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 10 月 17 日至 21 日,2025 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 (ESMO) 大會在德國柏林盛大召開。
阿斯利康:度伐利尤單抗聯合 FLOT
阿斯利康在本次大會上公布了 III 期臨床研究 MATTERHORN 的最終總生存期(OS)結果。
MATTERHORN 是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 III 期研究,旨在評估度伐利尤單抗聯合 FLOT(氟尿嘧啶、亞葉酸鈣、奧沙利鉑和多西他賽)化療作為可切除的早期和局部晚期的胃和胃?管結合部腺癌(GEJ)患者圍手術期治療中的臨床獲益。
試驗中,948 例患者隨機分配接受 1500 mg 固定劑量的度伐利尤單抗聯合 FLOT 化療或安慰劑聯合 FLOT 化療,每四周治療一次,共兩個周期。術后每四周接受度伐利尤單抗或安慰劑治療,最多 12 個周期(包括 2 個周期的度伐利尤單抗或安慰劑聯合 FLOT 化療,以及額外 10 個周期的度伐利尤單抗或安慰劑單藥治療)。
在最終 OS 分析中,結果顯示,相較于單獨化療,以度伐利尤單抗為基礎的圍手術期治療方案將死亡風險降低了 22%(HR=0.78;p=0.021)。兩個治療組的中位 OS 均尚未達到。以度伐利尤單抗為基礎的治療方案組患者的三年生存率預估為 69%,而單獨 FLOT 組為 62%。
MATTERHORN 的一項額外分析顯示,病理學結局與無事件生存期(EFS)之間的關聯表明,在度伐利尤單抗組中,任何程度的病理反應均與相較于對照組改善的 EFS 相關(病理完全緩解風險比 0.29;主要病理反應風險比 0.32;任何病理反應風險比 0.60)。此外,EFS 在手術時淋巴結狀態不同的患者中均得到改善(無淋巴結受累風險比 0.74;有淋巴結受累風險比 0.77)。
此前公布的關鍵主要終點 EFS 中期分析顯示,接受度伐利尤單抗圍手術期治療方案的患者相較于單獨化療,疾病進展、復發或死亡風險降低 29%(基于 EFS 風險比 0.71;p<0.001)。
安全性方面,度伐利尤單抗與 FLOT 化療的安全性與已知藥物特征一致,完成手術的患者比例與單獨化療相似。因任何原因導致的 3 級及以上不良事件,兩組相似。
![]()
截圖來源:Insight 數據庫
正大天晴庫莫西利
2025 年 ESMO 大會上,正大天晴以 LBA 形式首次公開了1類創新藥庫莫西利(CDK2/4/6抑制劑)用于內分泌一線治療HR+/HER2-晚期乳腺癌的Ⅲ期臨床研究(CULMINATE-2)結果。
數據顯示,接受庫莫西利聯合治療的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遠未達到,客觀緩解率(ORR)高達 59.3%,在內臟轉移尤其肝轉移等預后不佳的人群療效尤為顯著。
CULMINATE-2 是全球首個口服CDK2/4/6抑制劑聯合內分泌治療用于HR+/HER2-晚期乳腺癌一線治療取得陽性結果的Ⅲ期試驗。這項隨機、雙盲、多中心平行對照研究,旨在評估庫莫西利聯合氟維司群(試驗組)對比安慰劑聯合氟維司群(對照組)在內分泌初治的 HR+/HER2- 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主要研究者為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宋爾衛院士和江蘇省人民醫院殷詠梅教授。
CULMINATE-2 研究主要終點研究者(INV)評估的 PFS 結果顯示,庫莫西利聯合氟維司群對比安慰劑聯合氟維司群的中位 PFS 為 NR(尚未達到)vs 20.2 個月,疾病進展/死亡風險降低 44%(HR=0.56,P=0.0004)。次要終點獨立評估委員會(IRC)評估的 PFS 獲益更突出(HR=0.40,P<0.0001)。二者 PFS 均有統計學和臨床上雙重顯著獲益。
