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清晨,天光初透,秀嶼區(qū)埭頭鎮(zhèn)筶杯島已是一派忙碌景象。漁民吳梅霞利落地將最后一批漁具搬上船,丈夫仔細檢查完船艙機油,新一輪的耕海勞作就在夫妻的默契配合中拉開序幕。
![]()
“蟹要蟹腳人要手幫”——這句在筶杯島上廣為流傳的諺語,既是漁民協(xié)作精神的生動寫照,也映照出島上獨特的作業(yè)方式。與許多漁村“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傳統(tǒng)不同,在筶杯島,女性和男性一樣,是耕海牧漁的主力軍。這里盛行獨特的“夫妻船”作業(yè)方式,即丈夫與妻子同船出海、并肩勞作,演繹著一曲曲“夫妻同心,共闖波濤”的獨特漁歌。
吳梅霞夫婦正是這“夫妻船”隊伍中的一對。每次出海,夫妻分工明確:丈夫在船尾掌舵駕船,吳梅霞則在船頭負責整理漁網(wǎng)器具、分揀漁獲等。長年累月的作業(yè)練就了吳梅霞過硬的本領(lǐng):每當漁網(wǎng)收起,她雙手拽拉數(shù)斤重的濕滑漁網(wǎng),隨即蹲在滿是海貨的甲板上,眼疾手快地將魚、蝦、蟹等分類歸整,動作嫻熟而沉穩(wěn)。“我們村的女人都很能干,在船上和丈夫分工,一人一半。”吳梅霞語氣中帶著自豪。
“我們一般中午一點多出一趟海,凌晨一點多再出一趟,一趟差不多兩三個小時。”吳梅霞一邊整理著纜繩一邊介紹。攤開她的雙手,厚實的老繭層層疊疊,拉網(wǎng)時被魚鰭、海螺劃傷的痕跡清晰可見。這雙飽經(jīng)風霜的手,是她們奮斗的證明,也換來了紅火的日子。靠著夫妻同心拼搏,小家被經(jīng)營得溫暖而富足,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兩個孩子正健康茁壯地成長,一個已上初中,一個正在上小學。辛勤耕耘帶來漁民發(fā)家的喜悅,大海風險鍛造漁民勇敢的品格。在海邊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吳梅霞,便被這方水土磨礪出如大海般爽朗而堅韌的性情。提及大海,她目光篤定:“對山上的事情我不太懂,但海我很熟。我們靠海吃飯,就要敢闖敢做,‘征服’大海!”
在筶杯島,像吳梅霞這樣的漁家女不在少數(shù),這樣的“夫妻船”全島有四十余艘。她們不僅是守護家庭的“內(nèi)當家”,更是與丈夫迎風破浪的“闖海人”。這些航行在興化灣上的“夫妻船”,不僅承載著一個個家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彰顯出莆田女性勤勞能干、敢拼敢闖的動人風采。
來源:莆田晚報 全媒體記者 李恬 陳琳
責編:許伯英
編審: 蔡雪杰
審核:許秋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