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容易陷入到自我感動的誤區(qū),因為一些小事本是每個家長的必經(jīng)之路。比如從小堅持母乳喂養(yǎng),這只是大多數(shù)母親認為自己應該做到的事。
但是有一些媽媽,主動把自己放在特別偉大的位置,這就導致孩子還很小,不明白母親是如何含辛茹苦教育自己的,母親卻等不及了。
希望通過留下各種各樣的證據(jù),告訴孩子“媽媽真的很愛你,我是合格的母親”。
![]()
“媽媽退下了”,母乳袋子上矯情小作文走紅,孩子被吐槽“開局不利”
家長如果想教育好一個孩子,從幾歲開始入手最好呢?其實大家都覺得應該從一生下來開始。對孩子進行各種各樣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一些規(guī)則感就該從小建立。
什么時候能吃零食,就像以后什么時候能玩耍,在寫作業(yè)之后才能給一定的玩手機自由,這些都是有規(guī)定的,家長必須做好這個原則。
但是有些家長做得似乎太過了,就比如母乳喂養(yǎng)這件事,確實很值得感動,因為那都是母親用精血換來的。可有一位媽媽,卻在自己最后一包母乳袋上寫下了長達百字的小作文。
![]()
這一個舉動著實把大家給“矯情”到了,這位媽媽覺得自己應該從孩子的人生中“體面退場”,在袋子上第一句就寫到“這是媽媽最后一次為你存奶了”。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大家都驚訝了一下,因為說句不好聽的,還以為孩子以后就見不到媽媽了。難道是家庭出什么意外了嗎?帶著這樣忐忐忑忑的心情往下看,才發(fā)現(xiàn)并非如此。
原來只是這位母親不聽家人勸告,她本身患有一定的病,其實不適合喂養(yǎng),可她偏偏要親力親為,在這種情況下堅持完成了這場“扭曲的初次教育”。
![]()
母乳袋小作文顯矯情,母親自我感動埋教育隱患
可她自己卻覺得特別有成就感,但是猜猜網(wǎng)友們是怎么說的?大家都在心疼這個孩子。說“這真的就是所謂的天崩開局吧”,孩子才這么小,還不懂事,就已經(jīng)被母親強行道德綁架了一回。
因為孩子小又不會說話,不能說自己拒絕母乳喂養(yǎng),這一切行為說到底,不就是這位母親在自我感動嗎?而這個行為到底安全嗎?是否有絕對的益處,似乎都說不通。
![]()
因此大家覺得如果家長這樣教育下去,未來會更窒息,比如孩子到了該學習的年紀,上學之后。家長可能會通過這樣的方式與孩子進行道德捆綁,比如孩子某一天成績下滑,或者沒完成作業(yè)被老師請家長。
這個時候這位媽媽可能就會盡情施展自己的控制欲,不斷說“你看媽媽從小為你如何如何,你現(xiàn)在竟然不好好學習回報媽媽”。
![]()
“你真的太不應該了,你于心能忍嗎?”這類的話,不少家庭都已經(jīng)聽過太多遍了。但受教育的是孩子,受傷的往往也是他們,大家并不覺得遇上這種父母應該感恩戴德。
如果孩子學習方面不用心,大概率只是因為他年紀太小,不知道學習的意義,或者是貪玩導致的,大可不必把這些都扯到從小的“含辛茹苦”上。
![]()
教育孩子怎么能沒有章法呢?如果一味只是通過變相的賣慘,讓他在愧疚當中學習。那么這個學生的心態(tài)一定會受到很大的傷害,看似他長大了、成熟了,但是這道坎永遠都過不去。
因此一袋小小的母乳,又何嘗不是凸顯出這個道理呢?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