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間到空間,很多人下意識地認為,無論哪個維度,似乎俄國的發展進程就是比東方要快一些。
其實在擺脫封建統治這條路上,東方是走在前面的。清朝在1912年就崩盤了,但是沙俄卻是到了1917年才徹底覆滅。
當時的東方已經搞了5年共和,北洋時代也進入了第二個階段,也就是府院之爭的時代。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實東方比俄國更早進入近現代文明。
即便如此,沙俄還是憑借西方列強的優勢,一度欺辱過北洋。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1915年沙俄逼著北洋簽署了《中俄蒙協約》。這份協議中,東方雖然得到了外蒙的宗主權,但控制權卻落在了沙俄手里。
![]()
北洋咽不下這口氣,趁著沙俄崩盤曾收復外蒙
早在1911年,清朝即將覆滅的時候,沙俄就出手資助外蒙和唐努烏梁海當地的部分力量,慫恿他們出來單干了。
所以當北洋建立以后,打算華夏一起搞共和的時候,外蒙和唐努烏梁海地區,居然選擇了拒絕。
那時候北洋處于初創階段,所以沒膽量去挑戰沙俄。實際上那時候的沙俄已經處于風雨飄搖當中了。自從1905年日俄戰爭以后,沙俄就不行了,內部接二連三地出現各種起義。
如果讓他們為了外蒙和唐努烏梁海,再次出兵數十萬到東方來,估計他們是不愿意的。因為有日俄戰爭的前車之鑒,如果北洋再動用驅虎吞狼之計,尼古拉二世還要不要干下去了?
因此,沙俄動用的依舊是威脅和恐嚇的伎倆。很顯然,這一招在東方始終都很管用,從1858年簽下《璦琿條約》開始,俄國人似乎就已經拿捏住了東方人的秉性。
![]()
所以說,到了1915年,北洋才被迫與沙俄簽署了《中俄蒙協約》,放棄了對外蒙的直接管轄權,只得到了虛頭巴腦的宗主權。
把這份宗主權拿到秤上稱一稱,估計只比如今英國在英聯邦中的地位高一點點,甚至都比不上蘇聯在華約中的地位。
其實1915年的時候,沙俄已經被拖入了一戰,早就不堪重負了。但他們依舊能在東方占便宜,這本身就是他們在外交上的巨大勝利。
北洋憋著這口惡氣,當然也不爽。畢竟已經不是清朝慈禧太后一言堂的時代了,北洋各路軍閥都有一定的話語權,其中不乏一些仁人志士。
為此,到了1917年沙俄崩盤以后,外蒙失去了依靠,又謀劃著想要回到華夏的懷抱。這個時候北洋趁此機會,不僅派去了專員安撫他們,開始策劃外蒙回歸的事務,而且在1919年,徐樹錚還直接出兵收復了外蒙,而且還在這里設立了行政公署。
![]()
沙俄針對外蒙和唐努烏梁海的策略是不同的
嚴格意義上來說,唐努烏梁海也是外蒙的一部分,因為在清朝的時候,他們同屬于烏里雅蘇臺將軍管轄。
不過俄國人在看待這兩塊地盤的時候,卻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外蒙主要是喀爾喀四部,而唐努烏梁海則是圖瓦人為主。
侵吞勢單力薄的圖瓦人聚居地,是比較容易的。但如果想要直接吃掉外蒙,那影響的確太大了。而且此前沙俄已經通過1864年的《勘分西北界約記》,以及1881年的《中俄伊犁條約》,成功地吃掉了唐努烏梁海的部分地區。
因此,沙俄方面,是打算吃掉全部唐努烏梁海,此外再實際控制外蒙。
所以說,沙俄很早就開始向唐努烏梁海地區移民,但是并沒有向外蒙移民。到1911年的時候,唐努烏梁海已經有了5000多俄國人,166個定居點。
沙俄為什么急切地想要占領唐努烏梁海呢?主要是因為這里資源豐富,人口稀少,拿下這里,可謂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至于外蒙,要想拿下,那必須要付出很大的成本。當時的沙俄剛剛經歷了一場失敗的大戰,根本沒有把握在與北洋進行全面戰爭時,能夠大獲全勝。