庫莫西利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顯著提高經確認的客觀緩解率(ORR,59.3% vs 42.3%,P=0.0009),同時中位緩解持續時間(DoR)也顯著提高(NR vs 16.7 個月,HR=0.45,P=0.0064)。
PFS 亞組分析提示,在絕大多數預設亞組中庫莫西利治療組均觀察到一致性獲益(HR<1)。其中在內臟轉移(HR=0.57)與肝轉移(HR=0.42)等預后不良的亞組中,該聯合方案展現出更為顯著的 PFS 優勢。
庫莫西利聯合方案最常見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s)多為 1-2 級,易于管理;≥3 級中性粒細胞降低等骨髓抑制毒性僅 20.3%;導致治療終止比例低(3.5%),長期治療的安全性可控易管理。
科倫博泰:蘆康沙妥珠單抗
科倫博泰蘆康沙妥珠單抗 (TROP2 ADC) 的 III 期 OptiTROP-Lung04 研究結果在本屆大會主席論壇環節進行公布。該研究旨在評估蘆康沙妥珠單抗 vs 鉑類化療用于既往接受 EGRF-TKI 治療后進展的 EGFR 突變 NSCLC的療效和安全性。
在 OptiTROP-Lung04 研究中,共有 376 名患者被隨機分配接受蘆康沙妥珠單抗或化療治療。截至 2025 年 7 月 6 日,中位隨訪時間為 18.9 個月。數據顯示:
蘆康沙妥珠單抗組的中位 PFS 為 8.3 個月(vs 化療組 4.3 個月),將患者的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了 51%。
在預設的 OS 期中分析中,蘆康沙妥珠單抗組的 OS 未達到(vs 化療組 17.4 個月),將患者死亡風險降低 40%;在患者開始后續 ADC 治療時對其進行刪失的補充分析中,與化療相比,蘆康沙妥珠單抗也可顯著改善患者的 OS,將死亡風險降低 44%。
蘆康沙妥珠單抗組的 ORR 為 60.6%,化療組為 43.1%。
在所有預設的亞組中,與化療相比,蘆康沙妥珠單均觀察到一致的 PFS 與 OS 獲益。
兩組中任何級別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 (TRAE) 及≥3 級 TRAE 的發生率相近,最常見的 TRAE 均為血液學毒性。
基于 OptiTROP-Lung04 研究結果,NMPA 已批準蘆康沙妥珠單抗上市,用于治療經 EGFR-TKI 治療后進展的 EGFR 基因突變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鱗狀 NSCLC 成人患者。
榮昌生物:維迪西妥單抗
維迪西妥單抗(HER2 ADC) Ⅲ 期臨床研究 RC48-C016 的結果在本屆大會主席論壇環節進行了公布。該研究旨在評估維迪西妥單抗+特瑞普利單抗vs 化療一線治療 HER2 表達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的療效和安全性,共入組 484 例受試者,雙重主要終點為 PFS 和 OS。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的研究結果顯示:
維迪西妥單抗聯合治療組的中位 PFS 達到 13.1 個月,是化療組(6.5 個月)的 2 倍,將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了 64%;
維迪西妥單抗聯合治療組的中位 OS 達到 31.5 個月,是含鉑化療組(16.9 個月)的 1.86 倍,將患者死亡風險降低了 46%;
由 BIRC 評估的 ORR 方面,維迪西妥單抗聯合治療組高達 76.1%,遠超化療組的 50.2%;DCR 方面,維迪西妥單抗聯合治療組高達 91.4%,遠高于化療組的 77.6%。
在主要亞組分析中,與含鉑化療相比,維迪西妥單抗聯合治療組的中位 PFS 時間和中位 OS 時間均具有顯著改善。
此外,維迪西妥單抗聯合治療組也展現出了更優的安全性,在≥3 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總體發生率方面,試驗組僅為 55.1%,而化療組高達 86.9%。
