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懂困境:漸凍癥患者 “長肉” 為何難?
漸凍癥(ALS)患者的體重下降,從來不是 “吃太少” 那么簡單:肌肉進行性萎縮會直接導致體重流失,吞咽功能退化讓進食變得艱難,代謝紊亂又會讓營養吸收效率大打折扣。盲目進補不僅無效,還可能加重身體負擔。想要幫患者 “長肉”,本質是通過科學方式補充營養、減少消耗,而這離不開兩大關鍵 ——精準營養補充與適配護理配合,少一個都難見效果。?
二、關鍵一:精準營養補充,吃對比吃多更重要?
營養補充的核心是 “高熱量、高營養、易吸收”,同時規避吞咽風險,具體可以這么做:?
調整飲食結構,主打 “高密度營養”?
避免低熱量、高纖維的 “飽腹型” 食物(如大量蔬菜、粗糧),優先選擇 “小體積、高熱量” 的食材:比如將牛油果、香蕉、全脂酸奶打成奶昔,加入堅果醬(花生醬、核桃醬)提升熱量;用肉泥、魚泥搭配軟爛的米飯或面條,保證蛋白質攝入(蛋白質是肌肉修復的基礎);烹飪時適量加入橄欖油、黃油,增加脂肪攝入但避免油膩。?
![]()
小貼士:少食多餐,每天分 5-6 餐,每餐量不用多,避免一次進食過多導致嗆咳或腹脹。?
合理使用營養制劑,填補飲食缺口?
若患者吞咽困難嚴重,或日常飲食無法滿足熱量需求,可在醫生 / 營養師指導下使用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如高能量、高蛋白的口服營養補充劑)。這類制劑易吞咽、吸收快,能精準補充營養,避免因進食困難導致的熱量不足。?
注意:不可自行購買普通蛋白粉、保健品,需根據患者腎功能、消化情況選擇適配類型。?
優化進食體驗,提升食欲?
漸凍癥患者可能因進食費力而抗拒吃飯,家屬可通過細節改善:食物做得更軟爛(如粥、蒸蛋、燉爛的肉類),顏色搭配鮮艷(提升視覺吸引力);進食時保持環境安靜,避免打擾,讓患者慢慢吃、不著急。?
![]()
三、關鍵二:適配護理配合,減少消耗才能 “存住肉”?
光吃不夠,還得通過護理減少身體消耗,讓營養能真正轉化為體重,這幾點一定要做到:?
做好吞咽護理,避免營養流失?
進食時讓患者保持 30-45 度半臥位,頭部稍前傾,防止食物嗆入氣管(嗆咳會導致進食中斷,還可能引發肺部感染,消耗更多體力);餐后用溫水漱口,清潔口腔,避免食物殘留影響下次進食。若患者吞咽功能嚴重退化,需及時咨詢醫生,評估是否需要鼻飼等方式保證營養攝入。?
適度被動運動,減少肌肉流失?
每天為患者進行 2-3 次被動按摩(四肢、軀干),每次 15-20 分鐘,促進血液循環,延緩肌肉萎縮速度;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借助康復器械進行簡單的肢體活動(如抬手、抬腿),幫助維持肌肉量,避免體重過快下降。?
![]()
關注心理狀態,避免 “情緒性拒食”?
焦慮、抑郁會直接影響食欲,家屬要多陪伴、多溝通,給予患者心理支持:比如一起回憶開心的事,播放喜歡的音樂,讓患者在輕松的氛圍中進食,減少心理負擔對營養吸收的影響。?
四、核心提醒:兩類方式必須 “同頻配合”?
營養補充是 “輸入”,護理配合是 “保存”,缺一不可:只吃不護理,患者可能因嗆咳、肌肉流失導致營養白補;只護理不吃,身體沒有能量來源,根本無法 “長肉”。?
建議家屬定期帶患者復查,根據體重變化、吞咽功能、代謝情況,在醫生 / 營養師指導下調整飲食和護理方案,避免盲目調整。?
五、最后想說:“長肉” 不是目的,健康才是核心?
幫漸凍癥患者 “長肉”,本質是為了維持身體抵抗力,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不用追求 “快速增重”,只要體重穩定、患者精神狀態良好,就是最好的結果。?
家屬的耐心陪伴和科學護理,是患者最堅實的后盾。愿每一位漸凍癥患者都能在細致的照料中,獲得舒適與力量。?
如果您有相關護理經驗或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我們一起為漸凍癥患者保駕護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