吃攤,從1990年營業至今已經走過了33個年頭。簡易的鐵皮架子支起的攤位上,金黃酥脆的紅薯餅在油鍋里滋滋作響,攤主馬士菊熟練地翻炸、瀝油,動作一氣呵成。
![]()
顧客楊女士捧著剛出鍋的紅薯餅,咬下一口便露出滿足的笑容:“我從她家賣五毛錢、一塊五、兩塊錢,一直買到現在三塊錢。它陪著我長大,我陪著它漲價。她家的紅薯餅外焦里嫩,香甜可口,咬一口滿滿的童年回憶!”
![]()
這口讓顧客牽掛了三十多年的味道,背后是一家人的堅守。攤位的“后勤保障”由馬士菊的家人分工負責:女婿馬許軍每天奔波于沁陽與洛陽之間,只為采購到最優質的紅薯。
“我們家賣紅薯餅已經30多年了,每天堅持現切現炸現賣,收獲了很多人的認可。”馬許軍邊說邊削紅薯,手里的紅薯白里透紅,個大飽滿。
清洗、挑選、削皮、切丁……在攤位旁的便利店里,馬許軍和家人將清洗削皮后的紅薯切成均勻的小丁后,加入適量淀粉、面粉進行混合,就可以下鍋油炸了,“每天天一亮就開始準備,紅薯要洗好幾遍,食用油也要挑選質量過關的。”馬許軍說。
![]()
馬士菊一邊將紅薯餅翻面,一邊介紹道:“我從四十多歲開始賣,到現在都已經七十多歲了,買的人越來越多,現在一天能用80斤紅薯。”
一框框新鮮拉來的紅薯,在一家人的默契配合下,變成了一個個熱氣騰騰、金黃酥脆的紅薯餅。沒有花哨的包裝,沒有網紅的營銷,靠著最樸素的“現做現賣”和始終如一的品質,這家小攤成了沁陽人心目中的“寶藏美食”。
小小的紅薯攤前站滿了人,有人買了趁熱吃,有人特意多買幾份帶給家人、同事。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這家開在中心市場門口33年的紅薯攤,像一個溫暖的坐標,用不變的味道喚醒人們記憶中的童年,也用滿滿的煙火氣,溫暖著整座城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