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一年最關鍵的「養藏時節」到了,10月23日霜降,這是一年中陰陽交替的轉折口。很多老病、虛寒、失眠、手腳冰冷的人,身體的底子其實都是從霜降開始出問題的。老話說得好:“霜降一來,百病潛伏。”這日子一過,寒氣就開始鉆骨縫、進膝蓋、繞腰腎,不防著點就得受罪。
我坐診這些年,每逢霜降前后,問得最多的就是:要不要進補?還能不能鍛煉?吃點啥才不燥不膩?今天我可不講空話,就跟你講老一輩留下來的這句實在話:“一防,二不動,三吃”,記住了,少病順過冬。
一防:防寒、防燥、防關節冷風入
這“防”字,是頭一個要做實的。陽氣在秋末開始走隱藏,霜降后早晚溫差最刺骨。人的陽脈收著,一受風寒就頭暈、咳嗽、腰痛腿沉,尤其是膝蓋。
![]()
這時候出門一定戴帽子披圍巾,別讓耳根、脖子、腳踝著涼。有陽虛的,晚上記得艾葉泡腳,守住關節。穿衣別等冷了才加,秋風最會“趁你不注意進骨頭”。
你是不是每天早晚起來時,總覺得手腳冰涼、膝蓋有點擰巴?那身體已經開始提醒你“寒進經絡”了,該做點事了。
二不動:清晨不急動,出汗不亂動
霜降之后陽收陰長,咱喝口水都得“講溫養”,更別說是運動。天天一大早起床跳操、廣場舞、晨跑的,冷氣一吸進肺,別說強身健體,反倒動擾了藏陽之氣。
起床慢,洗漱時熱毛巾先敷敷頭面,防止心腦血管猛起反應。運動改到太陽出來后,慢走、八段錦、小功法就夠用,別一練一身汗,汗出當風,濕寒就進去了。
尤其老寒腿、容易感冒、天一變血壓就不穩的,更不能貪早練。是不是你也喜歡6點鐘“晨練出門”?今天開始,試試改到9點出門,陽暖身才敢動。
三吃:吃潤吃溫,吃養脾護肺的當家料
吃方面,霜降傳統講究“平補、慢補、軟補”。我家吃的是這些:
羊肉蘿卜湯:羊肉溫補、蘿卜順氣,燉進當歸幾片,香而不燥,晚上吃一碗,腿暖到腳心。
山藥紅棗小米粥:小米養脾山藥潤肺,幾個紅棗一攪,甜潤順口,睡前喝也不怕上火。
栗子燜飯:霜降時節的新栗子香糯可口,健脾而不濕,燜飯里丟點胡蘿卜、香菇,香氣撫脾胃最妙。
百合銀耳桂圓羹:這道潤燥養肺、安神助眠,對老人干咳、女人失眠、小孩鼻干都合適。
咱講究的是“藥食同源”,不像那些猛補的“補法”,這個時候就吃該吃的,補得住氣血,還不傷脾陽。
說句實在的,你是不是也常常吃得油大膩重,越吃越上火、越干越不補?下次嘗試上述一個小方子,用一周時間自己對比看看氣色。
四穩:情緒要慢點,作息要早點,嘴巴要淡點
我還得加一句,今年霜降跟陽歷重,有些人時常莫名煩躁、焦慮入夜難睡。這都是陰陽轉換時期,氣血起伏波動大。此時養心神不比養腸胃差。
早點睡、少動氣。多曬曬太陽、泡泡腳,斂氣收神比啥都強。吃飯口味清點,心火也不會點起來,自然能安心入眠,少犯毛病。
是不是你這幾天晚上也總做夢、起夜頻繁、白天頭發沉?這狀態一看,就是“心腎不交”。調整作息節律,再配潤養飲食,是過霜降最穩的活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