這些移民到唐努烏梁海的俄族人,拿著豐厚的經費,在當地不僅購買了不少土地,而且還打通了當地的貴族階層,所以唐努烏梁海的部分貴族才會在1912年2月宣布獨立。比如說當時唐努旗副都統貢布多爾濟就被俄族人收買了,宣布唐努旗、薩拉吉克旗、托錦旗等3個旗,在俄國的保護下,宣布獨立,成立烏梁海共和國,自己擔任話事人。
至于外蒙,沙俄只是提供了一些物資裝備,讓當地人有了可以出來單干的底氣。并沒有多少俄族人移入外蒙定居。
![]()
喇嘛和蒙古王公,在外蒙爭權奪利
沙俄的這一操作,其實對他們來說,是有一定隱患的。因為有支持獨立的,自然就有反對獨立的。
尤其是外蒙地區,當時是喇嘛和貴族之間,爭權奪利,誰都想要成為外蒙真正的掌舵者。
這些蒙古王公,主要負責地方行政和部分經濟資源,喇嘛們則憑借自身在信仰上的優勢,通過供奉體系,同樣積攢了大量財富和土地。
兜里有錢了,就想要拿到權力。清廷當初就是利用這種制衡關系,讓他們共同治理外蒙,確保這里的安定。
但是在1911年清朝即將崩盤的時候,在俄國人的攛掇下,喇嘛借助俄國人的力量,打算一家獨大,分出來單干,建立一個以喇嘛為核心的信仰國度。
蒙古王公們可就不這么想了,一方面他們世代接受清朝的恩寵,對清朝自然是有留戀的。另一方面他們的家族長期和內地保持經濟往來,一時半會兒不可能完全斬斷相關聯系。因此當俄國人找上門時,他們選擇了保守態度,甚至拒絕獨立。
后來沙俄崩盤,北洋派人來了以后,其實招攬的就是這些蒙古王公,畢竟他們是有歸心的。奈何談判還在進行中,徐樹錚的大軍就武力收復了外蒙。因此這也留下了一段公案,究竟是談判組取得的效果更好呢?還是軍閥組取得的效果更好呢?甚至有人認為,如果不是徐樹錚的武力行為,激怒了蒙古王公的話,1921年蘇俄來了以后,他們也不會立刻倒向蘇俄。
![]()
還得是蘇聯有手段
如果搞明白那個時代外蒙的內部紛爭,其實也就能搞明白美國的南北戰爭以及如今的俄烏戰爭,底層邏輯其實是一樣的。無非就是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爭斗。
比如說美國的南北戰爭,主要矛盾是,南方農業為主,北方則以工業為主。南方的農場主,需要黑奴給他們干活,北方的工廠主則需要釋放這些勞動力,讓他們進入工廠上班。南方的農場主,需要依靠低關稅增加農產品在歐洲的銷量,北方的工廠主則需要高關稅對抗歐洲工業品的競爭力。
烏克蘭的矛盾也是一樣,烏東地區是工業區為主,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是承擔一些俄羅斯的配套產業,而且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賴俄羅斯的資源的。烏西地區則以農業為主,他們的產業不需要依賴俄羅斯,反倒是融入歐洲后,可以增加在歐洲的銷量。
外蒙內部紛爭如此,最終卻便宜了外人。
1921年,蘇俄來了以后,迅速占領了外蒙全境。他們認為,沙俄占領過的地方,那就是俄國的地盤,那么蘇俄就有資格占領。
占領初期,蘇俄、蘇聯采取的方式是合作和削弱。他們保留了一部分喇嘛和蒙古王公的權力,讓他們幫助蘇俄迅速統治整個外蒙。但同時他們也出臺法令,限制喇嘛的土地擁有量,讓他們承擔國家稅務等。同時逐步禁止喇嘛參與政務,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完就扔掉。
至于王公,那就更慘了。由于他們曾經在是否回到華夏懷抱動搖過,所以蘇聯初期采取策略是,將蒙古王公分為進步王公和反動王公。愿意合作,你就是進步的,否則你懂的。
到了1930年,那外蒙這幫權貴可就慘了。幾乎所有王公的所有財產全部被沒收,破財想要消災?沒門!這些王公及其家眷子孫,也幾乎全部被消滅了。
至于喇嘛,畢竟當初曾經幫助過蘇俄,所以蘇聯也沒有痛下殺手。但是蘇聯拆掉了絕大多數廟宇,強迫僧侶們還俗,將有影響力的大喇嘛全部收監。直接瓦解掉了這一信仰集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