根據榮昌生物新聞稿,RC48-C016 是全球首個在 HER2 表達中國 mUC 患者一線治療中,證實 HER2-ADC 聯合免疫顯著優于標準含鉑化療的大型 III 期隨機對照臨床研究,有望為尿路上皮癌治療帶來重大變革。
康方生物:依沃西單抗
康方生物依沃西單抗(PD-1/VEGF 雙抗)的注冊性 III 期臨床研究 HARMONi-6 結果在本屆大會的主席論壇環節正式公布。該研究旨在評估依沃西+化療 vs 替雷利珠單抗+化療一線治療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結果顯示,試驗達到 PFS 主要研究終點:
依沃西+化療組的 mPFS 長達 11.14 個月,對照組替雷利珠單抗+化療的 mPFS 為 6.90 個月,HR=0.60,P<0.0001。
無論 PD-L1 表達水平為何,試驗組人群均顯著獲益:在 PD-L1 陰性人群中,依沃西+化療與替雷利珠單抗+化療的組間 PFS HR=0.55;在 PD-L1 陽性人群中,依沃西+化療與替雷利珠單抗+化療的組間的組間 PFS HR=0.66。
無論是否伴肝轉移、無論基線轉移部位數量,試驗組人群均顯著獲益:在肝轉移人群中的組間 PFS HR=0.53,在無肝轉移人群中的組間 PFS HR=0.64;在基線轉移部位數量≥3 人群中的組間 PFS HR=0.46,在基線轉移部位數量<3 人群中的組間 PFS HR=0.64。
依沃西組總體安全性良好,未發現新的安全性信號。
截至分析時,OS 數據尚未成熟。
2025 年 7 月,基于 HARMONi-6 研究的優異成果,依沃西聯合化療一線治療 sq-NSCLC 的新適應癥上市申請已獲得 CDE 受理,目前正在審評中。
復宏漢霖:斯魯利單抗
復宏漢霖公布了PD-1抑制劑斯魯利單抗III期ASTRUM-002研究的最終分析數據。ASTRUM-002采用三臂設計,斯魯利單抗+化療、斯魯利單抗+貝伐珠單抗+化療、單純化療,一線治療NSCLC。結果顯示:mOS方面,單抗+化療組為26.8個月,三聯組為23.7個月,化療組為20.3個月;相比單純化療組,斯魯利單抗+化療顯著降低死亡風險,三聯組與雙聯合組未觀察到統計學差異。相較化療組,雙聯合組在mPFS上和腫瘤反應上繼續改善。研究結果顯示出,斯魯利單抗聯用化療在PFS和OS上取得雙重獲益,有希望成為nsqNSCLC一線治療選擇。
斯魯利單抗已經獲NMPA批準用于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鱗狀NSCLC、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和驅動基因陰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鱗NSCLC三個瘤種的一線治療。在晚期肺癌領域實現一線治療的“全覆蓋”。
羅氏:阿替利珠單抗(PD-L1抑制劑)+tiragolumab(TIGIT抗體)
羅氏備受關注的TIGIT+PD-L1組合數據則不佳,其公布的SKYSCRAPER-03研究為阿替利珠單抗(PD-L1抑制劑)+tiragolumab(TIGIT抗體)對比度伐利尤單抗在鉑類同步放化療后局部晚期、不可切除III期NSCLC的III期研究。
結果顯示:PD-L1陽性人群中,聯合組對比度伐利尤單抗組,IRF-PFS為19.4個月和16.6個月,聯合組OS不可估算,單抗組為54.8個月;PD-L1不限人群中,中位IRF-PFS分別為14.2個月和13.8個月,中位OS分別為45.6個月和45.8個月。聯合組并未顯示出獲益。
去年,阿替利珠單抗+tiragolumab對比阿替利珠單抗單藥的SKYSCRAPER-01研究也未達到OS和PFS的主要終點。在TIGIT聯合免疫賽道上走得最遠的羅氏的一系列失利也讓業內再次思考TIGIT聯合這個方向的可行性。
免疫聯合一直有很多方向,SKYSCRAPER-03失敗帶來了重要提示,對于聯合的機制和進一步的驗證還需要更多考量。
來源:Insight 、藥創新
加入讀者交流群:
商 務 合 作 :楊小雨 152100417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